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3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最新公布的2022中国经济数据 透露了哪些信号?(图)

新闻来源: BBC/ 中国新闻周刊 于2023-01-17 8:31:0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经济增速出现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二低的水平,这凸显了中国去年严格的新冠封锁措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官方数据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22年增长了3%。

这远低于政府去年制定的5.5%的目标,但好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

上个月,中国突然取消了严格的“清零”政策。

这项政策去年对中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限制措施的突然放松导致新冠病例激增,这也有可能拖累今年上半年的增长。

除了疫情伊始的2020年中国全年GDP仅增长2.2%外,2022年的经济增长是自1976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去世以来最疲软的表现。

“数据强于我们的预期。尽管如此,它揭示了2022年清零政策和房地产崩盘对中国经济的沉重打击。”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荣静(Jacqueline Rong)告诉BBC。

专家们对中国的经济数据表示谨慎。一些人警告称,对中国经济表现的有用指南是数据的走势,而不是数据本身。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4月封城期间上海空荡的街头

与GDP数据一起公布的中国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其他经济数据也好于预期,但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仍然乏力。

“这对经济来说不是坏消息。它几乎让人感觉到,尽管去年年底的传染病例激增,但家庭消费仍然保持良好。”投资公司先锋领航(Vanguard)的王黔表示。

“我们将以更强劲的势头进入2023年……这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上升空间。”她补充说。

近几个月来,经济学家就全球经济状况发出警告,指出有几个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上周,世界银行(World Bank)表示,全球经济“正危险地接近衰退”。

该组织的最新预测将一些影响经济的因素归咎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新冠疫情影响等。

世界银行表示,三个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具影响力的地区——美国、欧元区和中国——“都在经历一个明显的疲弱期”,这种低迷正在使较贫穷国家面临的问题恶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骤降24.3%。



图像来源,AFP/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一些国家推出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限制措施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呼吁北京继续开放经济。

“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而不是在重新开放的问题上退缩。”格奥尔基耶娃说道。

“如果他们坚持下去,到今年年中左右,中国将变成全球平均增长的一个积极贡献者。”她补充说。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首席经济学家许亚婷对BBC说,自重启以来,她已经看到了中国消费者活动逐渐复苏的迹象。

“政府越来越支持增长的立场以及进入2023年的经济复苏,降低了疫情政策逆转的可能性。”她说。

“然而,中国大陆边境的全面重新开放可能会推迟,直到针对来自中国旅行者的国际限制被取消。”她补充说。


最新公布的2022年宏观经济数据 透露了哪些信号?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2.9%,全年同比增长3%,均超出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在持重缓进中迎来新篇章。

从2022年12月主要经济指标看,疫情冲击下生产走弱,但内需指标开始回暖,这是一个颇为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制造业高景气延续,以及房地产市场在改善,令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开始显现;而消费特别是商品零售迅速修复,则让我们看到了消费作为“内循环”引擎的提升空间。

展望2023年,出口走弱后,政策更需统筹发力,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在各项政策积极呵护下,在市场主体预期改善中,中国经济的常态回归之路或将更迅速,也更扎实,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5%以上。

2022年中国经济持重缓进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2.9%,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值(1.9%)。实际值和预期值差距较大可能原因在于:一是,疫情防控优化后,中国经济从“J曲线”底部走出的时间比预期更早;二是,季度GDP核算以生产法为基础,加总各行业的增加值得到。相对需求,2022年四季度生产端受疫情的影响要小些,而通过观测需求侧的高频指标可能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不过,由于国家统计局并未如同此前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GDP数据时那样,在当天公布各行业的不变价GDP同比增速(按照近年公布年度GDP的惯例,预计该数据将于2023年1月18日公布),因此暂时难以从行业视角分析2022年第四季度GDP增速超预期的原因。

2022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3.0%,高于市场预期的2.8%,预计2023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5%以上。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已公布2023年各自的GDP增速目标,用GDP加权平均为5.6%。2021年和2022年各省市自治区加权平均的GDP增速目标,分别比全国GDP增速目标高0.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据此推断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在5%左右,或5%以上。

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推动信心恢复,5%以上的GDP增速目标有助于更好推动市场主体和居民信心的改善,我们预计增长目标设为5%以上的概率更大。这也符合年度GDP增速目标连续性的规律,2012年~2022年期间,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未设增长目标外,其余年份的增速目标要么持平于前一年,要么较前一年下调0.5个百分点,而2022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

当然,实现该目标增速,2023年有必要围绕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政策统筹发力。2022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32%,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高。但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已持续回落,除直接拖累经济外,还会通过制造业投资、就业和消费等渠道间接抑制经济。

从2022年12月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比看,中国内需已出现修复。2022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从前值-1.9%提高至-0.8%,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从前值0.8%提高至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从前值-5.9%提高至-1.8%,折射内需强弱的进口当月同比增速也从-10.6%回升至-7.5%。中国防疫政策调整相对较快,“发烧”、“咳嗽”、“新冠”等相关词汇的百度搜索指数已于2022年12月下旬见顶,内需高频指标也已连续三周改善,随着疫情好转内需将继续修复。

