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立起稀土全产业链,中国造出EUV,谁会更快(图)



在事关AI供应链的控制方面,中国有力的臂膀,正在伸得和美国一样长。

AI真是一个奇妙的产业,它的GPU、光刻机、先进代工能力,都如此高度集中于单个企业,这是它们成为科技战利器的根本原因。在这一点上,稀土同样高度集中,就在中国。集中度才是杀手锏。

稀土是关键杠杆,决定着AI芯片性能极限与供应稳定性。其不可替代性源自原子层面的物理特性,这使得它从开采到提炼的整个产业链,几乎注定无法短期内在规模化制造环境中复制。从芯片到电机、从发电到冷却,拿捏了稀土元素的流向,也就拿捏了全球AI经济流向。

中重稀土,才是稀土在AI经济中的重中之重。中国掌握着近乎全部的中重稀土的供应链,从矿产开采到冶炼提纯,再到永磁体、靶材等组件的制造,覆盖了全流程的设备与工艺。而美国的AI产业繁荣,以及对AI革命的宏大叙事,几乎完全建立在这一物理底座之上。美国从五角大楼到企业,用出吃奶的力气,仍难以在短期内翻过这道“稀土墙”。

0.1%的非对称威慑力

只要0.1%的价值含量,稀土就足以撬动全球AI供应链。它覆盖了先进制程的逻辑芯片与存储芯片,也涉及到光互联技术改进,还包括与这些芯片相关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甚至连发电与冷却等场景都离不开它;作为AI在物理世界的延伸,人形机器人与AI硬件等也离不开稀土。如果使用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都需要许可证。这相当于对半导体供应链事实上的否决权。

正是0.1%,让稀土对AI经济,足以造成一场不对称的冲击。稀土行业的直接市场规模其实非常小,无论是市值还是销售额,稀土行业巨头都无法与其他大宗金属巨头相比,更别提那些动辄数万亿美元的AI巨头。

相对于稀土这一要命的微量,AI已经成为了美国国运之所系。世界贸易组织称AI产品占今年全球贸易增量的近一半;数据中心和软件投资,贡献美国上半年GDP增长92%。换言之,没有AI及其泡沫,美国经济可能已经陷入了零增长。前白宫人工智能政策顾问迪恩·鲍尔(Dean Ball)担忧,鉴于人工智能资本支出的关键作用,如果中国的出口管制规定落实得不折不扣,卡住美国的AI供应链,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0.1%的门槛极易触及。按照商务部的条款,境外制造的特定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只要“含有、集成或者混有原产于中国的”稀土相关物项,且价值比例超过0.1%,就需要申请许可证件。注意,不是稀土在AI芯片等终端产品中的整体价值占比。

而对于终端产品,商务部则从“最终用途”的角度加以限制,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原子尺度的杠杆

稀土成为AI供应链最小巧有力的杠杆,还在于它是AI硬件性能的物理底座之一,且在当下或未来,都难以轻易绕开。

AI在比特与token层面的跃迁,最终受制于稀土在“原子与电子”层面的极限性能。稀土独特的未填满的4f电子轨道,在外层电子屏蔽下,展现出极强且多样的光、电、磁特性。微小的4f电子数差异,使不同稀土元素能够在原子尺度上与芯片材料的能级(电子离散能量状态,决定能量传递)、晶格(原子排列结构,决定电子运动与光传播)或磁矩(粒子在磁场中的方向与强度)精准耦合,成为调控材料极限性能的“精密工具”。

随着先进制程逼近原子尺度,AI芯片良率越来越受制于材料物理特性的极限。每一种稀土元素在半导体供应链的应用,正在成为变相推动“摩尔定律”继续生效。

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芯片就因封装阶段的热膨胀应力问题,一度推迟出货。与许多异质衬底不同,含钪衬底的晶格常数与热膨胀系数与氮化镓(GaN)或氧化锌(ZnO)外延层高度匹配,可显著降低应力缺陷与热失配。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的芯片上,数百个微型电容器已经用到了超纯镝,以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从而提升芯片的功率密度与可靠性。

传统氧化硅(SiO₂)栅介层厚度已接近量子隧穿极限,漏电流急剧上升。氧化钆(Gd₂O₃)与氧化镥(Lu₂O₃)等稀土高介电常数(High-k)氧化物,因能在保持栅控能力的同时有效抑制漏电,而被视为下一代栅介材料的重要候选。

稀土不仅改变了电子信号传输,还影响着电气设备动力传递效率。半导体制造设备,想要保证纳米级精度的高速运动,稀土永磁体至今不可或缺。无论是ASML光刻机,还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都离不开稀土永磁体。相比缺乏外层电子屏蔽的过渡金属(如铁、钴等),稀土金属内层电子磁矩更大、各向异性更强,带来更高磁能积(总磁力强度)、矫顽力(抗退磁能力)和剩磁(撤回外磁场后剩余的磁强度)。钕铁硼(NdFeB)磁体即后者的代表,为了在高速高温环境下保持更强的性能,它们往往会掺入微量的镝或铽。

