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早上,奥克兰市议会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一口重达一吨的“和平钟”不见了。
它被连根切断、运走,只留下空荡荡的底座。

实心黄铜大钟一夜间被铲走
被盗的钟此前位于奥克兰Henderson的日本花园里,由实心纯铜铸成,重达一吨。
这口和平钟,是日本加古川市在1997年赠送给当时的Waitākere市政府的礼物。
两地早在1991年签署友好协议,次年正式结为姐妹城市。
作为象征,加古川向新西兰赠送了这口青铜大钟,希望它成为两国人民友谊与和平的见证。
此后,和平钟便安放在Henderson市政大楼旁的日本花园中,成为社区的标志。
每年,加古川的学生都会来到这里参加文化交流。仪式的最后,总会由八位学生一起摆动巨大的木槌,敲响那口钟。

Henderson-Massey地方委员会副主席Brooke Loader说,“那声音能传很远,像是点亮了整个Henderson。”
然而,周二清晨,市政工作人员巡视花园时,发现钟已不见踪影。
支架上留下了明显的切割痕迹,地面也有大型机械移动的痕迹。

警方已锁定数段监控录像,正在追查嫌疑人行踪。
“无论是谁干的,这口钟的体积与重量都不可能轻易搬走。”奥克兰议会企业支持服务总经理Anita Furniss,“他们显然动用了专业设备。”
Waitākere选区议员Ken Turner表示,这起盗窃“完全无法接受”,并希望日本社区明白,这并不代表Henderson或新西兰人的价值观。
奥克兰市议会和警方目前正呼吁公众提供线索,希望这件珍贵的礼物能早日回到原位。
全国多地接连遭殃,目标五花八门
这几年,新西兰屡屡曝出黄铜被偷的事件,偷铜-销赃似乎成了一条发财路。
犯罪分子屡屡得逞,而建筑工地、公共场所的铜最容易被盯上。
今年全国多地已发生一连串高调铜材盗窃事件,目标从基础设施到公共建筑,触目惊心:
铁路设施:今年6月,霍克斯湾一座铁路桥上大约750米的铜缆被盗,此前已有多个道口的铜制警示铃被窃走,严重影响铁路安全。

幼儿园:基督城Avonhead一所幼儿园也在6月被盗走铜管,之后下大雨时,建筑下方出现大面积积水,园方叫苦不迭。
医院建筑:Horowhenua旧医院也遭遇铜贼,一名男子被看守人发现后落荒而逃,但现场留下了数袋铜管,警方随后将其逮捕。

教堂屋顶:去年12月,Te Awamutu一座教堂的铜屋顶也被盗,小偷作案时被正在教堂里留宿防贼的牧师夫妇发现并打断,才没能进一步偷窃。

天文台穹顶:奥克兰标志性的Stardome天文馆,曾在施工期间被窃走近70%的铜质穹顶材料。
当时穹顶被脚手架和塑料布包围,成为小偷下手的绝佳机会。尽管这些铜仅值约2000纽币,但修复费用却高达惊人的68万。
光天化日闯民宅
更让人气愤的是,小偷甚至盯上了民宅的铜,给很多居民造成巨大损失。
几个月前,奥克兰Epsom一户民宅在光天化日之下,小偷直接走进住宅,切割下大约4.5米的铜质落水管和金属支架。

当时屋主不在家,回家以后才发现。
“我们真的震惊了……肯定是有人事先观察过我们的作息规律。”
西奥克兰一名42岁男子在一栋空置房产内试图偷铜管,不慎触碰到带电电线被电击送医,所幸仅为中度受伤,但仍被警方以入室盗窃罪名起诉。
在奥克兰中区,沿街能够偷走的信箱、大门上的铜制材料也会“不翼而飞”。

奥克兰中区Sandringham, Mt Albert, Balmoral, Royal Oak和Mt Eden众多住户,都发生过这类盗窃。
居民Steve Lei反映,信箱上铜质门牌号被人偷走,他家邻居的“no junk mails”标志也被偷走。

偷窃后拆解变形售卖
在我们的理解中,新西兰不大,这类犯罪应十分容易调查,只要卡住几个金属回收点就可以。
法律规定:金属回收商收购偷来的物品属于违法行为。
但新西兰金属回收协会表示,他们的确在配合警方调查,然而还是有难度。
他们说,因为盗窃者通常不会直接拿盗窃品销售,而是会先分解、拆除或做各种伪装。
“他们通常会弯曲,开车碾压,甚至用砂纸打磨,使它们看起来像合法的废品。除非人们报告被盗,否则金属回收商很难知道是不是赃物。”
也就是说犯罪者会把它从这样:

变成这样:

所以很难抓。
而这次被偷走的一吨大钟,不知道铜贼们又会以什么方式销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