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评论人:xxiaomatu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8月25日 12:53:47 【回复】
 回复429楼:: 每年出生的死亡人数一目了然。正常情况下,每年死亡700万人。59年多死了200多万,60年多死了将近1000万,61年多死了200万。加起来就有1500万左右的超额死亡。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5》.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年: 第384页.
中国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数据 (单位:万)[69]
年份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时期 出生人数合计 死亡人数合计
1954年 2245 779
1955年 1978 745 1954—1956年 6199 2230
1956年 1976 706 1955—1957年 6121 2139
1957年 2167 688 1956—1958年 6048 2175
1958年 1905 781 1957—1959年 5719 2439
1959年 1647 970 1958—1960年 4941 3444
1960年 1389 1693 1959—1961年 4224 3602
1961年 1188 939 1960—1962年 5037 3298
1962年 2460 666 1961—1963年 6602 2289
1963年 2954 684 1962—1964年 8143 2152
1964年 2729 802
   
↓↓↓ 共 1 条评论 ↓↓↓
评论人:greatfool [☆专骂汉奸145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8月25日 13:48:26 【回复】
: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许兴全授权所采取的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他在《毛泽东 晚年的理论和实践》中指出:“《全国统计年鉴》1960年的全国人口为66207万人,比1959年67207万人减少1000万。1961年为65859万人,比1960年减少348万人。但这两年全国人口总数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矛盾。依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1960年全国人口变为66900万人,比1959年只减少307万人,1961年全国人口66457万人,比1960年增加250万人。”因之,他得出结论:“笔者对《全国统计年鉴》和许多著作、文章中所说的1960年比1959年全国人口减少1000万人和1961年啊1960年又减少348万人表示怀疑。”(第126页)
许兴全同志依据《全国统计年鉴》公示的1959年全国人口基数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出来的数据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一来,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口的变动,就只有1960年比1959年减少307万人,1961年比1960年不是减少348万人,而是增加250万人。这两个《年鉴》也难免于疏失。
这就说明,整个三年困难时期,只有1960年全国人口减少307万人,怎么能说“饿死了几千万人”?
又其次,全国人口减少不等于都是“非正常死亡”
如果说1960年比1959年全国人口减少307万人,那又能像李锐那样把“人口减少”简单地等同于“非正常死亡”?这对于任何一个头脑正常者来说,理应是不可能的。
列宁说得好: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于人口减少的原因必须作具体分析。
人口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影响全国人口总数变动有三个因素:一是生育率;二死亡率;三则是人口迁移状况。从中国当时的情况来看,每年出境的人数只有几十万人,可以忽略不计。因之,这期间我国人口减少问题,则是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这两个因素。如果死亡率不变,而生育率下降;或者生育率不变,而死亡率上升;或者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就都会造成全国人口减少。
一般讲来,生育率的高低,是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之际,由许涤新主编的《当代中国人口》对此作了具体分析。“1960年前后三年时期,死亡率上升,生育率下降”,这就造成了全国人口减少。而其主因是生育率的上升。“总和生育率1959年为4·303,1960年为4·105,1961年为3·287。这几年生育率下降是因为这个时期妇女由于营养不良、劳动过重造成了各种妇女病,生育呈现停顿状态。从1962年开始,总和生育率进行才达到5以上。”(第27页)总和生育率表明的是,如果一群妇女按照一组特定年龄组生育率渡过整个育龄期,并且在整个育龄期无一死亡(即都活到育龄期结束)那么平均每名(或每千名)妇女将生育的子女数。凡是那段困难时期在农村工作过的人,都针看到当时农村妇女,除了个别大队干部家属之 外,普遍没有生育。应当承认生育率严重下降,是造成1960年我国人口减少307万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并不否定认这一段时期死亡率的较大提高也是引起全国人口减少的重要因素。“旧中国的死亡率很高,达到25—33‰,建国后死亡率就逐步下降。1950年为18‰;1952年为17‰;1953年到1957年平均死亡率下降至12·24‰。”“1959年开始中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死亡率回升,甚至到三年平均死亡率18·14‰,而1960年农村死亡率高达28·58‰。”这种死亡率的上升也不可简单地认定是“饿死”了人。《当代中国人口》正确指出:“中国经济三年时期,人口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疾病,如黄胆病、浮肿病、妇女病、老年病等等,而以肺炎、肝炎、麻疹等疾病影响较广。所以1960至1962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达64·5—101·77∕10万,超过所疾病的死亡率,死亡人的比重居各种疾病的首位,占12—12·8%”(第70页)
可见,这一时期的死亡率上升,主要是“五风”流行、粮食减产、副食短缺,特别是肉食供应太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是同大跃进的严重错误密不可分。但如果把全国人口减少简单地归结为“饿死”了很多人,那是说不通的。
而更加荒唐的是从死亡的绝对人数来看。所谓三年困难时期,1958年粮食丰收,1959年仅管开始进入了困难时期,并不存在所谓“饿死”人的问题。1961年全国人口还增加了250万,也不存在所谓“饿死人”问题。
问题就在1960年。李锐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从1960年第二季度开始,许多城市粮食库存挖空,各地普遍缺粮,全国人民营养不良,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
   

1234567891011下一页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