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愈演愈烈的“令和米荒”还没彻底控制住,现在日本又闹上“熊灾”了。
根据日本环境省公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4月至10月间,全国因熊袭击死亡人数已达13人,伤者超170人,创历史新高,尤其在这段时间内,全日本目击及遭遇熊事件的数量高达20,792起,平均一天上百起。

日本民众逐渐感知到,熊类正从传统的山林区域加速进入到村庄、小镇、甚至城市边缘,北海道、福岛等地接连发生熊攻击路人、破坏车辆事件,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居民表示:“晚上都不敢开窗开灯了”。
这种不安です,正扩散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空 降 熊出门之前,先得观察下附近有无熊出没,至于接送孩子上学,必须全程汽车,走路和自行车啥的是真不敢。
毕竟,熊儿这个心机聪明,半夜站立装人敲门都能干得出来,即便出门发现没熊,抬头一看说不定在树上盯着你。
来城区遛弯儿了许多超市与便利店也都因此取消了自动门功能,把门全部改成了手动门,怕的就是熊熊如入无人之境,取餐来了。
偶尔一阵的野猪下山都够头疼,更别提现在“群熊毕至”,一时间熊害严重的城市仿佛真成了“熊家餐馆”。

过去靠着熊本熊可爱形象出圈的日本熊,现在算是划入到了另一极端,只不过两者的“出圈速度”倒是高度一致。
从统计的目击图来看,日本熊的活动范围已经“入侵”至东京边缘,正沿着立川方向,向东京进军。

随着熊儿大军挺进东京都,日本民众愈加不安了起来,尤其在无数目击视频的气氛渲染下,很多人都因此改变了未来行程,选择窝在家里。
这种不安感也深深弥漫到了中文互联网上,因为很多人也在担心自己未来的日本之行是否会安全,期间最难受的肯定是各路日本旅游博主及经营者,甚至搬出了“日本熊灾是自媒体炒作”的说辞,把熊灾上升到了“独立思考”层面。
环境大臣也“炒作”起来了结果,用脚投票还是来得这般迅速。
据市场统计,本次熊灾舆论发酵以来,直接造成了87亿日元的经济损失,旅游业预估的损失更是高达220亿日元。
作为熊灾核心区域的北海道,本来都快进入滑雪旺季,结果现在雪场预订率暴跌41%,除北海道外,富山县、秋田县等“熊出没区域”内的多项户外文体活动都被接连取消。
毕竟之前的遇袭身亡者们,大多都是送报员、温泉旅馆打扫员等需在户外工作的人员,所以这下没人想赌命。
熊儿出门开盲盒了看到这里,大伙儿可能会想,这日本政府难道不管管吗?
管,但也依旧是霓虹金的特色脑回路,甚至还遇见了咱们的老朋友,日本政坛第一废话大王——“小泉桑”。
上半年小泉桑铁血治理米荒,与农协大战三百回合,虽然没有彻底终结米荒,但也起码把日本民众从吃“古古古古古古古古古”的悲怆中拯救了出来,没想到下半年又当上了“征熊大将军”。
最 铁 腕在进入高市早苗的内阁后,小泉从农林水产大臣摇身一变成了防卫大臣,管上了日本自卫队,刚刚上任时风风火火视察装备,结果没想到干的第一件事情是“驱熊”。
论现今的熊灾程度,日本民间猎人组织加上地方警察都有点搞不定,于是身为防卫大臣的小泉进次郎在节目中表示,已派遣自卫队前往秋田县鹿角市开展支援活动。

不过难绷的是,小泉桑表示自卫队不会参与到持枪射杀熊类的活动中,只会协助警察和猎人完成驱熊活动。
至于怎么个协助法,就是举着盾牌,拿木枪来赶熊,真要说自卫队身上的远程攻击装备,就只有一人一罐的驱熊喷雾......合着这装备真是按纯自卫的程度来准备。

其杀伤力甚至比不过日本网友设计的“对熊枪”,然而小泉的解释是,因为击杀熊需要大口径武器,自卫队现有装备无法一击必杀,要是没有彻底杀掉熊,反而会激怒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自卫队只会负责驱赶。
说罢,还在镜头前展示木枪造型,结果枪头子甚至都不是尖刺,纯纯是给熊熊按摩来了。

