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战败后,日本军队被全面解散,自卫队作为“非军队编制”重建,其军衔体系也被严格限制,不得沿用“旧日军”称呼。这是东京审判之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二十年来,日本一直在系统性突破战败国框架,从“无军队”到“自卫队”,从“专守防卫”到“可以对敌基地实施反击”,从不能拥有航母到改装出云级、引进F-35B,再到今天直接讨论恢复军国主义时代军衔,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掉战败国枷锁,每一次都踩着亚洲国家的底线向前迈半步。而每迈半步之后,日本都会观察外界反应,如果无人阻拦,就立刻再迈出半步。这种节奏,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政治路线。
日本敢这么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判断美国力量正在衰落,而美国对其的依赖正在上升。过去美国可以强压日本修宪,如今美国反而希望日本“越激进越好”。在美国看来,日本是围锁中国东侧的天然工具,是第一岛链最关键的钉子。如果这个钉子不够硬,美国的亚太战略就站不稳脚。于是日本提出恢复旧军衔,美国不会阻止,反而会默认;日本要求拥有反击能力,美国第一个叫好;日本要在西南诸岛增兵,美国甚至提供情报与技术支持。日本看透了美国的焦虑,看懂了美国需要一个“前线代打”,于是开始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豁免权”。

因此,当高市早苗刚上台就喊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并不是口误,而是经过美国背书、为美国战略服务的明确挑衅。这句话等于宣布,日本准备军事介入台海问题,一旦中国对台采取行动,日本将主动参战。而美国若想把中国拖入长期消耗战,就非常乐见日本跳在最前面。事实上,美国在菲律宾、韩国都试图复制“代理人模式”,唯独日本最积极、最可靠,因为日本既有历史野心,又有现实冲动,更急于借战争摆脱战败国身份。复活旧军衔,正是这种“去战败国化”的重要步骤,它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是日本对内宣告“昭和阴影不再是禁区”的一声哨响。
不过,美国授意固然重要,日本右翼自身的野心同样不容忽视。日本国内这几年明显右转,无论是民意调查还是政坛言论,都显示年轻选民比以往更支持“正常国家化”,也更支持军事扩张。在这种氛围下,恢复旧军衔的计划不仅不会受到抵制,反而会被视为“迈向独立国家的一步”。日本右翼政客一直梦想着摆脱和平宪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拥有战区指挥权、拥有进攻武器,而恢复旧军衔、重新启用“步兵科”“炮兵科”这些被禁止数十年的名词,就是一步步向“昭和时代恢复正常化”靠拢。更极端的右翼势力甚至认为,只要出现一次区域冲突,日本就能以此为理由彻底修宪,从此摆脱战败国身份。

但日本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岛国。一旦挑起冲突、特别是军事介入台海,日本全境——从九州到北海道——都会在数分钟内暴露在现代精确打击火力之下。日本工业体系高度集中、电力网络极度脆弱、港口与机场密布全国,一旦战时成为合法军事目标,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能力将在短时间内崩塌。这是日本右翼永远不敢对国民说的话,却是所有现实战争模型中最明确的结果。美国不会为日本挡子弹,美军撤出堤丰导弹系统就是一个信号,它在评估风险,而不是准备为日本牺牲。
因此,日本这轮“作死”,既有美国授意,也有右翼野心,更有日本自己长期以来想摆脱战败国束缚的冲动。它以为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打“战略机会牌”,能让自己重新成为亚洲强权,却忘了任何擦枪走火都会把它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现状已经说明,日本正在走一条危险的回头路,而每一次看似微小的试探,最后可能酿成不可逆的巨变。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的这些动作绝不是象征性的,而是真实的战略信号,必须冷静观察,也必须做好最坏准备。因为一旦它迈出那一步,中国绝不会再给它回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