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57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反映习意识形态的社区食堂 闹腾不到半年 开始亏损了

新闻来源: 职业餐饮网/VOA 于2023-02-09 12:21:1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文 | 职业餐饮网 刘妍




“第一批社区食堂已经出现经营困难?”

去年11月,社区食堂被炒得沸沸扬扬!彼时社区食堂在全国遍地开花,许多人还担心它会不会对餐饮业造成威胁。

如今仅仅过去了三个月,就传出了亏损关店的消息,大家对社区食堂的质疑甚嚣尘上……

社区食堂的具体现状究竟如何?这一模式最根本的问题又出在哪里?



第一批社区食堂已经开始亏损了……

近日,官媒半月谈发布了一则关于社区食堂的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虽然有部分社区食堂因为平价且卫生,获得了一些居民青睐,但总体而言,社区食堂持续运营仍然存在诸多困扰,当下大部分社区食堂都面临着场地成本压力大、众口难调等问题。



报告一出来,一则#部分社区食堂出现经营亏损#的消息立马登上了热搜榜,社区食堂再一次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许多人认为社区食堂的经营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

“人的需求多样而社区食堂单一且有限制条件,这个矛盾不可调和,没落是必然的。”

“意料之中,成本高, 利润低,如何维持?关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物美价廉,物超所值这本来就是伪命题!除非是做慈善,否则就不要想了。社区食堂也好,小饭桌也罢,总之都是要盈利的。亏损意味着赔钱,继续做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搞社区食堂这件事本身是好的,毕竟客观需求确实存在,但具体怎么做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子。



风口过后的社区食堂,

依然没有打磨出一个成熟的模式

社区食堂虽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但是目前市场上依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标杆社区食堂案例作为参考。究其本质原因,社区食堂本身的模式就很让人质疑。

1、定位不清晰,到底是要解决哪部分人群的需求?

当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社区食堂到底要解决哪部分人群的需求?也就是说它的属性到底是公益性质还是商业性质?这一点目前依然不清晰。

按照此前官方的设想,社区食堂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能为不想做饭、不会做饭、没时间做饭的群体提供一个距离较近、菜品多样、价格相对低廉的用餐选择。

这样来看,社区食堂面向的是全体居民,既要满足老年人少油少盐低糖软烂的需求,又要满足一些居民“无辣不欢”的喜好,那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

毕竟现在就连完全市场化的餐厅都无法兼顾所有人的喜好,又要便宜又要好吃又要丰富,谁的生意都想做,这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如果社区食堂定位的是服务老年人,那老年人本身外出用餐的频率就不高,要怎么撑起门店的生意呢?

2、和其他社区餐饮店相比,产品竞争力太弱

因为定义为食堂类型餐饮,目前大部分社区食堂的菜品种类都非常少,普遍存在产品口味单一、丰富性不够等问题。这就直接导致社区餐厅产品力太弱,没办法和周围其他社区餐饮店去竞争。



食堂切入市场首先就是性价比,但是这个需求夫妻店和许多连锁快餐也能满足,食堂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大部分小区,现有的社区商业已经可以满足百分之八九十居民的需求,许多夫妻店都能做到一顿饭十几块钱,有荤有素口味还不错,更何况还有一些像山东超意兴这样的连锁快餐品牌,也早已成为周边消费者的“食堂”。

就像某位网友所吐槽的:“几年前,小区边上以前有个类似社区食堂的饭店,有几荤几素可选的快餐也可以单独点菜。开始确实是价格优惠也有新鲜感,很多人去吃。但时间久了后不可避免要面临社区饭店都要面临的问题,客源少还不稳定和菜的花样变化小失去新鲜感。”

3、在外卖、夫妻店的挤压下,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那社区餐饮能否像大学食堂那样档口化,提供丰富的餐品选择呢?难度太大。因为档口化要求客流量足够大,像医院、大学这种地方固定用餐的人多又有集中的饭点,客流量足够支撑食堂的生意。

但社区没有这方面优势,看着人挺多,早上上班的走了,中午上班的不在家,许多都是瞄准的老年客群。可是老年人不一定会喜欢吃,许多都愿意自己做饭。

而年轻人也不会把食堂当做吃饭的首选,他们已经被市场培育出来了,现有社会餐饮足够满足他们。有些年轻人中午在单位吃的就是食堂,晚上下班回家还吃小区食堂,这不太现实。



另一方面,外卖对于社区食堂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许多年轻人都已经习惯了点外卖。2021年11月4日,广东湛江一所高校的食堂老板嫌学生点外卖影响自己的经营,在校外和安保人员对一些外卖商大打出手。口味选择比较多的高校食堂尚且如此,社区食堂更难免遭受外卖的影响了。



相关报道:违反市场规律营运亮红灯 中国社区食堂可持续存疑


北京西南的定兴县一个慈善组织设立的一个食堂免费供给老年人午餐。(2021年5月13日)



香港 — 中国官方新华社旗下的期刊“半月谈”本月揭发,在北京、河北等地营运的社区食堂营运遇到困难。有评论认为,这类食堂违反市场规律,不排除会步向“烂尾”,但也有人认为,社区食堂乃至供销社是共产主义的重要象征,不会轻易消失。

