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水下和登陆,日本偷袭能力及成功机会分析(组图)

前言: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99%的进出口依靠海上运输,无法持久作战,所以“先下手为强”一直是日本自明治时代开始就奉行的国策,过去一百多年,日本都是使用阴谋诡计发动偷袭,企图一下打倒对手,避免被拖入持久战,近来日本政府高官纷纷出来扬言要介入台海,于是有人担心日本会不会故技重施,所以本文扒一扒日本有哪些可以发动偷袭的能力。



一:偷袭出发阵地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那是相当的接近,上海距离长崎只有850公里,日本位于日本海、东海与西太平洋之间,由3000多个小岛组成一个列岛,东、南濒临太平洋,西隔东海与中国相望,北与俄罗斯相近,从北海道到小笠原群岛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数千公里,环绕在俄罗斯远东、朝鲜和中国东部正面,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为水所隔,岛上面积狭窄,纵深距海岸很少超过100公里,平原很少,山地约占总面积80%,山脉大多南北走向,构成南北机动障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太平洋沿岸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内,从东京湾至神户1000余公里的工业带中集中全国60%的人口和75%的工业产值,在地理战略上日本可以说是脆过鸡蛋。



因此日本一直以来都加大海军建设,极力扩大防御的范围,日本有3万公里的海岸线,大部分为岩石海岸,多天然良港,有利于建立海军基地,本土之外的岛屿众多,这些外海岛屿对日本发挥着十分突出的前哨阵地作用,小笠原群岛距本土有2000公里,琉球群岛距本土有1000公里,构成宽阔的防卫纵深,并以“四峡两岛”扼制了中俄东出太平洋的通路,不过除了冲绳本岛以外6852个散落的孤岛基本上都处于不设防状态,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日本一直把“确保周边海空安全”作为自卫队职能之首,在西南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冲绳县宫古岛和石垣岛等3座离岛派驻350人的警戒队,布设的监控设备可常态化监控周边4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距本土3000公里至3500公里空域。



空中自卫队基地主要有北部三泽基地、中部人间基地、西部春日基地、西南那霸基地,航空总队的指挥中心在横田基地,其中那霸基地距离中国台湾仅600千米,海上自卫队主要海军基地有横须贺、吴、佐世保、舞鹤、大凑、白滩,位于本州岛神奈川县东南部的横须贺水域面积8000平方米,水深7-23米,可停泊60余艘大型舰船,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军舰就是从横须贺出发的,位于九州岛长崎县西北的佐世保历史上就是日本通向亚洲天陆的跳板,甲午海战中偷袭北洋水师的日本联合舰队就是从佐世保军港直接开往黄海的,日本陆上自卫队主要编成北部、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5个方面队,分别驻在札幌、仙台、市谷、伊丹和健军,主要负责保卫北海道、东京和西关地区。



二:空中偷袭

日本近年来一直谋求发展远程打击能力,目前主要以航空自卫队的98架F-2战斗机为主要力量,F-2战斗机是在美国F-16C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外形十分相似,但F-2战斗机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对地攻击,为了增加航程和载荷,加长了机身,增加了翼展,最大起飞重量达22吨,携带4枚ASM-2反舰导弹、2枚AIM-9L近程空空导弹和2个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为830千米,而F-16C战斗机在类似条件下作战半径只有550千米,F-2战斗机主要部署在西部的筑城空军基地和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距离中国最近1000 公里,最远1700公里,所以不可能飞到中国,就算在那霸基地起飞,航程上十分勉强,而日本只有4架KC-767加油机,只能支持8至12架F-2战斗机发动远程袭击。



