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19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媒体:美国或已完成对华战争准备 台海只是个借口(图)

新闻来源: 罗马观察员 于2023-06-07 17:33:3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台海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海域,与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和争议地区紧密相连。近年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借“台海问题”操纵国际舆论,深化对华对抗,挑动台海地区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明显转向更为激进的立场,甚至出现了让人不得不警惕的战争迹象。那么,美国真的准备对华开战了吗?台海真的是战争的导火索吗?



一、台海仅是借口,美国的真实目标是什么?

自冷战结束以来,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至如今,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遭到了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正在逐步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问题无疑成为了中美之间争斗的焦点。然而,台海问题在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可能只是一个借口,真实的目标更为复杂和深远。



台湾只是一个借口:

尽管美国公开宣称关心台海的和平稳定,但台湾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并不是核心问题。实际上,美国更关心的是中国对其全球霸主地位、价值观和国际秩序的挑战。

台湾问题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合理化其对华打压行动的借口,通过强调中国的军事威胁,美国试图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对全球自由经济和国际秩序构成威胁的国家。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22》明确指出,中国已经严重威胁了美国的地位。

这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一致,但实际上,美国更关心的可能是阻止中国的崛起,确保自己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美国全面动员与中国对抗:

美国对中国的立场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特朗普时代的经济打压,到拜登时代的全方位对抗。这一趋势在美国的政治领域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从共和党到民主党,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团体,与中国对抗已经成为美国的政治正确。

为了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对华政策,美国众议院甚至设立了专门的对华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权审查美国政府和社会各个角落与中国的任何往来,体现了美国对华对抗的严肃性和全面性。

2022年7月,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了《战略竞争法案》,该法案旨在强化美国对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包括对中国在人权、军事、经济、科技和外交等领域的挑战进行全面应对。



在对华策略的执行方面,美国已经开始尝试和优化一系列的打击措施,覆盖的范围不再仅限于经济领域。一方面,美国正在寻找打击中国重要工业领域的策略,例如造船业、远洋渔业和新能源行业。

这些行业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至关重要,美国希望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打击,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实力。2022年,美国对中国的一些造船厂实施了制裁,理由就是这些造船厂参与了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

另一方面,美国已经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开始实施封锁。最知名的例子是TIKTOK。2020年,特朗普政府试图禁止TIKTOK在美国的运营,尽管这一禁令最终在法院被暂时阻止,但这一事件清楚地展示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技术公司的态度。



而拜登政府继续了这一政策,拜登政府于2021年开始对中国的大型电信公司华为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限制。

从政策设定到执行,美国的对华立场已经发生了全面的硬化。美国政府和社会已经做好了全面与中国对抗的准备,并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预期军事打击的方面,美国并未选择直接对华进行军事打击,但它的一系列行动却显示出美国已经准备好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美国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和深化其军事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与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四方安全对话伙伴关系。



美国与这些盟友的联合军事演习,如2022年秋季进行的"马拉巴尔"联合海军演习,旨在模拟对中国的全面打击,以应对中国的崛起。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研究和试验分布式作战的战略概念,这种战略概念的核心就是通过多基地、多方向分散进攻的方式,实现全域作战。

这些行动虽然并不意味着即将发生一场全面战争,但确实表明了美国正为与中国在军事上的对抗做准备。

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时,似乎已经陷入了 “修昔底德陷阱”的困境。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描述的是一个崛起的大国挑战现有的强大国家,从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崛起的大国,而美国则是现有的强大国家。在尽力避免这种“陷阱”的同时,美国的某些行动却显示出其正在深化这种困境。美国在2018年启动了对华贸易战,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此外,美国也对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包括电池和光伏产业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打压政策。美国还尝试完全封杀中国的信息产业,如2020年开始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封杀行动。

尽管美国并未公开表示这些行动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但从这些行动的效果来看,很明显,它们都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阻止中国的崛起。



二、四国联合,共同应对?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四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被称为"四方安全对话"。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联盟已经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表现出了共同的立场。

虽然这个联盟的初衷是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但最近的发展趋势表明,这四个国家可能正在联合起来对抗中国。

在军事上,美国的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强硬。根据2023年的数据,美国的军事预算高达8579亿美元,中国的军事预算为2248亿美元。

虽然中国的军费远远低于美国,但已是军费全球第二的存在,上一个军费全球第二的是俄罗斯,但当我们现在再去看俄罗斯的处境,就能够或多或少的知道美国在将来会对我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为了应对中国的军事挑战,美国已经开始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演习,如在2022年秋季进行的"马拉巴尔"联合海军演习。

此外,这四个国家已经在各自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他们将一同捍卫“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们的共同目标——阻止中国的崛起。