难怪最后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直言这哪儿是什么自卫队,简直是熊点的自助餐上门来了。
举这破玩意儿,还不如学学祖宗之法,拿着当年捅美军坦克的“拔粪宝”去炸熊得了,效果肯定立竿见影。
瞬 间 昭 和不过也有舆论分析,小泉这是不想节外生枝。看似是因为自卫队受到法律限制无法动枪猎熊,其实是在猎熊问题上,各方都曾撕过不少逼,派自卫队来协助是为了展示体恤民情,但照样不想牵扯其中。
天天说废话的小泉,内心深知本国人脑回路的可怕,所以只能用“无法选中”来完成魔法对轰。
讨熊大统领日本持证猎人只能在野外区域狩猎,要是熊跑到人类活动区,猎人开枪之前必须请示辖区警察,不然这就算违法,还可能会被没收武器+吊销执照。
现在熊都跑到城镇上了,擅自击杀依旧会被判定为非法行动,以前曾有猎人在居住区追杀熊,结果因误击住宅外墙而被人投诉,最后还被警察调查处理,“搞得大伙儿如今都不想冒险,不敢担责。
“熊控制特遣队”出征仪式日本警察在辖区内有权限,但又没法像猎人一样动用大威力枪械,于是也没了处理熊灾的能力。直到11月6日,日本警察厅才修改规定,允许警察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杀伤力更强的步枪执行“驱除”任务,该规则于13日正式施行。
不过,警察行动照样有限制,他们不会在山中开枪,而是专门负责处理那些“出现在人类居住区”里的熊。
不说日本人死板呢,都这时候了,警察还在跟猎人划分职权范围,一点都不能多管。
字 如 其 名难怪自卫队如此表演式参与,原来连人带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干。猎人等警察,警察盼自卫队能给力点,结果自卫队拿着木枪把压力传回给警察,都说日本足球踢得不错,原来平时就在练踢皮球。
何况,日本民间神人也不少,熊都快杀到家门口了,依旧圣母。
北海道知事铃木直道在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棕熊管理办公室收到了许多投诉,称“猎杀棕熊太残忍了,请停止这种行为”。
秋田县遇熊袭击现场同样,在熊频繁出没的秋田县,地方政府一旦开始捕杀熊,就会天天收到“不要杀熊”的抗议电话。
前秋田县知事佐竹敬久曾怒斥抗议人士“把地址告诉我,现在就把熊送去你家,既然那么担心,那就送到你家!”。
最讽刺的话语抗议者们不仅没被骂醒,反而还用“你们这些税金小偷”、“吃干饭的”等话语来喷回去,给治熊官员气得表示:“这根本就是在妨碍公务,一群只知道打电话来不让杀熊的人,无法想象熊到底有多可怕”。
现阶段熊群仍旧在突进,根据日媒估算,大部队很快就会抵达东京,不过用“前线”二字,也是太中二了。
使 徒 来 袭深陷熊灾的日本,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02:天灾人祸
日本熊多,自然也是立足于了霓虹的国情变化。
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战后高速增长期,人类不仅扩大了生活区域,还会定期捕猎野兽,使得日本熊一度濒临灭绝。

然而到了90年代,日本社会开始强调自然保护与动物保护,废除掉了“春熊捕猎制度”,更是在2004年开始强化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此后熊类死亡率大幅下降40%,数量得以大幅恢复。
这段时间内,也正是泡沫经济破裂与社会老龄化加剧的时候。
村庄与城镇人口不断流失,荒地与空房屋增多,而农村老龄化则导致了23%的耕地弃耕,这些废弃农田逐渐演替为森林,使森林与住宅的平均距离从2000年的1200米缩短至500米内,人熊生活区域的界限逐渐模糊。
日本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废弃村庄最终,“人熊缓冲带”几乎消失,而人熊活动区域重叠面积却在十年间扩大47%,这不经常碰到就怪了。
日本野生熊生存范围已覆盖了全日本超60%的范围,截至目前,北海道棕熊有1.2万头,黑熊更是超过了4.2万头。
人越来越少,熊越来越多社会老龄化加剧之下,日本的猎人也越来越少了。
成立于1920年代的“日本猎友会”,是日本最大、最传统的猎人公共组织,猎友会不是“休闲俱乐部”,而是承担大量 政府委托性的治安与环境管理工作,比如狩猎熊。
随着日本持证猎人平均年龄走高,山里的熊又越来越多,形势便严峻了起来。