F-2战斗机主要携带反舰导弹作战,日本航空自卫队1980年就装备80式空舰导弹,之后陆续发展了增程型的91式空舰导弹和93式空舰导弹,海上自卫队也在空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90式舰舰导弹,陆上自卫队也在90式舰舰导弹弹的基础上研制了88式岸舰导弹和12式岸舰导弹,不过些均是亚音速导弹,最大飞行速度约为0.9马赫,突防性能并不显著,射程不过200千米,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海战环境,2006年开始装备XASM-3超音速空舰导弹,速度能够达到3马赫以上,但射程依然只有200千米,这么短的射程显然没什么用,日本新研制的隐身反舰导弹宣传射程达2000千米,参照同样大小的美国LRASM反舰导弹射程不过900千米,估计日本的不过700千米而与。



日本航空自卫队200架F-15战斗机作战半径可超过1000千米,从那霸基地起飞可以到达福建、浙江和江苏沿海,如果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以增至1500千米,可以达江西、湖南,但日本的F-15战斗机为制空型战斗机,对地攻击能力十分有限,对地攻击武器仅限于GBU-87集束炸弹和450千克普通炸弹,要深入中国内地,就要面对中国强大的地面防空体系,美军在实施空中打击时,担负防空压制任务的电子干扰飞机和反辐射飞机占整个攻击机群的30%,在没有压制对方防空体系的情况下战损率会极高,而日本目前的EF-1、ET-3、ET-33和EF-4EJ等电子战飞机只能执行伴随干扰任务,不能执行区域性电子压制任务,还没有反辐射导弹,F-15战斗机还没任何隐身能力,几乎一起飞就被发现,指望其能突破中国战机拦截临空扔炸弹无异于发梦。



日本已经获得一定数量F-35隐身战斗机,作战半径超过1300千米,可以随时转移到距离中国东南沿海仅600~800千米的下地岛,如果可以潜入中国东部地区纵深,精准打击中国作战体系的通信、指挥系统及核心目标,令其陷于混乱和瘫痪,问题是中国不是伊拉克,中国JY-26、JY-27A、SLC-2E、SLC-7及YLC-8B型等反隐身雷达已经能够的发现、识别和跟踪远距离的隐身空中目标,F-35战斗机只要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就会被发现,而F-35战斗机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能力,不但不是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性及高态势感知的歼-20隐身战斗机对手,在空警500空中预警机的信息支援下甚至不是歼-16、歼-10C战斗机的对手,总的来说,日本从空中偷袭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三:潜艇偷袭

二战期间日本潜艇各种技术指标均优于美国,也曾试图用潜艇偷袭珍珠港,二战后,日本造船业开始进入恢复期,1962-1971年船舶下水量从218万吨激增到1200万吨,占世界50%,到90年代,日本造船工业有44家大型船厂,共拥有船台和船坞73座,总建造能力80万吨,战后第一艘潜艇一春潮" 号1960年就开始服役,此后又发展了夕潮级、春潮"级、亲潮"级,以平均不到15年的速度进行更新换代,2009年,第五代的“苍龙”号开始服役,之后保持着每年一艘的速度入列,至今共发展建造12艘,分别是“苍龙”、“云龙”、“白龙”、“剑龙”、“瑞龙”、“黑龙”、“仁龙”、“赤龙”、“清龙”. “翔龙”.“凰龙”、“登龙”“斗龙”号。

前十艘动力系统为两组柴油发机组+2组铅酸蓄电池组+4组斯特林闭循环推进轮机,常规潜艇平均2~ 3天就要上浮充电,而装备斯特林系统的“苍龙” 级潜艇可在水下航行16~20天,但每台输出功率才75千瓦,4台共300千瓦,最大速度仅3~4节,这种速度既缺少攻防机动能力,又缺少应急机动能力,更无力为蓄电池充电,所以“苍龙” 级潜艇最后两艘“登龙”“斗龙”号舍弃了斯特林闭循环推进轮机,改为两组柴发机组+多组锂电池,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采用锂电池的潜艇,当潜艇在水下作战时,高航速可获取有利的鱼雷发射阵位,发射鱼雷和导弹后也可迅速离开发射位置,一般要求以15- -20节速度航行10- 20海里,而斯特林闭循环推进轮机开尽马力速度也只有4节,铅酸电池只能维持一个多小时就耗完了电力。



