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件泄密PAK-DA缺材料举步维艰 中国该帮吗?(组图)

11月10日,俄罗斯国防工业的多份高层文件被黑客窃取。文件来自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的制造商OKBM,它是PAK-DA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文件内容,披露了很多关于PAK-DA项目之前不为人知的细节。



▲外媒相关报道

泄密文件大体包含4部分的内容。第一,文件显示PAK-DA的内置弹舱采用液压式,执行标准为“80RSh115”,采用高强度合金。舱门长度大约为1.5米,重量200公斤左右,整体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0.5秒,且大修寿命为5000次左右。PAK-DA可能采取飞翼布局,因此内置弹舱的舱门必须保证其在开合时也能尽可能不破坏整体的隐身能力。

第二,PAK-DA的部分组件研发、生产已被延长至2027年,而原本的计划是原型机在2025年左右就完成组装。文件给出的原因是西方制裁导致高精度加工机床和部分电子元件出现短缺,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是“从非官方渠道采购”。第三,在文件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及高层涉嫌挪用资金。2024年的审计报告显示约50亿卢布不见了,相关内容正在审查。



▲PAK-DA想象图

第四,文件内容显示为了简化研发难度,并实现加工简便,PAK-DA移植了很多苏-57的技术。最直接的就是隐身涂层技术、发动机引擎接口。另外发动机结构部分和内置弹舱也和苏-57高度相似。文件承认因为制裁原因和俄乌战争的负面影响,PAK-DA原型机可能直接使用苏-57的部分组件,传感器也将大概率沿用库存。

综上所述,如果泄密文件为证,那么至少可以得出2个结论。首先就是PAK-DA现在因为缺乏关键加工设备和组件,在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同时遭遇了非常大的困难,俄罗斯为了简化研究成本,正在实现库存装备的整合。第二,PAK-DA许多结构都和苏-57相似,甚至很多部件都只是小修小改得到的结果,那不难猜测,PAK-DA很有可能是苏-57的放大版。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简化了设计,但也意味着PAK-DA的创新度可能不够高,甚至会继承很多苏-57的“传统劣势”。但是文件同时提到采用飞翼布局,这也算是对隐身不佳做了一些弥补。



▲PAK-DA想象图

不过最让人难崩的明显还是这个腐败性的问题了。50亿卢布相当于4亿人民币,这么大一笔钱在军工研发中都被挪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上面都不知道,的确让人难以理解。

另外黑客已经多次窃取过PAK-DA项目的有关文件了,但真假问题也不好说。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2020年和2023年该项目的文件就至少泄露过3次,先是图波列夫设计局,后是出现在俄罗斯航展中的某神秘匿名工程师,其次是乌克兰的情报机构,都多多少少透露过一些PAK-DA的有关绝密信息。这次泄密的部分信息与之前也是有所重叠的,但也新增加了一些未知内容。亚音速飞翼布局就是之前透露过的,之前还有信息显示PAK-DA原来计划安装14吨推力的发动机,后来要求安装18吨。还有信息显示其原型机的测试工厂被放在了卡赞飞机厂。但总体来说这一次的泄密更为系统,信度也比较高。



▲PAK-DA想象图

如果相关数据为真实,结合之前的一些信息,不难推测出PAK-DA的全貌:这大概是一款165米,长度30米,最大起飞重量200吨的巨型轰炸机。仅空重就可能达到120吨,但它的速度应该稳定在1马赫以下,即亚音速,作战半径大约设计为1.2万公里,最大航程1.5万公里,可在空中滞留12小时。它采用的发动机将是经过改良的,单台推力可能达到14~18吨左右,带有矢量推力和隐身喷口。飞机整体为飞翼布局,采用内置弹仓,雷达反射截面积大约为0.01㎡左右,且与苏-57采用相同的隐身涂层,配套俄罗斯自行研发的电子战套件,内部弹舱的最大载弹量大约为30吨左右,核常兼备。

中国的下一代轰炸机为轰20,但目前还并未露面,所以如果拿PAK-DA和美国B-21相比,两者在基础性能上几乎不相上下。俄罗斯的下一代轰炸机虽然也看重隐身,但整体隐身性能要偏弱一些,且电子设备能力不佳。优势则在于载荷较大,造价更为便宜,应当低于美国的7亿美元。



▲三国未来轰炸机想象图

从这个推测看,PAK-DA应当不是一款比中俄都优秀的轰炸机,但对于俄罗斯而言绝对够用。但很遗憾的是该项目面临预算与资源投入不足,设备和材料不够的负面因素影响,整体研发周期已经被大大延误,这一点与轰20不同。

轰20之所以没出现,大概率是因为做出了技术指标的修改,部分设计也被推倒重来。未来红二零诞生以后,很可能在各项数据上都要超过俄罗斯和美国,具体包括航程、速度、载弹量、电子设备、先进程度等等,有望在这三款顶尖轰炸机中拿下“头把交椅”。另外外媒还推测,在研制轰炸机方面,中俄很有可能会互相帮助。中国在复合材料,电子设备及芯片、隐身设计和涂层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俄罗斯则更擅长发动机。如果两国相互帮助,则可以互相弥补技术短板。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是这和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是否有实质性的合作,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中俄之间确实有相关的合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合作两国都不吃亏,而且让美国很是担心。如果确实能够互补优势,对于中俄的整体战略,都大有好处。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