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空姐歧视非英语乘客 日本网友这么说(组图)
新闻来源: 东京新青年 于2023-05-24 4:39:4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5月21日,某网友搭乘国泰航空CX987航班从成都飞往香港。Ta的位置位于机舱后排,正好听到几名乘务员在用英语、粤语相互抱怨,大致是嘲讽乘客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之类:
“If you cannot speak blanket,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他们不会说毛毯的英文,那他们就不该有毛毯)
“Carpet is on the floor”(地毯应该是在地上的)”……

乘务员肆无忌惮地嘲讽,还伴随有阵阵哄笑声,让人心里非常不舒服。好像说不出“毛毯”的英语单词,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该网友听到后很愤怒,就将她们的谈话内容录音,然后发到网上曝光。
事件迅速发酵,截止当前,国泰航空已连发三份声明道歉,并将涉事的3名乘务员解聘。

事情传到日本,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愤慨。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怎么能一边赚钱一边辱骂客户呢?
这个问题,不是乘务员对乘客开玩笑,而是明显展示了现在中国香港人对中国内地人的感情。
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所以以前英语教育很盛行。也有作为国际城市的自负,会英语的人很多。服务客户的机组人员对英语也很自信,因此,他们可能对中国客人也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即使客户说错了,乘务员也应该尽力去理解别人想说什么,而不是故意嘲讽。作为乘务员来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即使英语说错了,也要理解客人的意思,并积极应对。如果做不到的话,被解雇也是理所当然的。
乘务员保障安全是第一要务,但接待客人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其实,以前日本人也嘲笑过玛西娅发音奇怪的日语。40多岁的人应该还记得,现在想起来也是相当侮辱性的东西。

去发展中国家旅行的话,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不会说英语=下层阶级/教育水平低”的意识根深蒂固。对于不会说英语的同胞,经常会采取赤裸裸的轻视。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我明白这确实令人不愉快。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只能忍受这种不愉快,但现在可以在网上公开反击。希望通过这样的事情,能消灭这种令人讨厌的精英意识。

有人认为航空公司应当做出反省,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我的工作单位,也有各种喜欢嘲笑人的员工,有人轻描淡写,有人严厉,哪个公司都有吧?这些人的轻率行为会伤害公司整体形象,所以也很难办。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这是员工素质问题,是责任心不同的表现”。但与其归结为素质,不如看现场发生了什么。很多海外企业,如果员工素质达不到就会被解雇。
如果3人都是共犯的话,公司的企业文化说不定早就沦落到那个地步了。

提供服务的职业,有时会被客人说重话,经常处于压力下。但是这次情况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会嘲笑辱骂客人的环境,这是绝对不应该,也是不能被允许的不恰当的言行。
虽然不知道他们这么说有什么目的,但确实是歧视和嘲笑,是公司服务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了以后不发生类似情况,最好由公司全面来把握问题。我觉得应该重建服务提供者的体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般来说,平时被歧视的人会找到更弱势的人来歧视。就像是学校或职场很常见的欺凌一样。
如果再有个那种行为是正确的气氛,整体欺凌事件一定会加速上升。
所以在国泰这个公司中,或许原本就有歧视是理所当然的风气。目前只对员工进行处罚的话,应该不会受到公众表扬。

日本很多网友建议航空公司从自身来找原因,其实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全国上下为之震动,这可涉及到数万人的工作,同时关联的3000家公司也将受重创。危急时刻,日本政府委派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出任CEO,这才挽救了日航。
稻盛和夫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完整的会计系统,另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全体员工的观念:日航不是铁饭碗,唯有每一个员工都与公司共存亡,才能真正保住公司。

他要求大家提高服务质量,召集管理层,提出了“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发布到官网,并召开管理会议研究如何执行。
这些服务理念被印成手册,发放到全体员工手中,利用晨会诵读和学习。制定政策后的6年,公司3.3万人每年都要学习3次服务理念。

日航确实非常重视服务。对于登记柜台、登机口、休息室等直面客户的员工,公司要求他们贴近客人,快速、准确、笑着回应问题,务必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任何时候,公司都要求将客户满意度放到第一位,他们提出了客户服务多项基本原则:
穿着得体,对员工的服装和发型都有严格规定;注重表情管理,始终保持自然的微笑,用感激的心情服务客户;及时处理问题,减少“我会确认”等空话回复,高效服务;了解客户需求,创造客户可以轻松谈话的环境,给顾客带来积极感受;提高服务意思,定期举办机场服务专业比赛,提高员工积极性等等……