锂电池的电容量是铅酸电池的2~3倍,能量密度会增加数倍,释放能量效率比铅酸电池10% ~ 20%,铅酸电池组只能以20节高速航行1小时,锂电池则可航行10小时,充电时间从2.7小时减少到1.4小时,只需充电2小时就能在水下连续航行98小时,但锂电池放电时温度升高很快,容易起火,采用日本国产锂电池的波音787客机就多次发生过自燃事故,再加上锂离子性质活泼,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数百个锂电池对水下航行的潜艇会造成巨大危险,但日本人认为锂电池潜艇比AIP潜艇更有优势,冒险就冒险了,不过“苍龙”级的设计缺陷是指挥台围壳一旦达到特定航速就会发出特殊频率的噪音,被被动声呐系统发现距离可以增加4倍甚至更多,于是2020年日本又推出指挥台围壳大幅缩减的“大鲸”号潜艇。

目前共有三艘继服役,苍龙” 级潜艇水上排水量2950吨,水下最大速度20节,“大鲸”号达到3000吨,成为日本在二战后建造的最大的潜艇,动力依然是“锂电池系统+柴油机”,但2台川畸12V25/3IS柴油机发电量比“苍龙"级提高25%,“苍龙”级潜艇可携带雷弹24枚鱼雷,“大鲸”号潜艇增加到30枚,两者都能发射89式重型鱼雷,新一代G-R X6鱼雷,鱼叉反舰导弹,日本潜艇都属于战术潜艇,主要任务是在本岛周边近海协助美海军第七舰队执行美日海上联合作战中的反潜、反舰、侦察、巡逻、区域护航警戒、封锁、布雷任务,并没有对陆攻击能力,中国近海不但遍布水下声纳阵,还有数量众多056.054反潜护卫舰和高新6反潜机,根本无法进入中国近海偷袭的机会。



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潜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成功率达85% ,日本当然也希望装备这种导弹,2017年特朗普访问日本时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立即将装备巡航导弹列入2018财年预算中,不过近十年过去了,日本还是没有获得“战斧”巡航导弹,2020年12月18日,日本内阁决定将12式岸舰导弹射程提高到900千米,最终目标是1500千米,从而改变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但要达到如此之远的射程,12式岸舰导弹的发动机和燃料系统是无法支撑的,12式岸舰导弹的舰载版-17式舰舰导弹也只提升到400千米,就算装备了,亚音速巡航导弹在敘利亚和乌克兰都被大量击落,几条潜艇发射的几枚导弹怎么突破中国沿海世界最密集的防空网呢?

四:登陆偷袭


最后说一说日本的登陆偷袭能力,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日本就多次在中国发动偷袭式登陆战,日本近年来着力打造两栖作战部队,成立了配备AAV7两栖战斗车的“水陆机动团",并计划以西部方面步兵联队为基础发展3个陆军海战队联队,还计划用10年时间整编陆自的3个师团.4个旅团,装备8x8轮式战车,战时可动用4个师团、7个旅团用于登陆作战,并将4架E-2C移驻那霸基地,在那霸基地的第83航空飞行队的F-15J/DJ战机从20架增至40架,一旦需要驻筑城基地的第8航空团所辖第6、第304飞行队,驻新田原基地的第5航空团第301飞行队、一个护卫队群、一个地方队和一个航空群也可为登陆战提供支援,28架F-35战机也重点是用于加强西南方向。



近年自卫队十分热衷开展两栖演练,2005年到2014年就实施近20次登陆作战的联合演训,从2005年起,陆自每年向美国派出“西普连"向美军学习学习“两栖袭击”。“两柄夺战”、“两栖试探”等两栖作战知识,还参与代号为“山樱”的日美两栖作战演习,日本自卫队的登陆演习科目几乎隔三差五就会组织一次,演习科目涉及两栖登陆、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掩护陆上自卫队登陆,大规模的海空联合登陆演习参演兵力达到3.4万人,除了在冲绳附近开展两栖登陆作战外,陆上自卫队也在北海道的町滨训练场实施作战人员与车辆的登陆演习,演习科目仍然是出动两栖登陆舰向登陆海域派遣LCAC投送90式主战坦克展开强袭登陆。