当然,材料科学仍在不断进化,无法断言稀土是AI的终局。欧美以及日韩,都在尝试不使用稀土元素的永磁体和电机设计。但它们仍处于早期实验室阶段,要么太笨重,要么需要整个电机体系的协同改变。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还在尝试只含有轻稀土的永磁体,这就需要额外再想想办法,避免磁生电导致的过热与消磁问题。

某种程度上,中国稀土产业的成熟与垄断地位,是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之上的。这些行业使用了大量的稀土永磁体。欧美国家正在输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也许还包括低空经济或机器人,缺乏下游规模应用场景的实验室创新,很可能再一次陷入量产地狱。

中重稀土才是关键

美国已经开始自救,但进展缓慢。它期望重建“从矿山到磁体”完整供应链,但至今仍然局限于小幅扩展本土或友岸的轻稀土产能之上。但AI经济的关键,恰恰又在于中国近乎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中重稀土之上。

按照化学分离难度与矿物共生丰度等维度,稀土金属可以分为轻稀土与中、重稀土。所谓“稀土”不“稀”,指的往往是包括轻稀土(LREEs)的总储量,而非目前处于管制状态的中稀土与重稀土(HREEs)。

轻稀土原本就不在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之列。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此次出口管制新增了钬、铒、铥、铕、镱五种稀土元素。至此,17种稀土元素中12种中重稀土及其相关物项,全部进入清单。主要由轻稀土制成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只要不含铽或镝,并不在列。

欧美国家对稀土产业链的重视,始于2010年日本遭遇断供危机。但直到2017年,美国才重启位于加州帕斯山的本土唯一的稀土矿。2018年,稀土进入美国关键矿物清单。此后,拜登与特朗普都学起了产业政策这一套,为本土的MP材料以及澳大利亚的Lynas等企业提供数亿美元补贴;国防部还向MP材料公司注资、贷款与下单,甚至对镨钕金属做出两倍于当前市价的最低价格保证,为期十年。

但这是一项高投入、长周期、低利润的产业。截至去年全年,MP材料仍然无法扭亏。稀土提纯技术最初起源于美国,最终在本土工艺“断代”,正是因为它当时不是一门华尔街看得上的好生意。事实上,就连轻稀土,MP材料也是刚在今年4月才停止与中国的合作。盛和资源是它在中国的加工合作伙伴,也是它的少数股东。

稀土之于AI经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被全球各国轻稀土及其总产量的此消彼长所错误地掩盖了。必须承认,随着欧美国家越来越重视稀土供应链,一定程度上实现轻稀土的本土化,并非完全不可能。特朗普甚至想要买下格陵兰岛,并在乌克兰勘探。目前,在中国之外,美国的MP材料与澳大利亚的Lynas,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规模生产与加工轻稀土的能力。MP 材料自称目前供应了全球10%的稀土,当然,都是轻稀土。

但是,开采是次要的,加工才是关键,而且,并非所有稀土都一样。一旦将焦点从“所有稀土”转向“中重稀土”,中国的地位就从“主导地位”变为“近乎绝对的垄断”。

重稀土矿藏,尤其是丰度更高的离子吸附型粘土矿(ion-adsorption clays),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国南方和缅甸北部,合计占了全球的98%。它们的提取成本更低。在中国之外,全球已探明的重稀土矿床大多规模小、品位低、放射性高,或位于环保敏感地区。

稀土的冶炼既是技术活,也必须规模化才能经济可行。这是“原子尺度”优势的另一面,它们的外层电子结构非常接近,化学反应活性几乎一致。中重稀土之间的差异比轻稀土更小,提纯难度也就更高。

中国几乎垄断了重稀土冶炼技术,是唯一能规模量产6N级纯度(99.9999%)重稀土的国家。目前,Lynas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成功生产“商业规模的氧化镝”,但该公司没有披露产量。美国在巴西、沙特等地部署的重稀土产能,即便乐观估计,也要到2028年以后才能投产。

而且,海外企业当下的技术,也绕不开“中国成分”,也需获得中国出口许可证。盛和资源之所以成为了MP材料的少数股东——只花了111美元获得了后者9.9%股份——还因为后者在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前者的技术支持。