虽然在2000年前后,狩猎许可证持有人数仍有为20万人,且此后基本保持小幅波动,但许多猎人年龄超过了60岁,作为体力活儿的进山狩猎可不好干,而新猎人又难以补上,最终实际能出动的猎人肯定少了很多。
以至于,现在还能看到八十岁猎人大战黑熊的惊险故事。
狩猎都成了“银发经济”日本新潟县新发田市,一名80岁猎友会成员在11月12日的搜捕过程中,遭到了一头约1.5米野熊的突然袭击。
由于事发突然,猎枪还没来得及装弹,而猎人大爷的脸部早已被熊咬伤,导致了鼻骨骨折,右腿也被严重抓伤。
不过作为昭和男儿的狠人大爷,顶着剧痛冷静徒手装弹,然后举枪反杀,事后还缠着绷带淡定地表示:“当时并不害怕,只觉得必须要把它解决掉,就只有这个念头”。

现在还有很多猎人在油管上直播猎熊,运气好的一天就能打上一头,尤其在许多观众看来,这活儿可太刺激了,从循着熊掌印搜寻,到举枪一击必杀,肾上腺素都拉满了。
不过猎熊补贴并不高,一天大约九千至一万日元,猎人要是射击技术不好,这补贴估计都不够打掉的子弹钱,况且猎熊需要在山林中风餐露宿,危险量级更不一般,使得很多需要养家糊口的职业猎人不如打点野鹿野猪来钱轻松。
所以能看到,很多猎熊人都是猎友会下的义务兼职,年纪普遍较高,但也不缺钱。
一天几百块玩啥命啊
不过现在老龄化严重的猎友会是顶不住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能反杀黑熊的狠人昭和大爷,比如岩手县市长已于11日向县政府提交了紧急建议书,要求加强与自卫队等相关机构的协作,称猎友会和相关工作人员已经疲惫不堪。
在气候因素上,据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暖,山毛榉坚果丰收间隔从过去的5至8年大幅缩短至2至4年,这种变化导致了多地熊类数量快速增长,俗话说,吃得多,生得多。
研究员表示:“健康的母熊在坚果丰收后的冬季会产下更多幼崽,较短的丰收周期直接促进熊数目增长”。
熊灾被害者分布然而,山毛榉坚果在丰收年后,往往会伴随着欠收年,这下熊多了,粮又少了。
大量的熊在冬眠前没有囤积到足够脂肪,因此无法冬眠,便开始群体性下山觅食,不断进入人类区域。
熊灾地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与2025年都出现过山毛榉大幅欠收,而这两年遭熊袭击的人数均出现了上升。
就说吓不吓人
最恐怖的是,熊比人想象得要更聪明。
专家警告,熊会在袭击过程中“记住人类的味道”,逐渐将居民区与食物关联,并且随着与人打交道的次数增加,它们甚至会轻视人类的威胁,变得愈加胆大。
最终,日本熊的行为模式开始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觅食,使得人熊矛盾不断激化。

现如今,1000日元(50元人民币不到)就能买到一罐北海道产的熊肉罐头,甚至在许多熊灾泛滥的地方,餐馆里还能买到“熊汁”(熊肉汤),属于是全面开战了。
过去国人发现在日本能合法吃到熊掌实,都难免惊讶。现在看来,今后在日本吃熊掌的价格或许会更加便宜,恐不再是米其林和高档餐厅的专属菜式,毕竟熊是越来越多,明显供给溢出了。

日本山形大学农学部教授江成广斗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日本人口减少、社会缩小的时代,我们必须接受“与熊共存”的现实。
熊熊自卫队与熊共存不知能否实现和平,不过“人熊互食”看来倒是已经提前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