不过自卫队只有3艘大隅级登陆舰,远洋投送能力并不能支撑起一场真正的登陆进攻战,大隅级登陆舰一次只能搭载330人和10辆坦克,3艘总共能只能载一个营,AAV7两栖战斗车在大隅级登陆舰的车辆甲板上只能并排放置2辆,最多可放置5辆AAV7两栖战斗车加1辆指挥车,还有12辆3.5吨支援补给用车辆,日本还没有舰载型登陆艇,只有8艘机动两栖登陆艇,大隅级只能搭载2艘气垫登陆艇,一次只能运输180名士兵或1辆主战坦克,航速只有每小时22节,从吴海军基地出发,开赴中国附近至少需要两天,一次仅能投入“西普连“三分之一的兵力及其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还拥有2艘“日向”级轻型航母,一个攻击波次可向1000千米外投入18架MV-22倾转旋翼机,运送一个营步兵发动突袭,但这点兵力连一个武警中队也干不过。



五:结语

中国是当今拥有卫星、预警机,雷达网、防空系统最多的国家,周边一举一动都在各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认为日本能偷袭中国的人一定还活在100年前,退一步讲,就算有一两枚导弹偷袭成功,对中国这种大国也不过搔痒而已,根本改变不了大局,火箭军18个导弹旅一天就可齐射上千枚导弹,这才是实力。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魔王 [☆★语妙天下★☆]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偷袭那是低级工业时代以前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漫天都是卫星、相控阵雷达和传感器,是不可能偷袭的
2025年11月16日21:18
评论人:soogood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挺好的,中国武器可以得到一次实战机会。打好了,市场也会大卖
2025年11月16日21:29
评论人:蛤蟆屯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它还记得为什么吃了核弹吗?
2025年11月16日21:27
评论人:意见没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不管从哪,就给捼伮国及国际社会讲明:为维护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如果捼伮国敢插手中国的统一,那中国可以用包括荷物在内的任何手段来防止中国人民在捼伮侵华时所受的残忍贱杀戮发生!
2025年11月16日22:02
评论人:长园小新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3楼:弹丸之地移动也是驴拉磨,东风管够,饱和打击
2025年11月16日22:23
评论人:sos101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5楼:现代军事能力的进步超乎你想象:
① 距离台湾 100–200 公里的琉球小岛(与那国、宫古等)发射导弹 → 导弹到达时间?
以常见美日可用的反舰型号计算:
武器 速度 琉球距台海舰队的飞行时间(约150–200km)
SM-6(反舰模式) 约2.5–3马赫 2–3分钟
战斧 Block V(巡航导弹) 0.7–0.9马赫 10–12分钟
12式改(增程型) 0.9马赫 约10–12分钟
ASM-3(空射,高速) 3–4马赫 约2分钟以内
➡ 结论:最快的导弹只需要 2 分钟左右。
表面看起来“来不及反应”,但实际上——
② 关键不是“导弹飞多久”,而是舰队能否提前知道日本在准备发射。
一个国家要从岛上发射 Typhon/12式/战斧,都会暴露大量“前兆”,包括:
1)战时预警链
解放军在东海–台海方向有非常密集的侦察体系:
空警-500/600 预警机挂在台海北面、福建方向
055/052D 的大型相控阵雷达盯着宫古海峡方向
东部战区陆基预警雷达
电子侦察卫星覆盖琉球–宫古方向
机动式电侦船长期在东海巡航
它们可以捕捉:
Typhon 发射架的通信链路
