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方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因公访问,但有消息显示,他此次行程并非执行公务,而是以证人身份主动接触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希望以提供情报作为交换,从而获得美国保护,避免未来在乌克兰国内遭到清洗。
此事与最近的明迪奇案关,此案已经导致多名乌克兰高层落马,导致乌克兰的权力结构出现明显松动,不同派系的矛盾迅速浮出水面。
更关键的是,西方在乌军前线失利之际,对后方进行清洗,这个信号非同寻常,被认为是失去了对泽连斯基的信任,那么这个时候换一个靠山也就理所当然了。

乌梅洛夫
目前来看,明迪奇牵案涉甚广,开始指向的是乌克兰能源体系,深挖之后发现,军购也存在问题。
明迪奇被称为泽连斯基的钱包,长期与能源巨头和政府高层保持密切关系。
他被指控在多个重要合同中插手操作,通过要求高额回扣来影响政府采购,包括战时最敏感的核电运营和军购资源。
随着反腐机构获取的录音材料曝光,大量涉及关键人物的指令、交易和分配方式被推至台前,使过去难以追查的利益链条逐渐变得清晰。
就在明迪奇遭到正式搜查前,他突然逃离乌克兰,这一举动进一步激化外界对内部腐败网络的怀疑。
由于该案牵涉到乌梅洛夫担任防长时期的采购环节,调查很快将关注点延伸至国防部内部,使他成为未来调查中的潜在重点对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突然带着老婆孩子前往美国,并试图接触FBI。

泽连斯基
尽管乌梅洛夫并非传统意义上亲信,但他在政府中确实处于被重用的核心位置。
作为前国防部长,他主导战时军购资源协调,与美国及北约国家保持高频沟通;作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长,他协调乌克兰全部情报机构,并参与总统办公室层面的安全决策。
这些职务赋予他了解政府关键决策过程的权限,使他掌握了大量机密,包括军援资金流向、采购链结构、决策指令来源和内部协调模式。
此外,他对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的影响力网络也有深度了解,因此一旦他选择作证,其掌握的信息将不仅是常规腐败材料,而是涉及政权核心的敏感内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在选择逃离时没有向乌克兰反腐机构寻求合作,而是找到了FBI,因为他清楚自己手中的信息足以构成与美国交换的筹码,一旦被纳入保护机制,便能从乌克兰全身而退。

泽连斯基和乌梅洛夫
目前基辅的状况,明显给人一种树倒猢狲散的感觉,泽连斯基仍试图证明自己的依然可以控制局势,但随着身边的人辞职的辞职,逃跑的逃跑,事情已经非常明朗了——他作为乌克兰总统的日子,快到头了。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腐败,因为腐败一直存在,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就有西方援助的武器出现在黑市上。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始反腐了,过去三年多,不是没有打击过腐败,但都是小打小闹,其目的是维持泽连斯基自己的权力。
但现在,外部介入反腐,那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要开始系统性地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