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不喂饭”了,甩卖美国工厂回归中国(组图)

短短四个月,市值激增六千亿,出售美国工厂,加码中国投资。



总市值突破九千亿元。与此同时,富士康迅速以3.75亿美元的价格甩卖了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汽车工厂,转身在中国追加百亿投资!

怎么回事?这家曾经声称“给中国大陆赏饭吃”的企业,如今却是上演了一出战略大回转?



富士康美国梦碎

2017年,富士康响应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的号召,宣布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液晶面板厂。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站台,将这个项目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地政府拿出巨额补贴,提供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和政策倾斜,期望富士康能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



然而招聘进展远远不及预期,原定的1.3万个岗位最终仅落实约1000人。工厂大面积土地闲置,甚至一度考虑开展水产养殖或冰淇淋制作等非主营业务来维持运营。

甚至生产线也一度缩水只剩6个!



同样在俄亥俄州,富士康的汽车梦想同样破灭。接手通用汽车旧厂后,合作的美国电动车企业接连破产。

Lordstown Motors于2023年6月宣告破产,并指控富士康“断绝其资金来源”。随后,原计划入驻该工厂的其他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也相继失败。



终究是在美国努力了这么多年,富士康也不能一分钱不带的走。今年8月,富士康最终将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将工厂出售,买家是一家成立仅12天的新公司。

着急的甩卖包袱,只因这富士康又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了。



富士康重开中国市场?

与在美国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士康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随着全球AI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性能AI服务器的需求急剧上升。富士康凭借与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深度合作,一举抓住风口,成为英伟达在中国唯一能生产全系列AI服务器的代工厂。



不仅新增了6条AI服务器生产线,年产能从60万台跃升至100万台以上。

数据显示,富士康的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云计算业务营收暴涨六成多,直接成为富士康收入来源的顶梁柱之一。



要知道正是凭借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富士康独吞全球40%的AI服务器订单,包办微软、Meta等巨头的核心产品。第二季度,其云计算业务营收占比达41%,首次超越iPhone等消费电子。



2024年7月,富士康与河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而这一系列动作明显表明,富士康正在将业务重心重新转向中国市场。



更何况,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最终的组装,每个环节紧密相连,这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时间。

同时,中国的高技能劳动力和丰富的产业配套资源,使得其他国家在短期内很难复制这一优势。



自然富士康再度转向国内市场,分一杯羹也是必然。在郑州厂区,苹果订单高峰期1个月招10万工人,产能拉满,而美国俄亥俄工厂因等一个包装盒,生产线瘫痪半个月。

另外国内自动化率达70%,一条产线工人从50人减至10人。美国工人日产量仅为中国工人的60%,薪资却高3倍。



富士康的6000亿市值暴涨,可以说是踩中AI风口的侥幸,更是中国产业链优势的胜利。从“赏饭论”到“归巢记”,这场逆转印证了一个铁律:跨国企业可以追逐政策红利,但绝不能背离产业根基。

而当美国工厂荒草丛生,国内AI基地有序运转,郭台铭或许才明白:不是中国需要富士康,而是富士康离不开中国。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