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造舰体系陷入瘫痪,陆军被无人机战术反制,空军的技术优势也在加速流失。
美国曾以三军协同,全球投送能力自诩无可匹敌,如今却连维持战备都捉襟见肘。
表面看,美国仍在支出规模庞大的军费,发展尖端装备,并在全球驻军,但这些光鲜的操作已经无法掩盖体系性老化与工业衰败的事实。
美军的问题并不是个别装备落后,而是整个军事机器运转逻辑,正在快速崩塌,它的军力依然是全球顶尖,但相较于本世纪之初,已经变成了一支花大价钱也买不回巅峰的军队。

(美媒报道截图)
美媒认为,美国陆军的衰退最为直观。过去几十年,美国在所谓的反恐战争中耗费大量资源,却在真正的现代化战争面前变得迟钝——廉价的无人机正在颠覆传统地面作战逻辑,美国陆军却始终跟不上节奏。
乌克兰战场已展示出量产战争的残酷现实,俄军每天能投入数百架无人机,而美国不管是无人机还是反无人机系统,均反应迟缓,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的战场节奏。
整体来看,美国陆军仍依赖冷战时期的作战思维,强调火力压制与重装甲推进。
美媒引用美军自己的报告称,陆军在无人系统防御、电子对抗与低空防空上全面滞后,现役防空网络过度依赖集中指挥,缺乏模块化与算法防护。
而根据问责局的披露,美陆军与海军陆战队18型主战装备中有16种长期无法达到任务可用标准。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战争,美国陆军也在静态消耗中失去战斗力。

(美军)
与陆军的战术迟钝相比,美国海军的困境更为憋屈,美国航母还在到处乱窜,但后勤已经难以支撑。
问责局的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海军的造船与维修工业基础无法承担计划内外的任务需求,干船坞设施老化严重,必要的维修能力出现空窗期,一旦爆发大战,既造不出来新舰艇,也难以维修现有舰艇。
目前,美国海军的舰艇维护积压高达两百多亿美元,仅水面舰艇的延期维护就从2021年的17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23亿美元。
舰艇计划扩编更是成了笑话,过去十年,海军的舰队目标始终超过实际产能,造船速度连最低目标都无法满足。

(美国军舰烧毁)
空军的情况与海军类似,美国空军仍拥有数量最多的先进战机,但也只是数量多罢了。
数据显示,F-35连续六年未达任务可用率目标,妥善率不足55%;F-22早已停产,零件短缺严重;B-52仍在服役,而其首飞年份是1952年。
五角大楼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用于维护,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此外,美国飞行训练时长连年下降,新飞行员培养周期被延长至八年以上,战斗经验出现断层。
美国空军自诩的隐身优势,也在现实中被削弱,使得隐身无敌论成为历史。
而F-35的隐身涂层维护周期极长,作战半径有限,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暴露率大增。
与此同时,美空军的无人化项目进展缓慢,提出的忠诚僚机计划,反而是中国先实现了。
至于下一代战机,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仍然领先,但与中国对比,已经完全落后了。

(美国战机坠毁)
这种三军同时衰退的情况,肯定不是因为偶尔走了背字,而是系统性退化的必然结果。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工业空心化,美国将制造业外包海外,防务产业链高度集中在少数巨头手中,供应链脆弱,毫无弹性可言。
看起来,军费一年比一年高,但其中都是虚高,一方面,军费会被军工复合体垄断并瓜分,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空心化严重,生产成本非常高,最终也兑现不了多少战斗力。
往更深了说,就是因为制度性危机和霸权主义路线。
长期的霸权思维让军事成为政治的工具,为了维持全球存在,美国必须同时在全球各地维持高强度部署,而美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这种能力了,越是抱着霸权不松手,就越是在泥潭里陷得深。
这是一种惯性,属于路径依赖,所以即便是想要收缩、将本土安全定为头号目标的特朗普,也无法让美国真正摆脱现状。
每个帝国的崩塌的姿势都不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是在问题肉眼可见的情况下,被自身难以修复的结构性衰败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