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微软元宇宙大撤退 VR/AR多个团队原地解散(组图)

新闻来源: 新智元 于2023-01-22 12:18:0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智元导读】2023年开年第一波大裁员,微软重创手下VR/AR团队。有了「新宠」ChatGPT,手中的「元宇宙」真的不香了。


元宇宙有多热,我们在2021年都见证过。

而经过2022年的洗礼,这一概念似乎已经完全冷却下来。烧掉360亿美元后,小扎依然坚定押宝元宇宙,虽然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让人晕眩的头显,和冷冷清清的Horizon Worlds。

而在2023年一开年,微软的万人大裁员中,元宇宙社交AltSpaceVR和HoloLens头显团队都遭到了重创,多个团队原地解散。

看来,去年12月入局的ChatGPT已经让大厂们纷纷侧目,匆忙改变布局,转换赛道。

进入2023年,元宇宙恐怕是真不香了。



咱就是说,一整个团灭

作为这次微软大裁员的一部分,基于VR的社交空间AltspaceVR将于3月10日正式下线。

早在2015年推出之时,AltspaceVR便和VRChat、Rec Room等其他平台一同成为了第一批社交VR体验软件。



AltspaceVR主要由用户生成的空间组成,称为「世界」。

除了经常会举办诸如商业会议和魔术表演这类的虚拟活动之外,用户可以在这里聚会、聊天等等,有些类似于Meta的Horizon Worlds。

虽然这家初创公司在2017年因财务问题差点倒闭,但及时的收购成功地让AltspaceVR融入到了微软自己的混合现实生态系统之中。



团队在告别的博客中写道:

当AltspaceVR首次推出时,我们的愿景就是创建一个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实时联系和社交的地方。

我们相信,VR社交的力量可以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建立联系,并创造分享经验。

这是一个大胆的愿景,而在社区充满激情的帮助下,AltspaceVR也迅速成为了用户留下回忆、遇见朋友、找到爱情,甚至还在现实中结了婚的地方。



展望未来,我们看到VR的机会已经扩展到了商业领域。因此,我们现在也有一个更伟大的目标:在元宇宙中建立更开放、更方便、更安全的沉浸式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就是在2023年3月10日关闭AltpaceVR平台,并将我们的重点转向支持微软的Mesh。

不过,与AltspaceVR不同,Mesh面向的是希望进行远程协作的公司,旨在将社交VR带到工作场所。

自从2021年首次推出Mesh以来,微软便一直在为完善这个平台而努力。



我们很荣幸能够帮助释放用户的激情,从个人的成长到独特而精彩的活动和突破性的艺术等等。

在未来几周内,我们也鼓励创作者和开发者举办最后的告别活动,并下载自己在AltspaceVR上的内容。



最后,我们要感谢这些年虽有使用过AltspaceVR的人,你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令人愉快且丰富的体验。

元宇宙风光不再

除了宣布元宇宙社交AltSpaceVR的死亡之外,这次大规模裁员也影响到了作为关键入口的HoloLens头显。

据报道,微软裁撤了MRTK框架背后的整个团队。而根据原有的计划,他们本应在下个月更新软件的版本。

简单来说,微软的混合现实工具包(MRTK)是用于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构建混合现实体验的跨平台工具包,目的是加速Unity中的跨平台混合现实开发。



- 提供跨平台的输入系统以及空间交互和用户界面的构建块。- 通过编辑内模拟实现快速原型设计,可让开发者立即看到变化。- 作为一个可扩展的框架运作,允许开发者更换核心组件。- 支持广泛的平台。(Microsoft HoloLens 2、Meta Quest、SteamVR等)

自从首席架构师Alex Kipman离职后,微软便开始缩减HoloLens的规模。

此前曾被寄予厚望的220亿美元「军方合同」,也由于技术和人体工程学的问题很可能要黄——

美国国会在最近最近拒绝了军队购买多达6900个基于HoloLens头显的请求。



而这次,AltSpaceVR应用的关闭以及MRTK团队的裁撤,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微软对整个「元宇宙」愿景的迟疑。

毕竟,就连一直坚信不疑的Meta(主要是小扎),也在缩减这一领域的规模——去年11月就裁掉了11000名员工。



裁员这个锅,ChatGPT不背

2023年开年新一轮的硅谷大裁员,AI是罪魁祸首吗?

