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上投下一枚“震撼弹”,正式宣布启动“南方之矛”行动。

官方说法,那叫一个冠冕堂皇:清除西半球的“毒品恐怖分子”。
听听,多正义。
但魔幻的是,这根“南方之矛”的矛尖,几乎是顶着委内瑞拉的脑门在比划。
第一幕:找个借口。
毒品是个万能的筐,啥都能往里装。既显得师出有名,又能占据道德高地。
这场由“南方之矛”联合特遣部队和美国南方司令部主导的军事行动,被赋予了崇高的使命——保卫美国国土,“将毒品恐怖分子从西半球清除出去”。
第二幕:秀肌肉。
航母开过去,军舰部署好,军事行动搞起来,把气氛烘托到这儿。
五角大楼的声明描绘了一幅正义凛然的画面:
为了执行总统“瓦解跨国犯罪组织和打击毒品恐怖主义”的指示,美军已调动“福特”号航母打击群及其舰载机联队前往南方司令部责任区。

这是三十多年来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号称要彻底解决困扰美国社会的毒品问题。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此兴师动众的军事部署,远非打击贩毒集团那么简单。
用航母打击群来对付毒贩,犹如用导弹打蚊子,既不符合军事常识,也暴露了美国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回顾历史,美国以“禁毒”为名进行军事干预早有先例。
1989年,老布什政府发动“正义事业行动”,以抓获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并打击毒品交易为由,出动2.7万名士兵入侵巴拿马。
这场行动导致数千平民伤亡,最终将诺列加押往美国受审。表面上这是一场禁毒战争,实质上却是美国为控制巴拿马运河战略要地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1999年,美国启动“哥伦比亚计划”,以打击毒品生产和贩运为由,在十多年间向哥伦比亚提供了超过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结果,美国在哥伦比亚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极大地增强了在南美北部的军事存在。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美国高举“禁毒”大旗在西半球展开行动,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地缘政治考量。
今天的“南方之矛”行动,不过是这套成熟剧本的又一次上演。
第三幕:图穷匕见。
最终目的,是委内瑞拉那丰富的石油资源。
搞掉不听话的马杜罗政府,扶植一个亲美的代理人,那以后委内瑞拉的石油,还不是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想怎么开采就怎么开采?

细究“南方之矛”行动的细节,不难发现其真实指向。
行动时机耐人寻味。
就在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威胁对委内瑞拉发动地面打击,并授权中央情报局在该国开展秘密行动。

如今,“福特”号航母打击群就部署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这种时空上的巧合难以用“打击毒贩”来解释。
军事部署规模更是暴露玄机。
对付通常使用小型潜艇和快艇的贩毒集团,何需动用美国海军最先进的航母打击群?
要知道,“福特”号航母堪称海上巨无霸,搭载了包括F-35C隐形战机在内的近百架先进战机,其作战能力足以对抗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空军力量。
再看行动表述的微妙变化。
美方将目标定义为“毒品恐怖分子”,这一新创造的词汇模糊了禁毒与反恐的界限,为军事行动范围的扩大埋下了伏笔。
一旦将某些组织定性为“恐怖主义”,相应的军事打击就具备了“合法性”。
凡此种种,都指向一个结论:“南方之矛”的真实目标并非简单的贩毒网络,而是美国长期以来视作“眼中钉”的委内瑞拉政府。
这套剧本,美国人玩了几百年了,驾轻就熟。
想打伊拉克,就说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拿出一管“洗衣粉”当证据。
想干涉南联盟,就说人家在搞“人道主义危机”。
想搞定巴拿马,理由更直接——总统诺列加是“大毒枭”。
你看,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毒品”,就是一张万能的“准揍证”。
只要把这个标签贴在谁身上,接下来的一切军事行动,就都披上了“正义”的外衣。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一场缉毒战争,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武装碰瓷”。
真正的目的,有三层。
第一层,最直接的,就是极限施压委内瑞拉。
航母堵门,CIA渗透,经济封锁,就是要逼你内部出问题,最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换上一个亲美的政府。这样一来,石油就又回到了美国可以掌控的体系里。
第二层,是“杀鸡儆猴”,敲打整个拉美。
告诉所有“后院”里的小兄弟们,看清楚了,大哥还是那个大哥。
别看我们最近在中东、在东亚有点力不从心,但在自己家门口,收拾你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谁要是不听话,委内瑞拉就是下场。
第三层,也是最深的一层,是做给全世界看的。
特别是做给那些敢于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新兴大国看的。
美国在用行动宣告:虽然我的全球战线铺得有点大,但我核心区域的控制力,绝对不容挑战。
我的“后院”,闲人免进。
你想在这里发展影响力,想在这里搞经济合作?
先问问我福特号航母上的飞机答不答应。
这就是“南方之矛”行动的本质。
至于那些所谓的“毒品恐怖分子”,他们可能真的存在,但在这场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他们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只是那个借口。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最高法院10月3日发布裁定,可以取消超过30万委内瑞拉移民的“临时保护身份”。这意味着这些人随时可能被驱逐。
这手牌打得就更绝了。
你一边摆出要“解放”委内瑞拉人民的姿态,一边又要把已经跑到你那里的委内瑞拉人民赶回家。
这精神分裂式的操作,把美国的虚伪暴露得一览无余。说白了,美国关心的从来不是别国的人民,而是别国的资源。
人民只是实现资源掠夺过程中的耗材,或者说,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所以,整件事看下来,哪有什么复杂的国际关系理论。
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以“缉毒”为名的抢劫预告。
五角大楼挂上“战争部”的牌子,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行为艺术,而是一次成本极低的战略威慑。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当一个帝国开始撕掉温文尔雅的面具,重新捡起最原始、最野蛮的工具时,往往不是因为它强大到了极点,而是因为它内心的焦虑和衰落的恐惧,已经压倒了维持体面的耐心。
那个“战争部”的牌子,与其说是挂给对手看的,不如说是挂给它自己看的。
像一剂猛药,用来掩盖内心的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