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高市当日涉台发言引发中日外交骂战,她隔日表示之后会就相关议题更小心发言,但不会收回言论。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吕嘉鸿Role,BBC中文记者
在亚洲地缘政治的各个火药库中,中日关系似乎从未真正平静。
就在2025年10月底,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APEC峰会会面,刚就任不久的的高市当时称,双方谈到两岸问题,东京表达“两岸关系维持良好”是维护区域安定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仅两周后,一场中日外交风暴便席卷而来。事情缘由高市于11月7日在日本国会答询中提及,“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存立危机事态),并暗示在日本现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日本或可判断行使集体自卫权。
高市的发言不意外地触动北京敏感神经,反应激烈。先是中国外交部次日强烈抗议,斥东京“粗暴干涉内政”。不久,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X平台(前Twitter)发帖评论高市“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时称“只能毫不犹豫地斩掉那擅自闯入的肮脏头颅”,被日本舆论认为直指高市,在日本引发轩然大波。
薛剑的帖文虽迅速删除,却已经点燃双方外交火势。日本外务省连夜召见中国大使,执政党自民党要求驱逐薛剑,美国驻日大使也加入战局严词批评薛剑“战狼外交”。
而中国态度强硬,毫不退让。中国外交部及大小官媒批判高市对台立场危险,并涉入他国内部事务,央视旗下公衆号“玉渊潭天”更批评这位日本首相“高市变成了‘搞事’”、“毫无底线地满嘴喷粪”,并称“莫非她的脑袋被驴踢了?”中国国台办也称高市涉台言论“恶劣”。
最新消息是星期四,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称对高市“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又指其言论影响“极其恶劣”,并称“谁敢干涉中国统一大业,中方必将予以迎头痛击”。
日本则不甘示弱,要求北京就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言行有所交代。执政自民党通过决议,呼吁采取果断回应,包括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将其驱逐出日本。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021年提出,其后三位历任首相任内皆未正式表态。
风光上任的日本第一女首相高市政权在未满一个月,与北京的外交迅速有了摩擦,而台湾意外成为这波外交战的导火线。两国外交风波是否来得过快?双方是否反应过度,又或者针对台湾问题以及“亲台抗中”出身的高市早苗,中日这样的冲突毫不令人意外?
换言之,这气风波可能不仅是一场外交口水战,更有可能是北京对东京强化对台关系甚至日美同盟的警告?
对此,美国迈阿密大学政治学系的中国专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教授向BBC中文分析称,“这场风波不可避免”。她解释说,原因之一是北京早已察觉高市与公开亲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也注意到她过去在被中国政府视为‘敏感日期’的时候去参拜靖国神社。
此外,在担任首相之前,高市在今年4月访台并会见台湾总统赖清德、立法院长韩国瑜及外交部长林佳龙,这些皆在北京眼中是延续其立场,而非战略转变。
日本国际教养大学(AIU)中国研究部副教授陈宥桦也向BBC中文进一步剖析称,过去十多年来,日本的台湾政策,从安倍时代开始至今,就是渐渐地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清晰。陈宥桦说:“相信吓阻中国对台动武的力道必须要更强、更明确,才能做到以战止战。”
他又解释,日本的安全政策、法制准备、与社会动员都看得见往这个方向走的轨迹。换言之,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大多是“做了但不公开说”,“但高市可能会比较倾向‘做了就公开说’,从这点来看,高市政府对中国与对台湾的政策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是作法的不同。”
不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松田康博教授则认为,此次高市涉台发言应是个意外,而非战略考量。他向BBC中文解释,日本国会上针对首相内阁的问答环节是钜细靡遗且严格,高市面针对台湾议题回答,似乎有些段落并未照稿发言,似乎是掉入了对方设下的陷阱。
松田康博认爲,隔天高市首相应有自觉或受到提醒,虽然不撤回发言,但说明自己未来发言会更加谨慎。他因此认为此事应是个“意外”,而非故意挑衅北京,或是对台政策上有什么变化。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日本民族主义兴起,极右政党在最近的选举中大胜,虽然给老牌执政党自民党很大压力,但他们对高市早苗的国家认同意识形态立场仍然支持。
曾经任职防卫省的松田教授举例,麻生太郎在2021年7月担任副首相时,也曾针对“台湾有事”的议题发言,但并非在国会,而是在一个私下场合。这些对高市来说都是借鉴。
“高市是个勤勉、学习力强的聪明政治人物,应该早已学到有关日本的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但首相的地位不一样,尤其针对台湾与朝鲜等问题时,都是极其敏感的议题,高市这次应是说得太快、说得太多了。”松田康博解释。
无论如何,此事激起中日的民族主义浪潮,以及台湾“友日”舆论对高市的强力支持,显示这场风波背后,隐藏着中日台三角关系的深层张力。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有分析称,这场风波不可避免,也暴露中日关系的脆弱性续存。
高市早苗说了什么?