工业生产走弱 制造业投资延续高景气趋势

2022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前值2.2%,创2022年6月以来新低。季调后2022年12月工业增加值环比0.06%,是2011年公布该数据以来的同期最低值。工业生产走弱后,2022年12月工业企业产销率出现超季节性回升,从96.4%提高至97.7%,而过去四年同期平均提高0.6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2022年12月工业生产走弱的原因有二:一是,新冠感染人数增加后,在影响工业生产的同时,也可能让一部分从业人员提前返乡。从三大门类看,2022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主要是受制造业的拖累。制造业是工业吸纳就业的主体,其增加值同比较快走弱亦映射出疫情的影响。二是,尽管内需在恢复,但总体来看内需恢复还处在初期,叠加出口交货值同比继续回落,工业企业订单需求总体不强,因此企业生产意愿可能主动降低。2022年12月工业企业产销率虽较快回升,但仍明显低于近年同期,工业品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

另外,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升,延续高景气趋势。从已公布增速的13个子行业数据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2022年12月的投资同比增速较高。和前值相比,2022年12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回升幅度较大。

2023年制造业投资将面临出口下行和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双重压制,政策需要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持,短期稳增长的同时中长期也有助于优化供给。目前来看,制造业投资面临的压力有二:一是,2022年高出口依赖度行业贡献了制造业投资增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出口放缓压力进一步体现,可能将向相关制造业行业的投资传导;二是,2022年四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8%,比前五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前两年制造业投资的韧性持续超预期,这会逐步形成产能,因此2023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或将进一步下移。我们认为,2023年需要继续在诸如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自主可控和汽车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发挥政策的支撑撬动作用,释放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投资需求。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升,延续高景气趋势。从已公布增速的13个子行业数据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2022年12月的投资同比增速较高。和前值相比,2022年12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回升幅度较大。

房地产行业略有改善 商品零售开始恢复

2022年,房地产行业纾困政策持续落地下,12月份的房地产相关指标均出现改善。销售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从2022年11月的-33.3%和-32.2%,提高至12月的-31.5%和-27.7%。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当月同比,分别从2022年11月的-19.9%、-20.2%和-52.6%,回升至12月-12.2%、-6.6%和-48.3%。领先指标方面,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的当月同比分别从2022年11月的-58.5%和-50.8%,回升至-51.7%和-44.3%。2022年12月房地产相关指标整体好转,一是因为2021年同期的基数低,二是与房企融资“三箭齐发”逐步奏效有关。

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拖累将明显趋弱:

第一,在“保稳定”要求下,预计2023年房企融资将继续改善。2022年11月房企融资“三箭齐发”,和前期所出台的政策相比更加务实。2022年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增速从前值-35.4%回升至-28.7%。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速从前值-30.5%大幅回升至-5.5%;在信用债一级发行整体收缩的情况下,据“克而瑞”统计,2022年12月百家典型房企融资环比增长84%,年内首次单月突破1000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房地产部分新增“保稳定”的提法,而保稳定的核心是“保交楼”,预计2023年将围绕保交楼推动房企融资进一步好转。

第二,领先指标显示2023年房地产施工将有支撑。新开工方面,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2个月移动平均)同比增速领先于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半年左右。根据这一领先关系判断,目前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可能已近底部位置。存量房屋项目方面,历史经验显示,新开工面积(12MA)同比增速领先竣工面积(12MA)同比增速3年左右,但2021年三季度开始这种领先滞后关系消失。这意味着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应竣工但实际未竣工的商品房面积在持续累积。随着房企融资改善,“保交楼”取得更大进展,将推动存量项目加快施工。

此外,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8%,较前值-5.9%明显改善。

分消费类型看,主要是商品零售在推升,其当月同比增速从2022年12月的-5.6%回升至-0.1%;而餐饮收入当月同比增速从2022年11月的-8.4%降至-14.1%,主要原因可能是疫情扩散期间居民外出和在外消费的频率下降。随着经济向常态快速回归,预计餐饮收入增速将较快回暖。

分行业看,多数行业2022年12月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前值回升。2022年12月,中西药品类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长39.8%,与疫情扩散后的防疫用药需求有关。汽车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从2022年11月的-4.2%回升至4.6%,可能与部分汽车销售刺激政策在年末退出(如汽车购置税减半),从而一部分需求在政策退出前集中释放有关。2022年12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速靠后的行业,一是化妆品和珠宝等可选消费,二是电器音像器材、建筑装潢、家具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品。预计随着“保交楼”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装修需求或带动地产后周期消费改善。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德礼为平安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网编:和评

鲜花(1)

鸡蛋(0)
3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一人分饰两角[★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11:21 回复
 回复5楼:
你可以夸啊,多回复夸国家的帖子,把骂的帖子淹没了就好了。
 
评论人:催你明白交粑粑[★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10:12 回复
北交所很多股票成交量小于一万了还尼玛吹呢
6   1
评论人:superspider[☆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9:24 回复
 回复21楼::
中国是负增长,我只看香港出口数据。自己傻逼滚一边。
  3
评论人:错错错错错[☆★错错错错了吗★☆][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8:43 回复
3%。
不够?!
盎格鲁媒体就说多少够吧!?
3   2
评论人:沙漠之狐[★帝国骁骑尉★][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8:43 回复
 回复2楼:
没有崩溃一说,国家也不可能真破产。 最恐怖的就是南美和南非状态,中等收入没法增长,社会只能进入无尽的内卷,互相挤压。除了富人,没有人舒服
1   1
评论人:sw1799[★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8:37 回复
呵呵! BBC能有啥好屁?
6   1
评论人:对不起我是警察[★品衔R6★][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3年01月17日8:33 回复
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芯片法案出台后已成定局
4   3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杂论闲侃】【博论天下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