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案”邮件曝光!哈佛前校长人设崩塌(组图)



近日,美国国会公布了「淫魔富豪」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部分档案,又一批与其频繁往来的科学家的丑闻被披露。其中,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长、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Larry Summers)被爆曾向爱泼斯坦寻求帮助,以「追求」同属经济学领域的年轻中国女教授金刻羽(Keyu Jin)。萨默斯已承认并表示感到羞愧,将暂停所有公开活动。有美女经济学家之称的金刻羽,父亲是前财政部副部长、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







父亲金立群为前财政部副部长

萨默斯生于1954年,198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即成为哈佛校史上最年轻的教授,1999至2001年任美国财政部长,2001至2006年担任哈佛校长。他亦是民主党员,曾在克林顿(Bill Clinton)执政时担任财政部长,也是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他目前是OpenAI董事会成员,也是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莫撒瓦-拉玛尼商业与政府中心(Mossavar-Rahmani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Government)主任。

爱泼斯坦档案中一系列短信和邮件披露了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5日期间,时年64岁、已婚的萨默斯就「追求」金刻羽向爱泼斯坦寻求建议,后者则在一条信息中自称是萨默斯的「僚机」。这些被曝光的信息显示,此事涉及的中国女性是时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教授的金刻羽,萨默斯称两人在一次学术会议中相识。

生于1982年的金刻羽(Jin Keyu)是中国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副教授,教授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她是著名经济学家金立群的女儿,2000 年至 2009 年间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及博士学位。 《哈佛深红报》(Harvard Crimson)报道称,金对于萨默斯与爱泼斯坦之间长达数月的通信记录拒绝置评。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知晓萨默斯将她的邮件内容分享给爱泼斯坦或与后者讨论过她的事宜。

任香港科大金融教授

金刻羽亦担任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教授。据香港科大金融学院网页,金刻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担任终身教授长达15年,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成员,曾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中国银保监会合作,并担任奢侈品集团历峰(Richemont)和怡和集团(Jardine Matheson)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上述信息曝光后,萨默斯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发布声明,表示将退出所有公开活动,以期「重建信任,修复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系」。据悉,萨默斯目前拥有哈佛最高教职荣誉——校级教授头衔。本学期,他计划在哈佛教授 5 门课程,其中包含 2 门本科。

爱泼斯坦邮件曝光!哈佛前校长人设崩塌,曾嘲讽“女性智力不如男性”..



一直以来,爱泼斯坦案都牵动着美国人民和各国乐子人的心,因为其中实在涉及太多西方政要以及各领域的杰出人物。

近期,前哈佛大学校长Larry Summers与Jeffrey Epstein(杰弗里·爱泼斯坦)的邮件往来被媒体曝光。

邮件里Larry Summers表示

I observed that half the IQ in the world was possessed by women without mentioning they are more than 51 percent of population.

来源:nypost.co

意思是女性人口比男性还多1%,可是总IQ只占一半,女性平均没男性聪明。

同时,他还表示:“把婴儿打死并遗弃”这种极端恶行,不会影响一个学生被哈佛录取。但如果某个男人“十年前只是勾搭了几个女人”,就会让这个男人无法在电视台或智库就业。

把性骚扰/侵犯美化成“勾搭几个女人”,抱怨社会太把女人当回事,认为女人智力天生比男人低下......

能考入哈佛、在学术与社会中发光的女性不计其数。她们在科学、文学、艺术和公共生活中留下的成就无需任何人为她们背书。

难以想象,身处这样一个由无数卓越女性共同构筑的学术殿堂,Larry Summers却依然选择轻视女性。

而令人不安的是,这绝不是孤立的偏见。

从爱泼斯坦,到吹牛老爹,再到无数名流案件,在那些权力高度集中、资源不断流动的圈层里,女性被当作对象、筹码、资源的状况持续了整整二十年。

要理解这封邮件为何如此刺目,我们必须把视线拉回到爱泼斯坦案的起点。



爱泼斯坦出生于1953年,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普通犹太家庭长大,年轻时曾在曼哈顿一所精英中学担任数学/物理教师。

1970年代末他转入金融界,在华尔街投资银行Bear Stearns 任职。

来源:wikipedia

Bear Stearns现已被摩根大通收购

在CEO Jimmy Cayne的管理时期,爱泼斯坦被安排负责为超高净值客户处理各种复杂、保密、甚至敏感的资产结构。

Cayne对爱泼斯坦非常欣赏,爱泼斯坦不仅仅会投资,他“更愿意搞别人不愿碰的事情。”

进入1980年代中期后,爱泼斯坦与后来因庞氏骗局被定罪的金融操盘者Steven Hoffenberg深度合作。

来源:NBC news

他在与Hoffenberg的合作稿件中,媒体指出爱泼斯坦曾被描述为 “在庞氏骗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他本人未被起诉,从中具体获利多少没有司法定论,但合理推断他可能获利数百万至数千万美元。

来源:NBC news

2022年8月23日,霍芬伯格被发现死于康涅狄格州德比市的公寓内,警方表示他们认为他是自然死亡。

不过爱泼斯坦的真正崛起,不是在华尔街,不在庞氏骗局,而是当他遇见了Leslie Wexner——Victoria’s Secret(维密)帝国的掌门人。

来源:wikipedia

1991年,Wexner给予爱泼斯坦 “全权代理权”。

不只是把财富交给他管理,而是给予他在美国企业史上都罕见的权力:代签合同,管理资产与地产,拥有对公司资源的使用权......