这场中日外交风波的导火线,可溯及高市早苗上任后的首场国会答询。2025年11月7日,日本众议院的安全保障委员会上,面对在野党诘问日本安保问题,高市早苗毫不回避地将台湾问题端上檯面。
当时高市早苗指出,如果“台湾有事”是除了认知作战之外,伴随中国使用武力的情况,例如海上封锁,就有可能构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不过她强调仍要看实际发生的个别具体情况。
分析称,由于安倍晋三在2021年12月首次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的说法时业已卸下首相一职。所以高市早苗可说是首位在任内发表“台湾有事论”的日本首相。也因爲如此,北京对其上任不久就针对台湾议题发言之不满及回应激烈或许并不令人意外。
有分析称,高市的发言一来是回应国内保守派,也就是其主力支持者;更是在呼应美国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印太战略”,意在强化日美台联盟。
对此,金德芳教授向BBC中文解释,随着中国持续以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周边军演挑动日本神经,针对台日关系现在每寸每寸的‘切香肠式’(salami slicking)推进,自然反应会很强烈。
陈宥桦也表示,以往观察历届日本政府涉台问题大多是“做了但不公开说”,但高市内阁可能会比较倾向“做了就公开说”。因此,他认为从高市政府对中国与对台湾的政策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是“作法的不同”。
北京的反应激烈且迅速。在高市发言后,次日(11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怒斥高市“严重损害中日关系”,指其违背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一个中国原则,并暗示军事干涉中国内政。林剑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插手,皆将付出代价。”
这一抗议仅是开端,当晚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X帖更将事件推向高潮。薛剑的贴文提到“斩首”字眼,配图高市照片,虽未点名,但日本许多媒体一致解读为“斩首高市”的威胁。该帖文迅速引爆舆论,获数万转发。当晚,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称此为“极其不当且具威胁性”,要求中国立即调查并道歉。
日本国际教养大学陈宥桦副教授在分析薛剑发言时对BBC中文称,薛剑的贴文目的比较像是对习近平表示效忠,“在中共四中全会后一系列的军方与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落马,中共官员必须透过‘战狼外交’的方式求自保”。 美国政治学者金德芳教授则表示,“斩首”首相的评论过火,却意外为高市制造同情及支援,“我以为‘战狼外交’已成过去”。
英国《卫报》则报导,中国军方近日增加东海巡航,似乎是对日本的示警。中国国台办强硬表态标志北京从外交抗议转向历史叙事攻势,意在凝聚国内反日情绪,提醒东京勿轻举妄动。有分析称,这是北京一贯‘以史为镜、以战促和’对日台的惯用策略,但高市早苗若强势回应北京,北京是否会采取经济如稀土出口限制,成为焦点。
不过,东大教授松田康博则表示,若北京对高市的发言有不满,通常都是透过外交途径去抗议处理,而非在网路上贴出过激言论。“薛剑的发言,应该是反射性的个人言论”。但松田教授预计,中国或许会在外交上批评日本“口头上骂一骂”,透过官媒舆论等持续抨击高市内阁,又或许长时间抵制首脑峰会,但可能不至于到经济制裁等等,祭出什么强烈手段或翻脸。
原因何在?松田教授对BBC中文说,因为中日关系背后还有美国因素,而北京需要稳住跟美国以外的双边关系,不至于让情况失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专家称,日本人最在意的是严峻的通货膨胀问题,而每一个经济处方都很难对抗当下的经济困境。这也是高市早苗内阁仍否持续的关键。
脆弱的中日关系
无论如何,这场风波从言语交锋演变为多层次冲突,暴露中日互信赤字。
陈宥桦教授预测,未来日中关系一定会比日美与日台关系更加紧张,原因在高市的“亲美抗中”态度非常“外显”,他认为可以从APEC会议上高市与习近平的互动上看得出来。陈教授又说,最近高市在国会关于日本在台海危机上的立场也是,甚至在公开抗中的战略主轴上,她也愿意和首尔修好,“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高市政府应该会试图更团结印太地区的亲美联盟,包含台湾。此点,也正是川普政府一直所期待的。”
不过,就日本观点来看,松田教授评析,高市是个幸运的政治人物,因为在刚上任几天,就赶上重要的国际峰会,将该见的全球领袖都见了,也谈上了话。因此,现在在相关外交政策上,“即使有失言也不用着急,花点时间来改善关系,可以等到一年后再举行峰会即可。”
松田教授强调,当下高市的声望正处于最高点,之后她要怎么处理通胀,十分棘手,而这是日本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但高市与安倍晋三相同,都有30%的铁粉可以依恃,这是只有10%铁粉的石破茂难望其项背的优势。因此高市暂时可以以高支持率作为后盾处理国政。”他表示。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多部中国抗日历史剧题获得官方站台。图为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礼上讲话。
无论如何,高市的短暂涉台发言便引发一连串的中日外交风波,中国再以强势的“战狼外交”风格回应,似乎象征北京对高市内阁的不信任及不满。新加坡《联合早报》特派员评论称,中日这一连串的外交过招,让中日关系的脆弱本质立即曝光。
对此,金德芳教授告诉BBC中文称,日本外务省试图缓和,声称日本的中国政策未变,并盼区域稳定,而高市也承诺未来会更小心,但不撤回原话,“但我预测将有平静期——然后又会有另一事件发生。”
中国外交部在周五(11月14日)凌晨召见日本驻中国大使,还在2:57分发出正式声明称,高市发言“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并“不思悔改”且“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日本驻华大使馆则在周五回应称,金杉大使阐述了高市此番发言的宗旨和日本政府的立场,对中方的抗议予以反驳;并指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在社交媒体上的发文极为不妥,提出强烈抗议,要求中方做出妥善应对。
中国指陈的政治基础是如何被破坏,又是否会继续毁损?东京要求北京妥善应对有可能成功吗?持续的外交风波能否平息仍取决于中日双方谁愿意先伸出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