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评论人:greatfool [☆专骂汉奸145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14:16:01 【回复】
 回复1378楼::
 早就有人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1960年出生的人,经历40年时间后,不但一个没有死,而且增加了77万人!如果这是真的,那末,1960年出生的人,至少有77万人具有“分身术”—— 一个人裂变成了两个人。
  一个年度的出生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增多,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怪事。在我们采信了普查数据的前提下,这个怪事就只有一个解释:1960年的出生人口,绝对有漏报,至少漏报了77万人,而且,这个最低限度只有在没死一个人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自然,一个不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即使在今天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下,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婴儿成活率,何况是在人口死亡率高达25.43‰ 的恶劣生存状态中呢!一句话,1960年出生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不会低于25.43‰ ,换言之,1960年出生的婴儿,最少应有25.43‰的人在当年死去。
  因此,可以肯定,1960年出生人口,远不止漏报77万,还有大量的出生人口被漏报。
  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还揭示,1961年的出生人口,同样存在一个大量漏报的问题。
   
↓↓↓ 共 4 条评论 ↓↓↓
评论人:xxiaomatu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14:27:44 【回复】
孙经先对于饿死人数,也有250万,400万几个版本,并不是赞同灾情报告的100万。
http://news.takungpao.com/history/dongjian/2013-10/1962197.html
  2 
评论人:xxiaomatu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14:25:48 【回复】
迁移不是人口损失的原因
大饥荒年代饿死人本来是一个现实问题,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大都有深刻的记忆。但作为一个个体,不可能知道全国饿死多少人,只能从国家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寻找答案。恰好,198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1949年到1983年历年的人口数据(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这些数据明显地表示:1959年到1961年全国总人口减少,死亡率上升。特别是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了1000万。按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如果将1982年的人口数据,按年龄、性别制成塔状图,22岁左右这一段有一个可怕的大缺口!这个缺口和大饥荒那几年相对应。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可以确认大饥荒年代有大量的人口损失(非正常死亡+出生减少)。
然而,孙经先不承认实际上存在的人口损失。他认为,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的人口损失是城乡人口迁移户口重报、虚报和以后的注销造成的。他写道:“‘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即这些人虽然已经迁移到市镇并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农村注销户籍(他们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在1960年到1963年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1482万人,即这些人从市镇被精简并注销户籍,但他们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人(这些人口在1965-1979年间重新登记了户籍)。”
孙经先没有提出任何事实依据,没有举出哪些地区的人口迁移中不带户口的事例,没有举出其中哪些人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上述论断只是他自设了一些脱离实际的人口概念(“实际人口”、“户籍人口”、“虚拟人口”)以后,用貌似科学的数学计算,绕来绕去,绕出来的结论。对他的这种计算,我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就大饥荒年代的人口问题与孙经先商榷》一文中,已经用他的计算方法和他预设的条件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这里不再重复。
请看他对1960年人口的分析。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了1000万。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共党史第二卷在介绍大饥荒时采用了这个数据。注7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所以人口有自然增长。1960年人口的死亡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4.57‰)。孙经先却认为,和1959年相比,1960年的总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多了620万!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呢?他对1960年的死亡率进行了“修正”。
  2 
评论人:xxiaomatu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14:21:11 【回复】
关于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明确指出:“我国经常性人口统计资料,是通过公安部门的户口登记取得的。关于‘大跃进’和随后的经济困难时期的户口登记数字,长期没有公布。特别是由于这些数字中显示1960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净减1000万,所以当时把他们作为绝密资料。直到1983年,国家统计局报请国务院批准,才将这些数字列入了1983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第一次向国内外公布了1949年到1982年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的人口数字。”(李咸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载《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 
评论人:xxiaomatu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14:17:23 【回复】
六、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河南省委工作组1960年6月18日提交的报告中说:地委6月8日统计,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4月,信阳地区死亡总数436882人。这一数据在《墓碑》中被篡改为“信阳到底饿死多少人?1960年6月的统计数是436882人”,“总死亡人数”变成了“饿死人数”。不仅如此,杨继绳2012年9月17日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的文章中又进一步把上述数据篡改为“信阳事件饿死了108万人,是中共中央、河南省委调查组现场调查的结论”。
他说的是《墓碑》中的数字。由于官员的隐瞒,随着调查的深入,信阳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他在“逐一查证”时没有看到死亡549171这个数字,也没有看到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1960年12月6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讲的“整个死亡数字还在增加,800万人死了八分之一的样子”,他还没有看到“非正常死亡人数至少100万人,可能更多”,更没有看到《墓碑》中,中央调查组李坚、李振海花了三个月调查得出的105万的数据。
李坚说的“死亡数字”不可能是包括“正常死亡”的“总死亡人数”,这一点,李坚已向我当面说过,105万就是饿死的,他还对我说,地方官员为了减轻责任,总是把基层报上来的“饿死人数”说成是“死亡总数”。
我要肯定孙先生在总死亡人数与非正常死亡人数之间所做的区分。两者当然是不一样的。但在当年记述大饥荒严重后果的调查报告中,所说的“死亡”通常就是指“非正常死亡”。孙先生如果多读几份这样的调查报告,就会明白。
  1 

1234567891011下一页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