短期内,稀土供应链的波动,已经反映在AI企业与稀土企业的股价波动上。但与中重稀土相关的技术创新与贸易博弈,将长远深刻地塑造全球AI产业格局。

最后,美国建立起稀土全产业链,和中国造出EUV,谁更快,可以把它放到Polymarket上打个赌吗。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YouWire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从2010年开始就在建稀土供应链,到现在还是一无所获。
2025年10月12日23:05
评论人:wilburwang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6楼:开玩笑吧,EUV只是个设备,主要是技术和专利门槛,ASML研发EUV 20年一共才花了不到100亿刀,后发不用走弯路还用不到这么多,这钱在高端半导体市场算个毛。稀土供应链是开采精炼提纯一大堆步骤,100亿打个水漂都不够,这还是没技术门槛的轻稀土,重稀土现在就没二供
2025年10月13日0:22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所以就算美国政府资助下有了稀土矿或者湿法冶金作坊,也只是小规模国防用途,没有关税和持续补贴肯定没法和中国竞争
中国如果造出EUV那至少肯定可以占领国内和对中国不受关税的市场,是commercial viable 的endeavour
2025年10月12日22:58
评论人:DonaldTramp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稀土全产业链好弄,但想要达到中国的成本和产能,美国做不到。 太多因素制约了美国。 所以我觉得还是EUV会更快。
2025年10月13日0:02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10年?
问题不是谁最快,是谁建出来之后是commercial viable。美国稀土之所以被淘汰就是因为太贵,没有政府补贴入股根本不会赚钱
中国就不同了,中国取得的技术就会白菜价,就会最便宜,那肯定有市场
2025年10月12日22:54
评论人:小曉古今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楼:放心等美國真的擁有稀土,中國就會卷到對方破產或被收購
2025年10月13日1:15
评论人:treebear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问题美国建立稀土供应链也不是在自己家里,建立了一样可能控制不了,何况建立的过程会非常麻烦,5年内不可能完成。
中国造出EUV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市场,钱花了要挣回来没有那么容易。造出EUV花费比建立稀土供应链大多了。中国政府愿意持续补贴应该马上可以造出EVA,2年子内。
2025年10月12日23:12
评论人:冖灬冖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3楼:1、你以为中国卡稀土是今年的事情么?2012年欧洲就报道过中国稀土管制导致各行各业停产,那个时候美西方就在自己搞稀土了,结果呢,到2025年还能被中国卡稀土。你说稀土开采投入不大,技术也不高,我认为你是在粉刺美国。
2、EUV是设备,ASML为了能运输出去,得做成集装箱那么大小一块块地运出去,中国完全可以绕开EUV设备化,把EUV工厂化,各个零部件不需要那么精密就能实现一样的效果。总之,中国整体情况跟荷兰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把EUV设备化呢,为什么一定要走ASML技术路线呢?
2025年10月13日3:17
评论人:liwuwei [☆偶像泽连斯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3楼:这操作手段,确实与美国芯片供应手法一致。。。是对的
2025年10月13日1:09
评论人:pumaking0614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这天价稀土只能去割自己小弟的韭菜了,问题是用了这美稀后衍生的产品基本都没有任何竞争力了,恶性循环美系结束
2025年10月13日0:39
评论人:据说据说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和美国政府,还有很多大公司比如苹果公司、通用汽车、军工企业和很多中小公司,以及大型投资银行等等,都开始大力投资稀土开发,现在又加上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估计很快就会解决稀土短缺。
2025年10月12日22:58
评论人:冖灬冖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3楼:跟你举个例子,中国也限制了镓锗锑的对美供应,这3个都不是稀土,尤其锑还是唯一美国能自产的,中国一限制,美国优秀的民主制度下,本土锑供应商立马数倍地涨价,在美国资本家们有钱赚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镓没有单独的镓矿,是伴生在铝矿里的,是生成铝时的副产物,如果美国想建镓的产业链,就得先建立一整条铝产业链,要建立铝产业链,又得先建立一整套廉价发电系统,但是,美国发电系统的电能比中国便宜吗,铝产业生产出来的铝能比中国便宜吗,美国资本家会为了国家大义只买美体系生产的铝吗?如果美国资本家不顾成本只高价采购美国产的铝,那美国还是市场经济吗?美国的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总之,你以为产业链建起来简单?
2025年10月13日3:27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編者你玩哪,這是一回事嗎?前者是要建立基礎工業,沒有10年20年看不到效果,後者是科技提升,隨時都可能爆發,這能尿到一起嗎?...🤣🤣🤣🤣
2025年10月13日1:53
评论人:liwuwei [☆偶像泽连斯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8楼:中国稀土这张牌,现在肯定要打,不打以后就没用了。。。。
2025年10月13日1:19
评论人:ghana001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你美爹能滿世界建生物實驗室卻為環保不建稀土提煉廠?
2025年10月13日1:17
评论人:liwuwei [☆偶像泽连斯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2楼:即使中国现在不控制稀土出口,美国也会抓紧时间,自主供应链,最终也会打击中国稀土。。。。如果你是中国,你是维持稳定供应,给美国时间逐步替代呢,还是当作攻击手段对美国造成伤害?中国操作没错。。。。
2025年10月13日1:07
评论人:EmmaLiu的老公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数据帝终于用逻辑思考问题了
形式逼人,连数据帝也恢复正常了,有意思
2025年10月13日5:43
评论人:googlebot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的稀土,日本韩国用的起吗? 中国稀土管制的是台湾日本韩国,
台积电用的稀土产品是从美国日本韩国进口的,
2025年10月13日4:14
评论人:treebear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7楼:你看了我前面的发言?我认为中国付出非常高的研发经费在短时间能够研发出EUV,美国建立稀土供应链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但是需要5年。某位网友说EUA研发不需要大量经费,我的回复是针对他的。麻烦你看明白再说。你也说镓锗锑不是稀土,讨论也只限于稀土。
2025年10月13日3:55
评论人:marvels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楼:懂王心跪人不跪
2025年10月13日3:04
评论人:TVB2786333 [♂★南方秀才★♂]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爭鬥至此,脫勾衹差臨門一脚!

2025年10月13日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