岛上雷达开始高功率工作
美日侦察机进入高密度巡逻
数据链频繁和舰队方向连接
战斧/SM-6装填活动(红外、雷达特征)
➡ 也就是说:解放军舰队一般不会在“0预警”情况下遭到2分钟内抵达的攻击。
③ 真正决定是否命中的不是导弹飞多久,而是日本能否“锁定精确舰位”。
反舰导弹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有意义:
看见舰队(实时位置)
把坐标传回陆基发射架
导弹中途持续接收更新数据
在琉球发射的导弹尤其依赖:
日本/美国侦察机(F-35、P-1、E-2D)
美国卫星
Link-16 / JADC2 火控链
解放军在这个方向的对策是:
大量电磁压制
干扰 P-1/F-35 的数据链
压制琉球岸基雷达
切断对反舰导弹的目标更新
一旦火控链被干扰:
SM-6 就无法中段修正 → 命中率暴跌
战斧只能按预设航路飞 → 舰队机动就能躲开
12式导弹依赖外部指引 → 失效
➡ 缺少火控链,哪怕导弹只需飞1分钟,也可能打不到船。
④ 距离近,也意味着舰队可以立即进入岸基防空覆盖区
琉球离台湾可能只有 110–180 公里,
这意味着解放军舰:
可以迅速进入 HQ-9/HQ-22 岸基防空圈(射程200km+)
与舰载防空火力叠加多个拦截层
这种组合比舰队单独面对导弹更安全。
⑤ 舰队本身也会动态机动
舰队不是固定目标。面对琉球方向的威胁,会:
向导弹来向的反方向高速机动
分散队形降低饱和攻击效果
使用电子战干扰
释放诱饵和反射体
进入更安全的空域/海域
当导弹只有“几分钟飞行时间”时,舰队只需要改变1–2公里位置,导弹就可能完全失去锁定。
⑥ 为什么“距离近也能防住”?关键一句话:
现代反舰导弹=“侦察链 + 指挥链 + 导弹”三位一体,打掉前两环,距离再近也没意义。
总结
琉球岛离台湾一两百公里 → 导弹确实能“几分钟到”,
但舰队仍然来得及反应,因为:
日本的侦察与火控链必须事先开启,会被提前发现
解放军的天基/空基/海基预警链能捕捉到发射准备
舰队多层防空体系足以应对高速/低空突防目标
电子战能切断 SM-6/战斧的目标更新
舰队机动 + 岸基防空覆盖让命中率进一步下降
导弹飞得再快,如果目标不在预定点,还是打不着
➡ 距离只有 100–200 km,会加剧威胁,但远达不到“舰队来不及反应”的程度。
2025年11月16日22:40
评论人:财富绽放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日本不可能先动手
2025年11月16日21:26
评论人:独孤苍狼 [♂☆★伪希腊假罗马★☆♂]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5楼:短程导弹攻击琉球军事基地,石墨弹头攻击电力设施,东风直接攻击日本四岛的军事基地和电力设施!
2025年11月17日1:16
评论人:长园小新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1楼:‌东风-41‌:射程约14,000公里,速度达25马赫(约30,000公里/小时),从中国本土发射到东京仅需4-5分钟。‌‌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0马赫),到横须贺基地(约1,800公里)需约8分40秒,加上发射准备总时间约12分钟。‌‌
‌目标距离差异‌:
佐世保基地(约1,000公里):飞行时间不到5分钟。‌‌
三泽基地(约1,300公里):约6分20秒。‌‌
你5分钟能跑多远,导弹发射车能跑多远,东风快递,饱和覆盖,渣都不剩
2025年11月16日23:09
评论人:sos101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8楼:CHATGPT教你如何应对:
**假设场景:解放军舰队在台湾周边作战,日本从琉球群岛发射大量反舰导弹攻击舰队
→ 解放军理论上会怎样应对?**
总体思路:三层防御 + 多域反制 + 战场压制
① 第一层:远程预警与战区级防空体系
日本若从琉球(如宫古、石垣、冲绳本岛)使用反舰导弹,主要有几类:
12式反舰导弹(射程约200–1000km升级型)
美制“战斧”海上打击版(若装备)
空基(如F-15J+JSM/F-2 ASM-3等)