来源:business insider

熟悉Wexner的人都知道,他极度谨慎、极度控制欲强,鲜少把权力交给任何人。可他偏偏把一整套商业帝国的钥匙交给了 爱泼斯坦。

从这一刻起,爱泼斯坦不再只是“懂灰色金融的顾问”,而真正成为美国富豪体系的“影子代理人”。

他受到了顶层富豪的认可与保护,

这是他踏入精英圈的决定性一步。

在这之后,爱泼斯坦的财富管理公司在法律边缘游走,替富豪们“解决难题”,使用极端避税模式,扮演私人调查员,甚至参与追回“丢失的资金”(常带有灰色意味)。

同时,爱泼斯坦对哈佛、MIT等名校慷慨捐赠,帮助建立研究基金,与校长、教授频繁往来。

来源:the boston globe

哈佛表示共收到了爱泼斯坦900万美金捐赠

而这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好名声,当一个有钱又有问题的人获得名校背书时:

他在社交圈变得“干净”;

他能接触到未来的高级政商精英;

他成为“外人无法质疑的人。

后来曝光的邮件表明,爱泼斯坦与哈佛、MIT的高层是长期保持互动、交换资源、讨论敏感议题的“好友”,此次曝光的Larry Summers的邮件就可以说明这点。

金钱是入场券,名校是身份卡,这两样爱泼斯坦都有了,他得以顺利举办大大小小的私人派对结识名流。

来源:PBS news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特朗普,英国安德鲁王子,私募巨头阿波罗创始人Leon Black,马斯克这样的硅谷新贵,这些政界与法律界大人物,都曾出现在爱泼斯坦的私人派对上。

这些人的名字并不等同于涉案,但他们共同构成了爱泼斯坦 权力网络。

他不是一个人在犯罪,而是被一整群掌握权力与资源的男性包围着。这群人共同为他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保护伞,使他多年来得以在阴影中横行无碍。

哪怕是入狱期间,他依旧被允许“工作假释”,每日外出,待遇极为优厚。

来源:my news

媒体曾指出,他在服刑期间仍享有特殊待遇,如女性“按摩”,专属座驾,访问权限等,与许多同罪犯判后的监禁状态相比,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而当我们把视线从这一张充满男权光环的关系网移开,再看看站在网络另一端的女性,画面立刻变得截然不同。



在爱泼斯坦的世界里,女性的角色几乎从不存在真正的自主选择。他的伴侣、女友、助理都被吸入同一套结构。

有很多女孩出身普通,被他所承诺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300刀一次的按摩费”诱骗,不知不觉中成为牺牲品,甚至是加害者。

即便是最被公众记住的女性受害者——那位与安德鲁王子合影、公开喊出“我不会自杀”的Virginia Giuffre。

Virginia Giuffre

她的勇敢和努力并没有争取来公正。在逃离爱泼斯坦的虐待后,她揭露真相。换来被名流反击构陷,被媒体消费,最后被政治利用。

她看似走进了权力光环最亮的地方,却始终站在阴影最深的角落里。2025年4月25日,她在西澳大利亚州尼尔加比的家中自杀身亡,享年41岁。

来源:卫报



再往更深的层面看,爱泼斯坦的伴侣和共犯Ghislaine Maxwell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处境:

来源:wikipedia

她出身显赫、教育背景顶级,却选择助纣为虐,帮助爱泼斯坦 挑选女孩,诱骗女孩,将那些女孩拉入深渊。

在这样的世界里,无论女性站得多高、多努力、多耀眼、她们都要不断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

我究竟要优秀到什么程度,才能被以人的方式对待,而不是以角色、工具、资源的方式被使用?



2019年8月10日,爱泼斯坦在曼哈顿的监狱中自缢身亡,尸检显示爱泼斯坦颈部多处骨折,其中一处为舌骨骨折,这对自杀而言是极其罕见的死状。

来源:PBS

更令人心寒的是,爱泼斯坦的倒台并没有终结这一切。

2024年10月,美国娱乐圈的巨头吹牛老爹(Diddy) 因类似的操控、性暴力与权力滥用被多起指控;圈层规则没有改变,只是主角换了一个又一个。

来源:cnn

每次案件浮出水面,公众期待的都是参与进案件的人全部曝光,判刑,进监狱,受害者收到补偿。

但真正扑来的,却常常不是正义,而是政治的狂风。

当年,特朗普把所谓公开“爱泼斯坦名单”当成竞选的筹码。

来源:Reuturs

而等他上台之后,民主党又立刻披露“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名单之上进行反击。

那些原本属于受害者的,本该被倾听、被调查、被追问的真相,在党派争斗之间被撕扯、被抢夺、被扭曲,最终沦为一件被轮流利用的工具。

当权力过于集中,当沉默变成通行证,当女性被视为资源而非主体,当真相被政治利用而非追问,恶就会悄无声息地生长。

爱泼斯坦倒下了。

But the system is still there.

这个体系还在运转,还在挑选新的代言人、新的保护伞、新的牺牲品。

Larry Summers的一句轻描淡写的“勾搭几个女人”,

不是一个老男人的失言,

而是父权制社会下精英结构最真实的嘴脸。

他们站得越高,就越看不见那些被压在脚下的女性,甚至是男性。

而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里,受害者不断消失、被利用、被沉默,加害者换了一批又一批。

来源:wikipedia

故事的主人公从Epstein,到吹牛老爹,到约翰尼·喜多川,到李胜利,到哈维·温斯坦......

我们关注这些案件,

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八卦,

而是为了每一个被利用、被牺牲、被漠视的受害者发声。

“在一个由强者制定规则的世界里,我们还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会被当成一个人?”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那至少——

我们不能停止追问。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