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30也是美国对外出口明星机型
这种猜测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正常情况下飞机空中发生故障后,往往能维持基本完整的体型,普遍是降落/失控坠地时才解体,而土耳其这架C-130在空中就散成三节,极为罕见。二、事故发生时埃尔多安正在公开讲话,在收到消息后用“我们的烈士”来称呼遇难人员,使外界产生了与军事有关的猜测。三、事故发生地点位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交界处,刚好脱离阿塞拜疆空军的保护。再加上这几年先后发生,伊朗、乌克兰和俄罗斯误伤民航客机的事情,外界往这方面联想很正常。

▲空中解体成这样确实罕见
但就现在看到的情况来看,土耳其这架C-130大概率是自身故障坠毁,被防空武器击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现场视频中上下翻滚,看起来和运输机没有任何关联,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假资料的场景,其实是翼盒与两片机翼的结合体。作为飞机机翼最重要的承力部件,翼盒是非常典型的抗扭矩大结构器件。如果C-130真是被大尺寸地空导弹击中,因为剧烈爆炸直接在空中解体,翼盒和机翼是很难保存这么完整的。反之,如果只是破片杀伤,又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解体。

▲运-20的翼盒结构设计非常出彩
再考虑到这架C-130已经出厂56年,是沙特从美国采购并使用三十多年后,作为二手装备转售土耳其的老爷机,金属疲劳的概率很高。美制C-130因为坚固耐用、性能可靠而饱受好评,在全球保有量极大,但“耐用”并不是能无限用。之前就有服役几十年的C-130,发生过内侧螺旋桨因为金属疲劳断裂,向内切割机体,导致飞行解体的恶性事故。此外,由于舱内货物固定位置不佳/绳索断裂,导致货物位移,引发本来就有金属疲劳暗伤的飞机解体,也是有可能的。

▲C-130问世时间太久了
简而言之,飞机故障空中解体虽然少见,但在C-130,尤其是服役多年的C-130身上并不算罕见。埃尔多安之前也有用“烈士”称呼和平时期遇难人员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指战争遇难军人。最重要的是,在土耳其方面确实有超过20人遇难(其中包含部分阿塞拜疆人员),也和阿塞拜疆赶往现场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任何遭遇袭击的征兆。因此,基本可以确实这起事故源自意外,估计土耳其马上就会对剩余15架C-130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再发生类似事故。

▲连新一点的C-130都不舍得买,可见土耳其空军的窘迫
一边是雄心勃勃地发展五代重型“可汗”,甚至全球兜售,并拿到了至少200架意向订单。另一边是出厂56年的二手C-130还在服役,结果酿成悲剧,土耳其航空工业的割裂感相当严重。要是再考虑到土耳其刚刚以107亿美元,订购20架全新和24架二手“台风”,这个反差就更强烈了。怎么说呢,土耳其前几年确实通过仿制、转让技术,推出了包括TB-2、TB-3在内的不少新式装备,但自研技术稀缺、缺乏经验积累和发展资源不足,仍然导致其在大部分领域表现乏力,远远称不上是航空强国。

▲“可汗”基本不可能按照土耳其规划落地
不知不觉间,运-20已经成为国内空军出境的主要运输平台,但大家对于其价值并没有很特殊的感觉——在很多时候,是真的只有和其他普遍国家的艰难日子对比后,才能意识到很多习以为常领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