解放军舰队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提前知道导弹来袭”。
手段包括:
海事卫星、天基预警红外(类似美军DSP/OPIR)
远程对空雷达(如海基346B、055/052D的阵列雷达)
预警机(空警-500/600)
沿岸岸基雷达链
→ 目的:尽量在导弹进入突防段之前就捕获轨迹,为后续防御争取时间。
② 第二层:舰队自身的多层防空/反导
中国舰队现有编成通常包含:
055大型驱逐舰(双波段雷达 + HHQ-9B长程防空)
052D(HHQ-9/HHQ-16)
054A(区域防空)
电子战舰艇、干扰设备等
对日本密集导弹群的应对会包括:
1)远程拦截层
HHQ-9B/C 截击来袭反舰导弹的高空段(若是空射 ASM-3 这类高超声速,要更难但仍可早期探测)。
利用 055 的双波段雷达 优先标定高速目标。
2)中程拦截层
HHQ-16、舰载ESSM级别系统(未来)
多舰协同交叉火力覆盖。
3)末端点防御层
HHQ-10近防、1130/730近防炮
干扰、诱饵、箔条、红外干扰弹等软杀伤
有些武器可形成“弹墙”方式应对饱和攻击。
→ 目标:吸收或击落大部分突防导弹,使打击效果大幅下降。
③ 第三层:电子战与软杀伤
现代舰队对抗不会只靠导弹。电子战会发挥巨大作用:
可能的软杀伤手段:
干扰日本导弹的 GPS/北斗兼容信号
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实施噪声压制、欺骗
拖曳式诱饵、反射体(类似Nulka/多频诱饵)
干扰日本侦察链(P-1巡逻机、卫星、地面雷达)
→ 目的:让导弹偏离航向、无法锁定、提前自毁。
④ 对日本发射平台的反制(非扩大战争层面概述)
在军事推演里,舰队不会只挨打,会尝试压制攻击来源,但这种动作极易升级为中日直接战争。
理论上的压制方式(高层次描述):
对琉球地区的侦察雷达、指挥节点进行电磁压制
对发射平台(舰/机/地面阵地)进行 反制威慑
加强对宫古海峡、与那国、冲绳方向的封锁/反侦察
通常不会立即升级为大规模打击,而是以电子压制 + 区域拒止为主。
⑤ 战区战术调整:舰队机动与分散
若日本从琉球方向大规模攻击,舰队会:
立刻向导弹来向的反方向机动(增加末段飞行距离)
以多群舰队分布降低饱和攻击效果
靠近解放军 岸基防空体系 提供更多拦截火力(如 HQ-22/HQ-9B岸基阵地)
舰队不会傻等在高风险区承受饱和火力,而会动态机动。
⑥ 信息战与战略层面反制
此类情况会触发:
中日政治危机升级
美国介入可能性增加
防止战线从“台海冲突”扩大成“地区大国战争”
因此会有:
外交抗议
警告性军事展示
海空域更高等级戒备
总结
如果日本突然从琉球向台海攻击解放军舰队,解放军在军事推演中会采取:
提前预警(天基+预警机+舰载雷达)
三层防空反导体系(055为核心)
强力电子战软杀伤
压制攻击链条(雷达、侦察、指挥节点)
舰队机动与分散部署
战略层面警告并防止冲突扩大
整个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海上高技术对抗,而不是简单的“谁发射导弹谁赢”。
2025年11月16日22:10
评论人:长园小新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8楼:然后反舰导弹部队就被东风吹上天了
2025年11月16日22:09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1楼::
你先去查一下解放军有多少导弹库存,攻击完日本后,如果美国也加入了怎么办?
2025年11月16日23:31
评论人:长园小新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6楼:你不傻帽,东风快递就高端导弹。再说你都知道挪移一下就行了,那解放军舰队就不知道挪移一下就行了?
2025年11月16日22:51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4楼:傻帽,只要日军知道导弹来袭,挪移一下就行了,除非使用可以打移动目标的高端导弹。
2025年11月16日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