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一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表示,一旦日本自卫队以“周边事态”介入台湾海峡局势,则日本自卫队将“配合美军”,优先对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航空母舰发起打击。

小日子的哈气又升级了?日本自卫队真的具备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下,对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形成威胁的能力吗?大伊万的评价是四个字:洗洗睡吧。
日本的反舰手段
我们暂且不说日本自卫队实施制海攻击的手段,就说自卫队在2025年到2027这个节点,能拿出什么比较靠谱的打击手段出来?

首先是岸基、海基打击手段,估计最多的是12式岸舰导弹和12式岸舰导弹的那个所谓的“能力向上型”。12式岸舰导弹是日本陆自目前为止装备的性能最好的反舰导弹,属于先前的88式反舰导弹的升级型号。
12式岸舰导弹

该弹的技术路线主打一个小巧玲珑,弹体长度仅有5米,弹体直径350毫米,发射重量700千克,估计战斗部重量在200千克左右,最大射程200千米以上,使用中段惯导、末段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制导技术。
这个反舰导弹的性能怎么说呢……虽然贵为日本自卫队目前装备的性能最好的反舰导弹,但是事实上看这个性能,其实也就和我们的鹰击-83第三阶段技术改进型性能比较类似,可能在最大射程上还有所不如。
鹰击-83

你要说我们靠鹰击-83就能对美军航母造成威胁,站在2025年这个节点上大家可能觉得你这纯属开玩笑。所以很明显,日本想用12式岸舰导弹这种轻型的牙签弹就对我们的航空母舰形成威胁……大伊万的观点是小日子自己开心就好。
除了12式岸舰导弹这种日本自卫队大批量装备的岸舰导弹型号,目前自卫队值得关注的反舰导弹还有两种:

其一是所谓的“12式岸舰导弹能力向上型”,也就是所谓的12式岸导改,这个“改”的深度比较大,将12式岸导基本不具备隐身性能的圆柱体外形改成了多棱状外观,还增加了隐身涂层,提高了导弹的隐身性能。
换用新型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换用经过优化设计的弹翼提高导弹的气动性能。使用先进的地形匹配加上双向数据链加上多模末段制导,具备复杂航路规划能力,提高导弹的中段突防能力和末段打击精度。

在经过这么多改进后,据称这个12式岸导改的射程从200千米以上直接提高到了900千米左右,已经相当于一枚中短程巡航导弹的射程了。
大伊万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其一这个12式岸导改很有可能是美国AGM-158C“LRASM”技术下放和转移的产物,是美国在不便向日本直接提供远程进攻武器的情况下,搞拐弯抹角曲线救日的产物。其二这个12式岸导改使用的制导系统比较邪门,你说你一个反舰导弹你要地形匹配制导干什么?
AGM-158C

因此大伊万倾向于认为,这是日本自卫队在打着研制反舰导弹的旗号研制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但是不管怎么说,12式岸导改再怎么改,它还是一款亚音速战术导弹,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K/AKF-98A的类似物。
这种东西我们有比较充分的探测和拦截的经验,X波段快反雷达测,光电探测系统跟着看,然后点防空系统打,一套流程很成熟。日本自卫队想靠这套岸导系统的“改进型”来威胁我们的航空母舰……额,还是小日子高兴就好。

其二则是日本自卫队在今年8月份才刚刚开始第二次测试、打算在2026年开始投入批产的所谓“岛屿防卫用高速滑空弹”(高超音速飞行器)。
据说这是自卫队自行研制的一款使用双锥体弹头的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从在美国进行测试的情况来看,该弹搞不好是美国的LRHW项目,或者陆军那个半途而废的op-Fire项目的一个借尸还魂的版本。