在稻盛和夫的带领下,日本航空一年后重新回归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两年八个月之后,日航再度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而在倒闭前后,公司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普通员工的教育的加强。这些事迹都多次被记录出版。

航空运输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唯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让公司走得更久远。希望国泰航空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好好反省,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千万别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了。
“If you cannot speak blanket,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他们不会说毛毯的英文,那他们就不该有毛毯)
“Carpet is on the floor”(地毯应该是在地上的)”……

乘务员肆无忌惮地嘲讽,还伴随有阵阵哄笑声,让人心里非常不舒服。好像说不出“毛毯”的英语单词,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该网友听到后很愤怒,就将她们的谈话内容录音,然后发到网上曝光。
事件迅速发酵,截止当前,国泰航空已连发三份声明道歉,并将涉事的3名乘务员解聘。

事情传到日本,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愤慨。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怎么能一边赚钱一边辱骂客户呢?
这个问题,不是乘务员对乘客开玩笑,而是明显展示了现在中国香港人对中国内地人的感情。
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所以以前英语教育很盛行。也有作为国际城市的自负,会英语的人很多。服务客户的机组人员对英语也很自信,因此,他们可能对中国客人也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即使客户说错了,乘务员也应该尽力去理解别人想说什么,而不是故意嘲讽。作为乘务员来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即使英语说错了,也要理解客人的意思,并积极应对。如果做不到的话,被解雇也是理所当然的。
乘务员保障安全是第一要务,但接待客人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其实,以前日本人也嘲笑过玛西娅发音奇怪的日语。40多岁的人应该还记得,现在想起来也是相当侮辱性的东西。

去发展中国家旅行的话,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不会说英语=下层阶级/教育水平低”的意识根深蒂固。对于不会说英语的同胞,经常会采取赤裸裸的轻视。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我明白这确实令人不愉快。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只能忍受这种不愉快,但现在可以在网上公开反击。希望通过这样的事情,能消灭这种令人讨厌的精英意识。

有人认为航空公司应当做出反省,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我的工作单位,也有各种喜欢嘲笑人的员工,有人轻描淡写,有人严厉,哪个公司都有吧?这些人的轻率行为会伤害公司整体形象,所以也很难办。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这是员工素质问题,是责任心不同的表现”。但与其归结为素质,不如看现场发生了什么。很多海外企业,如果员工素质达不到就会被解雇。
如果3人都是共犯的话,公司的企业文化说不定早就沦落到那个地步了。

提供服务的职业,有时会被客人说重话,经常处于压力下。但是这次情况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会嘲笑辱骂客人的环境,这是绝对不应该,也是不能被允许的不恰当的言行。
虽然不知道他们这么说有什么目的,但确实是歧视和嘲笑,是公司服务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了以后不发生类似情况,最好由公司全面来把握问题。我觉得应该重建服务提供者的体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般来说,平时被歧视的人会找到更弱势的人来歧视。就像是学校或职场很常见的欺凌一样。
如果再有个那种行为是正确的气氛,整体欺凌事件一定会加速上升。
所以在国泰这个公司中,或许原本就有歧视是理所当然的风气。目前只对员工进行处罚的话,应该不会受到公众表扬。

日本很多网友建议航空公司从自身来找原因,其实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全国上下为之震动,这可涉及到数万人的工作,同时关联的3000家公司也将受重创。危急时刻,日本政府委派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出任CEO,这才挽救了日航。
稻盛和夫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完整的会计系统,另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全体员工的观念:日航不是铁饭碗,唯有每一个员工都与公司共存亡,才能真正保住公司。

他要求大家提高服务质量,召集管理层,提出了“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发布到官网,并召开管理会议研究如何执行。
这些服务理念被印成手册,发放到全体员工手中,利用晨会诵读和学习。制定政策后的6年,公司3.3万人每年都要学习3次服务理念。

日航确实非常重视服务。对于登记柜台、登机口、休息室等直面客户的员工,公司要求他们贴近客人,快速、准确、笑着回应问题,务必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任何时候,公司都要求将客户满意度放到第一位,他们提出了客户服务多项基本原则:
穿着得体,对员工的服装和发型都有严格规定;注重表情管理,始终保持自然的微笑,用感激的心情服务客户;及时处理问题,减少“我会确认”等空话回复,高效服务;了解客户需求,创造客户可以轻松谈话的环境,给顾客带来积极感受;提高服务意思,定期举办机场服务专业比赛,提高员工积极性等等……

在稻盛和夫的带领下,日本航空一年后重新回归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两年八个月之后,日航再度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而在倒闭前后,公司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普通员工的教育的加强。这些事迹都多次被记录出版。