这些声明的发布,明确了美国的战略目标,并昭示了它已经找到了具备强大军事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实现这个目标。

在选择这些合作伙伴时,美国似乎非常考虑他们的军事实力。日本,作为亚洲的重要军事力量,拥有顶级的军事技术。



三菱重工的X-2隐形战斗机,被视为日本军事技术的象征,这种战机配备有复合材料构成的雷达吸收涂层,使其具有出色的隐身性能。

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的军事重镇,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它参与了长时间的反恐战争,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拥有大量的战争经验。此外,澳大利亚还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军,潜艇和驱逐舰队伍强大。

印度则作为南亚的军事大国,拥有庞大的军队规模。据全球消防力量2022年的数据,印度的现役军人超过130万人,排在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印度还拥有一支成熟的防空导弹系统和一支强大的海军,其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的建设,也在标志着印度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四国的联盟,旨在以共同的战略目标和协同的军事行动,应对他们认为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在军事战略上,美国确实已经公开提出了"分布式作战"的战略概念。这一概念主张以多基地、多方向的方式分散开展进攻,实现全域作战。利用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美国有可能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阻碍体系来遏制中国。

根据2021年度的《印太战略报告》,美国强调了利用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基地、在日本的冲绳基地以及在印度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基地,形成对中国的夹击态势。

从各国军力的比较上来看,中国面临这双拳难敌四手的不利局面。



对于空军来说,中国空军近年来的建设显著,如成功研发了歼-20隐身战机和电子战机歼-16D。但与此同时,美日澳印等国在空军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实力。美国拥有F-35和F-22隐身战机,这两种战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战机之一。

而日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F-3,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投入服役,将进一步增强日本空军的实力。

在海军方面,中国海军已经发展为一支拥有150艘主力战舰的强大海上力量,包括两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

然而,美国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舰艇总数也远超过中国。而日本海军和澳大利亚海军在特定领域,如反潜,反导等方面的优势,也使中国在海上面临严重的挑战。



日本拥有一支世界级的潜艇力量,而澳大利亚也正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潜艇力量,其正在研制的新型“鲨鱼”级潜艇预计将在2024年开始服役。

在导弹防御方面,中国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成功研发了“中华神盾”国产相控阵雷达和新型战舰。但是,美国及其盟友在导弹防御领域的能力仍然优于中国。

例如,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已经在全球部署,并且美国正在研发新一代的导弹防御系统。日本也正在部署美国的宙斯盾地基系统,而印度则正在研发自己的反导系统。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快速增长,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美日澳印等国家拥有强大的军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他们在战略上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他们在印太地区的利益。如果真的发生冲突,中国所面临的处境将会非常艰难。



三、和平还是战争:未来的可能性?

当前,台海局势的紧张确实为可能的冲突埋下了火种。然而,预测未来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但很显然的是,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增强对华压力,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

但是,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问题、寻求共识,始终比战争来得更为有效且有利。

首先,尽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联盟正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就一定会发生。

实际上,正如冷战期间的情况,这种准备反而可能会产生威慑效应,防止战争的发生。尤其在核力量的存在下,大规模冲突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这使得任何国家在决定使用武力之前都会三思。



其次,尽管存在一些紧张的冲突点,比如台湾问题和南海争端,但这些问题也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例如通过谈判或国际法庭的裁决。

此外,尽管存在一些分歧和争端,但这四国和中国在很多问题上仍有共同利益,比如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稳定。这些共同的利益可能会推动他们寻求和平解决争端,而不是转向战争。

再次,除了硬实力,软实力也会影响未来的可能性。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增长,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和科技上。这种软实力可能会使其他国家犹豫是否要与中国对抗,特别是那些经济上与中国紧密相连的国家。



虽然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冲突的因素,但和平仍然是最有可能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成本太高,也因为和平对所有国家都有利。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冲突的可能性。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这四国和中国,都需要努力寻找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同时保持警惕,准备应对可能的冲突。

中国在多个场合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倾向于通过和平对话来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而非选择战争。2022年中美阿拉斯加会晤中,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了中方愿以和平方式处理台海问题的立场。



在国际社会中,广大人民也普遍抵制战争,反对以武力解决争端。一项由美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在2021年进行的全球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通过外交途径处理国际冲突比通过军事手段更为有效。

因此,虽然美国及其盟友可能已经做好了对华冲突的准备,我们还是应该坚信和平的力量,并努力避免冲突的发生。从长远角度看,和平解决争端,达成共识,始终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和平与合作才是解决国际分歧的最好途径。

			
网编:睿文

鲜花(1)

鸡蛋(3)
119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军政原创】【杂论闲侃】【博论天下】【军事纵横】【网际谈兵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