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凌晨,多名四川IP网友反映,成都天府大道主干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发后车辆发生自燃,多名市民尝试破窗救援无果,司机不幸遇难。

车辆自燃——
多名市民不顾车辆起火,尝试砸窗救人未果
视频显示,小米SU7起火燃烧,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尝试灭火,但因火势较大,灭火后车辆疑似剩下车架。虽有疑似有身着医务人员制服的工作人员,手提蓝色袋子走近事故车辆。
一名目击者称,自己听到楼下窗外异响,发现天府大道上汽车疑撞击后起火,有驾驶员被困,多名路人尝试破窗救援未果,火势迅速蔓延。消防人员到场后,用水枪救援,后用工具切割车身。
另有视频显示,消防员到场救援后看,一名疑似参与救援的男子站在事故现场,其右手疑有血迹。

另有自称参与救援的网友表示,起初,发现事故后他们上前施救,后面火势太大,他们都不敢靠近了,很遗憾施救没有成功。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私信该网友,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超速行驶?——
十字路口为躲右转车辆,致车身失控?
多名网友晒出行车记录仪。一行车记录仪显示,凌晨3时18分许,一辆轿车高速在道路行驶。
另一行车记录仪显示,该车行驶速度为100km/h左右,该轿车瞬间超车后,连超前方多辆汽车。后该车行车记录仪显示,一辆车在对向车道起火自燃,中间隔了一条绿化带。
目击者发视频称,事故发生后,车辆发生自燃,两名市民挥拳砸向驾驶位的车窗处,无果。随后第三名市民跑到车门旁,尝试拉车门,后尝试脚踹,均失败。
该行车记录仪发布者称,涉事轿车车速在150km/h左右,行驶至红绿灯路口为躲避右转车辆,向左打方向盘时车辆失控导致事故。
交警回应——
事故将依法依规处置,伤亡情况不便透露
10月1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多部门获悉,事故发生地点为成都市天府大道高新区路段,由成都市交警六分局处置。
成都市交警六分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依法依规处置该事故,具体伤亡情况不便透露。
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确有事故发生,私家车车祸由交警部门调查处置,具体伤亡情况暂不知情。
成都市“122”工作人员表示,事故正在处置过程中,涉事车辆为哪个品牌不方便透露。
成都一小米SU7起火,多人合力“拳打脚踢”未打开车门
10月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主干道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事故,一辆疑似小米SU7 Ultra的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
网络流传的行车记录仪画面及现场信息显示,事发时天府大道路面车流较少,涉事车辆以较快速度超越前方一辆时速为104km/h的视频车后不久,即发生事故并燃起明火。现场有多人参与救援,相关视频画面显示,现场有4人合力“拳打脚踢”SU7门窗,但车门仍无法打开。截至发稿,成都市公安交管部门及小米汽车方面均未就此发布官方回应。
第一财经记者今日多次致电当地交通警察大队,未获回应。
从后续现场图片可见,涉事车辆车身主体已严重焚毁,初步判断其疑似为售价52.99万元、主打高性能的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型。
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碰撞后若高压系统触发自动断电保护,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功能失效,若驾驶员未及时启用机械备份装置,或车身变形造成卡阻,会出现车门无法开启的困境。在近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隐患层出不穷,比如去年山西运城一问界M7车辆高速追尾后,隐藏式门把手无法打开;今年小米SU7高速碰撞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未被打开也成为外界的关注点之一。
今年9月24日,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征求意见稿特别说明,本文件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