中国官方新华社旗下的期刊“半月谈”2月4日发表文章,重点分析数月以来在中国各地兴起的社区饭堂。文章表示,这类饭堂为老年人用餐或不喜欢做饭的族群提供了方便,但收费相对低廉,利润有限,未必可以抵消房租等高昂成本,而且顾客以老年人为主,因此饭菜标榜清淡,若要同时照顾其他顾客的口味,成本大增的同时客源却未必按比例增长。此外,部分居民忧虑,经营者会基于利润考虑使用快将到期的食材以及降低卫生标准。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赖荣伟对美国之音表示,社区食堂不仅违反市场规律,而且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消极影响。

赖荣伟说:“它的试点不仅是食堂,还包括未来的理发店美容店等等。这当然会冲击到市场多元化的发展,甚至会让市场经济原本的优越性被扭曲。它希望营造(一种现象),这样的照顾会惠及老百姓,另一方面却对外表示财政出现了问题。名义上是照顾老百姓,但实际上是把这些失业人士和家庭妇女集结起来,从事这些亏本的事情。”



北京西南的定兴县一个慈善组织设立的一个食堂免费供给老年人午餐。(2021年5月13日)

社区食堂以“国营”为号召触动民众神经

不少这类社区食堂以“国营食堂”的招牌作为招徕手段,但此举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有人更把社区食堂与人民公社时代的“公社食堂”相提并论。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伟峰

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伟峰表示,社区食堂使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共存的情景。

曾伟峰说:“集体经济一开始还做得不错,可是久而久之,到了九零年代(这类企业)就大量倒闭了。社区食堂东西都是用最普通的。口味都是一致的。中国民众害怕返回旧体制。当市场经济出现后,民众愿意多花五块钱去吃好吃一点的。”

去年10月,中国国家住建部、民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选取三至五个社区开展试点,对民生服务“大包办”,包括配建“社区食堂”。按照当时计划,这类食堂两年内会推广至中国全国。

中国时评人“维辛”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社区食堂其实是动态清零政策的配套计划。

维辛说:“当然它也符合老年化社会到来的趋势,(也是)去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之后的行动,原本是为了应对动态清零可能长期化的方案,便于在隔离的状态当中能保障老人的食物供应。社区食堂具备多种营运模式:有完全市场化的,也有补贴的,也有完全公益性质的。 这三种模式在目前情况下都面临难以为继的情形。”

台湾淡江大学学者曾伟峰估计,有关计划旨在以国家力量缓解社会问题。

曾伟峰说:“它们可以想到这种方式是因为它们共产主义过去就有这样的经验:回应社会稳定或者经济发展和物价问题。它用国家的力量去推动这些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本来就有基础。这个东西也符合习近平所谓的‘共同富裕’的基调,可是它在很多政策上反而抑制了市场发挥更大潜力,”



资料照:一个男孩手举红旗走过天安门广场上竖立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语牌。(2007年10月9日)

分析:社区食堂反映习近平意识形态

社区食堂在中共二十大习近平顺利连任后纷纷上马。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学者赖荣伟表示,有关计划可以被视为习近平的一面镜子。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赖荣伟

赖荣伟说:“在他(习近平)的意识形态里面,他可能认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准备要向共产主义过度,可能他也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永远停留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我们不排除他的个人意识形态里面,涵盖很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意识形态。”

赖荣伟认为,社区食堂涌现某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财政状况,也不排除当局期望透过计划经济模式实现战略目标。

赖荣伟说:“是不是就是因为现在它正在面对整个欧美社会对它的经济封锁,加上疫情这几年来,它的经济发展不顺,加上它的财政是否已经掏空了邓小平创造的国家财富基础,所以它现在要走一个内部节约,准备因应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是不是有点要备战。是不是有点要降低人民消费的欲望。”

二十大后供销社出现复苏迹象

同样具备特殊政治含义的还有供销社。中共二十大后,中国各地出现供销合作社全面复苏的迹象。去年10月,中国国务院辖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据报招聘数千名务员,在全国农村开设五万家供销社。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供销社快速崛起使人联想到“粮票”、“大锅饭”等历史名词,更担心中国会走回头路。

供销社会否出现类似社区食堂的困境。两者会否走向“烂尾”呢?

学者曾伟峰相信,即使社区食堂和供销社不能蓬勃发展,也不会被全面淘汰。

曾伟峰说:“刚脱贫的农村或者比较偏远的地区,社区食堂在那边有政府的补助,至少它们可以温饱。它们还是具备需求的。像供销社也是,那些比较远的地方,市场经济比较不愿意过去的地方。国家设立供销社其实是便利民众采购,可是在沿海或者大城市(供销社)可能就会慢慢减少,要不就是换个像‘爱心餐’这样的名称或方式维持下去。”

他说,社区食堂和供销社已成为共产主义的符号,除非中国改朝换代,否则很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网编:和评

鲜花(1)

鸡蛋(1)
57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