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4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罕见!中美印钞机同时发出异常信号 世界面临重要变局

新闻来源: 智谷趋势 于2023-02-02 14:58:0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破天荒!最近,中美印钞机竟然同时出现了异常信号!

美元印不动了,60多年来第一次同比负增长!背后发生了什么?

人民币去年新增28万亿元,GDP增量却只有6万亿,钱都去哪了?

中美印钞机的罕见变化,意外揭开了两国未来的深刻布局。

1

中国的印钞机变了。

新增加的货币,没有拉动起跟过往同等规模的新经济增量了。

不久前,中国公布了2022年的经济和货币数据。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中国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

也就是说,2022这一年,中国GDP新增加了60970亿元,相当于中国又多了两个深圳。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末的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为2664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2021年末的M2则是2382900亿元。

2022这一年,中国多增加了28万亿元的货币供给。

这是什么概念?

纵向来看,11.8%的增幅是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



横向来看,28万亿按照汇率折算大概是4万亿美元,而德国2021年的GDP总量也不过就是4.3万亿元美元左右。中国印钞机转一年,可以买下一个德国!

但是,如此体量的28万亿新货币,对应的只是6万亿的GDP增量。“转化”比例为21.7%,是过去30年里第二低。

@财主家的余粮统计了中国过去30年的新增GDP占新增M2的转化比例,发现21.7%这一比例仅仅高于疫情暴发的2020年。



钱都到哪里去了?

@财主家的余粮指出,根据前央行高层提出的“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要想知道28万亿新货币的来龙去脉,找到中国的新增贷款和新增存款的去向就可以了。

2022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09万亿元。

2022年,中国新增人民币存款26.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586亿元。

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勾勒出的画面是,住户贡献了18%的新增贷款,却占了68%的新增存款,普通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则刚好相反,贡献了八成的新增贷款,但几乎没存下几个钱。

在中国央行的统计当中,广义货币(M2)= 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其他存款。

到这里,28万亿的走向就大致可以捋清楚了。

银行通过频繁大量地贷款给企(事)业单位,后者再通过投资重大项目或者其他交易把钱存入银行或者流转到个人手里,大量拿到钱的民众又把钱存入银行。这既是“贷款创造存款”的现实实践,又是2022年的现实反映。

在这个环节中,投资是舞台上的主角,消费却成了幕后被人遗忘的角落。从数据上也能佐证。

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是32.8%、50.1%和17.1%。投资的贡献率增长了几乎四倍。

2020年,同样受疫情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高达54.3%,且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

所以,中国印钞机的异常信号,某种程度上也能看作是消费马车上亮起的红灯。



美国印钞机发出警示,美元变少了。

自1960年以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一直记录着广义美元供应量(M2)的数据。

但最近,这个数据却出现了吊诡的一幕。

2022年末,美元M2相比一年前少了2825亿美元,即同比下降了1.31%。

别看这个下降幅度不是很大,有人专门梳理了历史数据,这是自1960年以来,美元的供应量第一次比上一年减少了!

美国的印钞机,终于不灵了。





背后原因可能很简单。

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了美元M2在60多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

2022一年时间,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限从0.25%上调到4.50%,整整提高了425个基点!




这种剧烈的上调利率动作,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巨大波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初的1.7%升到了2023年初的3.9%。

利率上涨,意味着未来偿债的利息也会增加。美国彼得森基金会指出,未来10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利息上的开支将增加1万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用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才积累了第一个1万亿美元的国债。未来单是利息就要增加1万亿,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有的预期。

而且,国债收益率上涨,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持有美债资产要倒大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进一步放开印钞,扩大货币供给,引发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美债资产就会更加不值钱。所以需要货币紧缩,减少货币供给。

美联储缩表,减少自己持有的美债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了,日本和中国这两个海外美债的最大持有者,把美债抛了,比美联储更具有代表意义。

2022年6月到10月,日本曾连续抛售美债,持仓降至1.0782 万亿美元,为2019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累计抛售比例为12.7%。

中国作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从2022年4月起,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都在一万亿美元以下。2022年11月底的数据是0.87万亿美元。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已经累计抛售了高达175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累计抛售比例高达16.2%。

到这里,故事最有趣的部分要来了。

中国卖掉美债,可能把得到的美元再一次卖掉,去购买相对升值的资产,相当于一记组合拳,打压了美元汇率,抬升了人民币汇率。去年12月,人民币汇率收复了7.0关口,现在维持在6.7上下。

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带来了广义货币供应的急剧减少。那么负增长的美元,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变化,往往暗示了1到2年后的通货膨胀率变化。

疫情暴发的2020年便是如此。当年美联储无止境地印钞救市,完美引发了后来的史诗级高通胀。

如今,既然这个增长率出现了60多年来的历史性转负,那么,很有可能美国的史诗级高通胀也将在2023年落下帷幕。

@财主家的余粮指出,在信用货币时代,广义货币的发行量,一定要芝麻开花节节高,哪怕是广义货币每年额外增加的速度,稍微低于社会平均借贷利率,经济都会出大问题。

3
然而,从今年开始,事情的转变也许会让你猝不及防。

今年初,招商证券指出当前“中国弱复苏,美国浅衰退”。不过这可能会是一条贯穿今年的宏观主线。

先看美国。

M2增速慢了,预示着通胀的可能下降,再加上面临浅衰退的风险,美联储再激进加息变成了一件根本没有必要的事情,再给经济降温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去年四季度,美联储的加息力度从75基点降低到了50基点,就在刚刚的2月1日,美联储加息力度降到了25个基点,越来越弱。美债收益率也开始有了掉头向下的趋势,这对于黄金价格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黄金价格跟美元利率是一对相反的关系,美元便宜了,黄金就该变贵了。

据了解,国际金价在过去两个月连续上涨。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自2022年11月至今不断波动上升,两个月上涨幅度超过14%,一度接近1900美元/盎司。数据显示,2023年开年以来,现货黄金的价格已经上涨超3%,最新的价格比2022年下半年的低点已经上涨近17%。

这背后,除了黄金的投资属性变强了之外,避险属性也再次凸显。

2022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升至197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仅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就买入了近400吨黄金,创2000年有季度数据以来的新高。其中,中国央行是11月宣布增储最多黄金的央行。

此外,2022年以来,紫金矿业也加大了布局的力度,已经完成9起并购案,资金在300亿左右,有近一半的并购案为黄金资产。

面对未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以及爆发更大冲突的不确定性,金条才是实打实有着安全感的硬通货。在极端情况下,当货币皆成废纸,床底下的金条才能换来一口热饭,一块钢铁,一颗子弹。

回过头来看,既然美国已经在慢慢退出货币紧缩,那么负增长的美元M2也可能就此成为一个句号,之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

再看中国。

去年,仅从数据上看,在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没有出现高通胀,再加上复苏的大背景,中国必然想再添一把柴火,让经济复苏的熊熊烈火烧的更旺。

种种天时地利之下,中国的货币宽松,可能在今年才会真正出现。

这一笔钱,很有可能超过28万亿。但按照上面的分析,要想提高转化比例,关键还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1月31日,高层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到,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刺激房地产、推进股市全面注册制,最近的大动作也许都在暗指“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

与此同时,多地也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从汽车、家电、餐饮、旅游、零售各方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布局2023。

不过,我们仍然期待更大的动作即将到来。

			
网编:和评

鲜花(3)

鸡蛋(4)
4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