该弹从设计上来看,只能说刚刚到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门槛,跟我们早期的东风-15的一些改进型差不多,射程不远,也就900千米,最高速度也就五倍音速。
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具备一定高超音速飞行器特征的战术导弹,用红旗-9B/C这种远程区域防空导弹可以做到有效拦截,小日子想用这个来威胁我们的航母,有些威胁但是不多。更不用说该弹明年才量产,正式形成战斗力也不知道哪年,即使是对我们有威胁,这个威胁现在也还是期货。

所以从日本自卫队目前能做到的,对人民海军航空母舰的威胁手段来看,基本也就是这几种了:岸导上的12式岸舰导弹,巡航导弹上的12式岸舰导弹改,高超音速飞行器上的所谓的“岛屿防卫用高速滑空弹”,还有F-2A战斗机携带的93式反舰导弹,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90式反舰导弹等,此外就是日本海自常规动力潜艇配备的各种反舰鱼雷了。

说真的,这一套对海打击体系,在二十来年前对我们来讲还算是个比较大的威胁,现在单纯从装备层面上来讲真的不算是个事。绝大多数都是亚音速反舰导弹,而且日本自己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研发能力非常薄弱,ASM-3反舰导弹迟迟无法形成作战能力。总体评价在装备层面上,这套制海攻击体系,在我们面前处于比较薄弱的层面上,难以对大舰队形成有效威胁。
中日反舰攻防战术
单纯从装备层面上,日本自卫队装备的反舰导弹等,性能其实一般,属于等而下之的那种,那么结合战术呢?

这么说吧,其实在大伊万看来,日本自卫队相对于我们来讲,真正有些优势的就是它的地理优势了。尤其是从日本本岛出发,奄美诸岛、琉球、宫古岛和石垣岛,再到台湾本岛。这一连串岛屿像珍珠一样,牢牢地将中国“锁”在亚洲大陆上,日本自卫队基于这种地理和地缘上的优势。
在这些岛屿上大量部署了岸基观通系统和岸舰导弹发射装置等,结合海上自卫队航空部队,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对中国海军前出大舰队的监视系统。每次中国海军舰队前出都会被“御用摄影师”跟拍,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这套海洋监视系统。

所以,基于日本相对于我们的地理和地缘优势,带入到双方真正进行大规模海上对抗的实际战场环境,大伊万的观点是,日本真正的优势或者说机会,就是两个:
其一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岸基观通能力,还有部署在石垣岛、琉球群岛上的岸基反舰导弹,对我前出的舰队实施“先发制人”式的攻击。在岸舰导弹发起进攻的时刻,出动航空制海兵力等对我实施全力突击,意图使用大量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混合超音速反舰导弹等来毁伤我舰队。
其二是利用日本自卫队自己的岸基观通系统,给美国海空军指示目标,主攻任务交给美军的航母打击群,美军的水下战部队,或者美军空战司令部派出来携带大量反舰导弹的战略轰炸机。
因此,你要问从海空联合战役/战术层面上来讲,如何进行反制?大伊万的观点:
其一是不要低估日本搞军事冒险,试图用一场先发制人的军事冒险、重创我们的大舰队的意图。毕竟,从大东沟海战到偷袭珍珠港,靠偷袭先发制人获取战略优势,早都变成了小日子的基操了。
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只要大舰队出动,那就要做好和日本打一场大规模海空联合战役的准备。只要日本的这些岸导啥的敢开火,就直接使用战术常导,多用途战斗机歼灭这些岛屿上的观通设备和岸导发射架,出动第五代战斗机歼灭敢出动的日本空自F-2A和F-15J。

其二是还是要为美国的介入做好准备。虽然日本自卫队目前的表态,说是日本自卫队负责在后面摇旗呐喊,前面美国负责打主攻,这怎么看怎么都有点像是要把美国给拉进坑里这样子。但是从万全的角度考量,还是要做好美国海军可能介入的准备。
当然,如果美国海军介入的话,那就可能是要把太平洋给打到沸腾的大规模海空联合战役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人民海军的战斗力,有着充分的信心,大概就是这样。
微博大佬JeffHoly手绘图,模仿二战美日海战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