航空运输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唯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让公司走得更久远。希望国泰航空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好好反省,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千万别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了。
网编:空问站 |
|
99 条 | |||
|
|||||
回复33楼:你这话很没道理:
其一,如果不会英文就不应该乘国际航班,就是侮辱国际市场,那航空公司完全可以表明不服务不会英文的顾客,并且拒绝售票给他们。 其二,国际市场上,不会英文的顾客恐怕不止中国人吧?是不是一体受用,都不应该搭乘国际航班,否则就是自取其辱,活该受歧视。 其三,你认为没有人会真正尊重弱者,这其实不过是你因缺少家教和修养而形成的偏见。 其四,不会英文就是弱者吗?你这个判断未免太过武断无知了吧。如果非要说弱者,难道空服员的社会地位很高吗?他们不就是一些waiter,waitress吗,只不过工作环境换到了飞机上而已。平心而论,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给人端饭倒水,不断被人要求这要求那的伺候人的工作。他们之所以接受这个工作,无非是生活所迫,需要挣钱,养家糊口。这些人大多有两个特点,一是原生家庭社会地位不高,二是教育程度偏低,没有资源获得更好的出路。一个人,都混到要靠给人端茶倒水为生了,难道不该对支付他们薪水,让他们得以生存的顾客心存感激敬畏吗?哪里来的底气和自信嘲笑歧视别人。
他们歧视的不是你的语言,而是你的地域。20多年前到香港出差,在超市里想买点午餐肉做早餐,香港超市可以帮你把午餐肉切片,就让他们员工把我切。不会讲粤语,普通话他们说不懂,就讲英语,他们同样推说听不懂,最后把午餐肉切得像唐老鸭动画片里一样,横看一条线,平看透明,吹口气就可以飘起来那种。当时把我气得不行。但是多年以后我开始理解香港人,一个什么都没落的曾经的繁荣都市的人,总要找点什么来平衡一下心理吧。
看看国泰航空的大股东就知道了
国泰航空的大股东是太古洋行 太古洋行可是一个相当悠久的公司,民国的时候就有,最开始这家公司往中国大陆运鸦片,销售鸦片,然后赚的利润,又从中国运出瓷器到全世界,这家公司因为向中国出售鸦片赚了一大笔。 后来,太古洋行结合民国当地势力,向南洋贩卖“猪仔”,也就是搞贩卖华人的生意,贩卖华人一度成为太古洋行最赚钱的生意,不知道多少华人死在运往南洋的途中。 太古洋行,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中国人民的鲜血和生命。
回复25楼:香港跟台湾一样,歧视大陆的主要是年轻人,还有一些没有生活的老人,主要是生活空虚所以在网上参与政治多
添一句,歧视大陆人的香港人,大部分都是大陆偷渡过去的老“新移民”。别忘了反送中黑暴活动中,全身90%被黑暴烧伤的老伯,开车撞向黑暴的司机,大喊爱国爱党口号的的士师傅,单身硬扛黑暴的勇士,他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爱国香港人。
知不知道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怎么死的吗?被文革整死的!绝大部分原籍广东的在英制下长大的香港人,比很多北方人都爱国!他们是一帮生活在港英政府歧视下绝不低头的中国人。共产党能发展起来,不能忽视香港人对地下党的支持。抗日抗英,香港人一直走在最前面。现在这班反华港人,很多都是97之后出生,甚至是89之后逃到香港的英美走狗余孽。“勇敢的中国人”“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歌是哪里来的?一棒子打死所有香港人,无异于文革2.0。做人可以无知,不能无良。
回复18楼:骨子里自视过高,以为自己是什么超级好的烂货,对当代世界的认知等同于园子里的狗粮和墨西哥边境的偷渡客而不接受中国强大的事实,她们打心底里不愿意服务富起来的乡下大陆人,所以炒了完全很可怜,为她们的自傲付学费
凡事没有绝对,香港也有很多爱国港人,而且大部分是自发爱国爱党爱民族的好人。他们没有政治追求没有经济考量,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爱国。别忘了50年代的支援建设,60年代的省港大罢工,7-80年代的赈灾济贫,90年代的大规模钓鱼台(岛)抗议甚至死在日本人的驱逐船之下。容国团还是香港人呢!
大部分香港人英语好差啊,和英语其实无关,就是地域歧视吧,和上海人看不起苏北人,北京人看不起河北人,天津人一样
小经验
我去香港都会吧我平时的英语语速刻意加快一倍 还刻意用生僻字 得到的服务从来都特别好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