目前看来,这个推测有些武断。

在微软CEO纳德拉的裁员通知中,他将裁员的原因,归结为「全球经济动荡、后疫情时代人们习惯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影响」。

显然,最后那小半句话,大大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在推特上,已经有很多人推测,微软的这次裁员,罪魁祸首就是ChatGPT。



的确,刚决定要给OpenAI投10亿美元,转头就裁了11,000人。这二者之间,怎么看都脱不了因果关系。

不过,在专家们看来,最近微软和其他大厂的这波裁员,更多的原因是当地的经济状况,而非最近AI领域的突破。



AI的兴起的确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他们认为,当前的这一波技术裁员,不能归咎于技术。

「回溯过去200年,人们对自动化的恐惧不断加深,只要他们看到新技术,就会害怕它们取代人类。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预测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自动化与工作的未来》一书的作者、雪城大学教授Aaron Benanav说。



疫情期间的盲目扩张

过去几个月,我们见证了一波疾速迅猛的「硅谷大清洗」。

马斯克让推特员工「原地消失一半」,裁掉3000人;Meta裁员半夜11,000人,上演「恐怖之夜」;亚马逊宣布裁员18,000人;Salesforce宣布裁员8,000人打响新年第一枪。

追溯原因,这次大厂集体大裁员,还是由于新冠大流行期间的迅速扩张。

疫情期间,人们普遍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家用电脑上,对在线服务的需求也就随之猛增。



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科技公司迅速壮大,创下了创纪录的利润。

而微软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在2021年,微软的利润飙升。在2021年6月至2022年期间,这个公司雇佣了创纪录的40,000名员工。

但去年,经济逆风发生变化。

首先,人们开始重新进入公共场所,他们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家庭技术服务的重要性也即随之降低。

「有⼀种观点认为,大流行的出现就意味人们的行为会永久改变:每个人都会居家办公,不会去商店或电影院了。结果证明,这种想法显然是错的。」

俄乌危机直接影响到供应链,推高了价格,而由于美国财政政策和「刺激经济支票」,廉价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导致了通货膨胀。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希望消费者减少支出,这就降低了需求,日常用品的价格也持续走低。

而这些变化,对科技界的影响尤为强烈。根据trueup的统计,2023年有175家科技公司裁员,57,914人受到影响。2022年,有1525家科技公司裁员,237,874人受到影响。



扳回一局,微软就靠ChatGPT了?

显然,微软也没能摆脱影响。跟谷歌和Meta等对手相比,微软对广告收入并不那么依赖,但它的云服务和硬件部门,仍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在疫情初期,为了居家办公,很多人购买了笔记本电脑,但到了2022年,PC的销量已经大幅放缓。这一年,微软的股价比一年前下跌了22%。



Benanav解释道:当利率非常低时,大公司相当于有无穷无尽的资金,投资者会让他们持续扩张,而不是考虑盈利能力。但如果利率上升,就必须要关注盈利了,这时,裁员就是最好的方法。

去年12月,美联储再次加息,并且似乎有意在2023年继续加息,种种迹象表明,微软等大厂的经济前景不太可能改善。

纳德拉在公开信中写道,微软将在某些领域裁员,同时继续在其他领域招聘。

AI领域很可能属于后者。就像其他大厂一样,微软在AI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因为相信AI巨大的商业潜力。而且微软有意向OpenAI再狂砸100亿美元。



ChatGPT目前并没有盈利,也没有探索出为OpenAI或微软赚取收入的商业模式。但AI让微软处于变革的前沿。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目前远远落后于谷歌。它的云服务,也落后于亚马逊。

但在纳德拉在2023年达沃斯论坛上已经在采访中证实,OpenAI的技术将整合到微软的所有产品中,包括Bing搜索、Office、云平台Azure。

AI会淘汰人类劳动者吗?

虽然很多岗位注定会因AI而消失,而有些预测者认为,AI创造的岗位会更多。

去年,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5年,AI将取代8500万个工作岗位,但会创造出97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Kevin Kelly,Wired的创始人和执行主编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技术一向是增加人类的工作机会,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比如在1800年代,很多人担心相机的出现会让肖像画家失业。



也有人认为,AI可以让人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方面找到新工作,但是其中一些工种可能是质量低下,甚至危险的。

比如最近《时代》的⼀项调查就发现,OpenAI在雇佣时薪不到2美元的肯尼亚外包人员来审查性虐待、仇恨、和暴力言论的有毒内容。这项工作给这些外包人员在精神上造成了损害。



是的,现在大家都在宣扬,程序和软件能自动完成多少工作。但是在幕后还隐藏着无数人,他们必须检查AI正在生成什么,并处理所有问题。

而这些工作,都外包给了世界各国的低薪劳动者。

			
Advertisements
网编:和评

鲜花(1)

鸡蛋(0)
1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