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3楼:何来欺诈这一说?冷冻食品你拿回家微波炉一热,这叫预制菜。饭店里经厨师微波炉一热、装盘,稍微调味加点缀,就不叫预制菜。这个告到哪儿都没用,只能说饭店缺德钻空子。卖纯手工水饺的,也是菜市场买的现成的菜和肉回来加工,不会从种菜养猪开始算这个“纯手工”。一个菜卖的贵贱,自有市场来决定它的生死。你拉的二斤屎,也可以吆喝着卖200块钱一斤。数量有限、欲购从速。那个西什么的餐厅,定价有问题,自是有物价局管的。再说,饭店初期的店铺租赁、装修、厨房设备的购买,这些固定费用的折旧不算菜品成本里?5年折旧、10年折旧,光这一项的成本,就差了一倍。
再说、现在你刚学了新鲜词儿叫“预制菜”,没出现这个新鲜词儿之前,好像就没有“预制菜”这个东西似的。你爹妈从来不热剩菜剩饭吃么?饭店里早晨不切大盆的土豆丝、焯水过凉么?炒猪肝、鸡柳、咕咾肉,哪个不得提前半天一天的做成半成品?卤肉的老汤,有的摊位都用了几十年了,你咋不去砸了他家的卤肉缸?做面食,你不得提前醒面?客人来了你现揉面、醒面,等半天再给客人蒸馒头?
连叫外卖晚5分钟都能破口大骂给差评的种群,你能在饭店多等一会儿这现做的菜?或者、你吃的起厨师很长时间做的一份菜?厨师人工不算钱么?一个菜所消耗的时间越长,菜品就越贵。新鲜的东西的管理成本也不低。1你吃不起一家人一个月的食品支出费用高三四倍。2你等不起做菜时间3饭店在高房租高人工的前提下,且不缺顾客的前提下,要么提高翻台率要么降低食材成本。而饭口增加一次返台,就能增加一天20%左右的营业额。所以“预制菜”自然成了首选。
总结、早就有了预制菜,只是、你是最近几年刚学了“预制菜”这个新词而已。
土共牺牲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来保证统治阶级高高在上的生活,随手一个话题,都能让下面的老百姓窝里斗,穷鬼挠饿鬼,以达到老百姓无法抱团取暖来对付政府统治,这个、才是这次“预制菜”风波的根本问题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