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福建舰”什么样?核心使命只有一个(组图)

从福建舰下水道服役,这艘在理念、技术等方面全面颠覆旧有秩序的东方军舰,一直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日、英、俄三国媒体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

日媒:加速遏制美国干预企图

▎对于福建舰日后的假想敌,日媒等国外媒体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同一个国家。

据日本《每日新闻》11月8日报道,中国海军新型国产航母福建舰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军港正式入列。这是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首艘配备电磁弹射装置的非美军航母。福建舰2022年6月在上海下水后进行了多次试航。这艘航母体现了中国希望加速遏制美军干预的战略意图。

▎如果作战环境局限于亚太、西太等临近海域,中国航母理论上具备比需要远航全世界的美国航母,更长的部署时间。

中国海军航母此前一直维持辽宁舰和山东舰的双航母配置。增至三艘后,通过“任务、训练、维修”的轮换机制,将能实现至少常保一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中国军事专家向官媒强调,这将为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8万余吨”的排水量,已经令福建舰成为无可争议的“超级航母”。

福建舰全长约320米,满载排水量逾8万吨,是中国海军规模最大的战舰。其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通过直线电机加速舰载机实现起飞。此前两艘航母采用滑跃式甲板,仅靠舰载机自身动力起飞。电磁弹射技术此前仅为美军核动力航母独有。

▎福建舰证明了不是电磁弹射技术本身不行,只是某国的电磁弹射技术不行。

电磁弹射装置能使舰载机搭载更多燃料和武器起飞。其另一特点是可通过调节输出功率,适配无人机等各类机型的弹射起飞。中国海军9月公布了使用电磁弹射装置开展战斗机、预警机起飞训练的影像。

英媒:建设抗衡美国的顶级海军

▎在英国的观念中,依旧将中国视作旧有秩序的挑战者,这种“狭窄的视野”将使其很难看清一些“大问题”。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7日报道,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正式入列,增强了中国远海的军事力量。官方媒体7日公布,中国领导人出席了5日在海南举行的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这是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和建造的电磁弹射型航母。该航母的入列时机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快速追赶自二战以来一直主导印太地区的美国军队之际。

▎西方似乎在刻意忽视一点,那就是“福建舰”能在常规动力构型中实现电磁弹射,这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这艘新航母类似美国最新的“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母,拥有三个电磁弹射系统弹射战斗机起飞,而不是像之前的两艘航母利用滑跃式甲板助力战斗机起飞。与采用核动力的“福特”级航母不同,福建舰使用的是常规动力系统,这可能会限制其航程。中国正在打造一支可与美军抗衡的顶尖军队,以在“近邻地区”获得主导地位,同时也将力量投射到更远的地方,保障其在全球范围的利益。

▎中国设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并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包括无人机群和专门打击海上移动舰船的导弹在内的现代军事技术,已使航母容易受到攻击,它们在美军中长期以来的核心地位受到削弱。但中国将航母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并认为它们对于遏制美国在西太平洋海域和空域的军事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福建舰的入列反映了中国军舰建造和海军作战的加速发展。

俄媒:每日能起降近300架次战机


▎有一些俄国人认为,福建舰是苏联1160型航母的“复活版”。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1月7日报道,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的福建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入列仪式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军港举行。

在此之前,中国已有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加入时间分别为2012年和2019年。

福建舰的核心技术特点在于:

▎苏联曾建成过测试型蒸汽弹射器,但却因可靠性问题无法上舰,当所有问题都解决之后,一切都太晚了。

突破性起飞方式:它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弹射型航母,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此前,仅有美国海军掌握了舰载电磁弹射技术);

卓越作战效能:与传统的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低故障率,同时所需维护人员也更少,能以更快的速度弹射更重的舰载机,并允许舰载机满油弹射起飞,极大提升了单次出击的作战效能;

▎如果福建舰真能达成每天300架次的出动效率,那将不仅仅是“辽宁舰”×2,也是“尼米兹”×2。

高起降效率:得益于电磁弹射,飞机起飞准备时间大幅缩短。据估计,每日最大起降架次可提升至近300次,远超前两艘航母。

福建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航母事业迈上了全新台阶。有专家分析认为,其电磁弹射技术将显著提升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和作战效能,这使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和兵力投送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