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10月16日,乌方突然抛出一条重磅消息。乌克兰总参谋部发布了一段15秒长的无声视频。画面前半部分,是一名亚洲面孔的士兵对着无人机镜头讲话,后半部分画面,镜头转到了士兵身旁多架无人机。乌克兰总参谋部称,基辅截获了朝鲜无人机操作员与俄军的通信,朝鲜士兵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利用无人机对乌军阵地进行空中侦察,并协助俄军对乌克兰苏梅地区实施火力打击。据乌方称,该视频复原自一架在苏梅上空被击落的侦察无人机,当时的操纵者正是朝鲜士兵。

英国国防部援引情报消息称,这标志着局势的重大升级,因为这是朝鲜军队首次被证实积极支持俄方对乌克兰采取进攻行动。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朝军若在俄境内操控无人机进入苏梅地区侦察,是否算正式参战尚待商榷。不过目前来看,乌军公布的信息较为谨慎。
朝鲜派兵进入俄领土库尔斯克,是基于俄朝两国去年签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一方受到某一国或数国武力攻击,并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向前者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协助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是只能在对方国家的内部,还是可以参与到整个冲突之中,是没有明确描述的。
地处乌俄边境的苏梅州,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接壤,是乌克兰东北部的战略门户。

Part.2
这一次,乌克兰总参谋部发文称,朝鲜士兵已经学会如何操控无人机。但并未进一步阐述“操控无人机”的相关细节,比如无人机是何型号、此段视频的具体拍摄时间、朝鲜士兵此次执行任务的人数等。朝鲜与俄罗斯方面均未对乌克兰的声明作出公开回应。仅凭乌方公布的画面,尚难以独立证实士兵身份及视频真实性。

与此同时,根据韩国国家情报院估计,目前已有约1万名朝鲜军人被部署在俄乌边境的前线地区。更受关注的是,朝鲜是否会将军事支持范围从俄罗斯境内的库尔斯克进一步扩展至乌克兰领土,从而更深程度地介入冲突。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乌战场上,俄攻乌守,俄占主动权,乌处弱势。若朝军介入乌东战斗,乌战场压力将剧增。此外,朝军参战可能会引发西方新一轮外交制裁孤立。鉴于特朗普政府有意与平壤恢复对话,朝鲜若持续参与,恐关闭与西方对话之门,致半岛局势升级。
就在乌克兰公布朝军作战视频余波未了之际,韩联社11月4日再曝出朝鲜士兵的新动态。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家情报院在国会情报委员会会议上汇报称,朝鲜人民军建设部队5000多人从9月起前往俄罗斯,预计将参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另外增派的1000多名朝鲜工程兵则被部署执行扫雷任务。

实际上在今年6月17日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朝鲜首都平壤,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晤。彼时绍伊古就对外宣称,朝鲜将向俄库尔斯克地区派遣1000名工程兵协助排雷,另派5000名军事建设工人帮助俄罗斯重建基础设施。
为何库尔斯克的重建需要朝鲜士兵来完成,这也令外界猜测不断。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修复民生设施是重建,在战场上的叫工事加固。朝鲜军人建设防御工事经验丰富,尤其是地道、壕沟建设,不逊于俄罗斯工兵。他们战场扫雷同时也会布雷。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乌在库尔斯克激战近半年,当地基础设施和环境受损严重。安全难保障下,第三方或者是俄本土民用建筑公司不愿冒险参与重建,风险太大。俄罗斯近半的国防力量投入到了俄乌冲突中,且劳动力短缺。库尔斯克地区要恢复基础设施和排雷,即便花钱也难找到足够工人。
朝鲜士兵陆续入俄参与战后重建之际,俄朝高层开始新一轮的密集会晤,双方又将如何进一步巩固俄朝同盟,布局俄乌战事?
Part.3

在朝鲜国内,赴俄作战的士兵被视为英雄。
金正恩曾在纪念阵亡海外的朝鲜士兵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同时为从俄罗斯返回的士兵举行了音乐会,还深情拥抱与俄罗斯并肩作战的朝鲜人民军海外作战部队总司令,会见遇难者家属。
军事专家 王云飞:
金正恩高度褒奖与尊重参与库尔斯克作战的朝鲜士兵,因朝鲜国家成立之后,军人尚未出去作战过,这是首次出国作战,是国家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极大鼓舞了民心士气,也推动了朝鲜国家与军队建设发生巨大变化。

为了缅怀曾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参战的朝鲜士兵,朝鲜即将在首都平壤破土动工,修建朝鲜建国以来首座为纪念海外作战部队官兵的功勋馆。纪念馆内将建有墓地、纪念馆和阵亡将士纪念碑,还将展出照片、艺术作品和战争遗迹。10月24日金正恩在纪念馆奠基典礼讲话中表示,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团结关系根深蒂固、坚不可摧。金正恩指出这些英雄的姓名、容颜和事迹不能被遗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从国内政治看,朝鲜希望凝聚社会团结,所以要给予伤亡军人足够的荣誉和尊重。同时,朝鲜因核试验长期外交经济孤立,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破这一局面,也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

11月1日,金正恩还视察了朝鲜人民军第11军指挥部,观看了特种部队的训练,高度评价了他们的战备水平,还与官兵合影。它被认为是朝鲜最精锐的特种作战部队,该军由轻步兵、海军陆战队和空中突击部队组成。金正恩表示,相信第11军的军政指挥官们,将培养出“以一敌百”的战士,并指出正是思想力量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朝鲜国内高调纪念赴俄作战的阵亡官兵,与此同时,朝俄高层也同步进行互访。
10月26日,朝鲜外相崔善姬在莫斯科受到普京的热情接待。
11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兼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局长维克托·戈列梅金率团抵达平壤,与他会晤的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朴永日,以及朝鲜国防相、朝鲜人民军陆军大将努光铁。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10月至11月俄朝高官的互动,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相关。俄乌外交和谈陷入僵局,短期重启对话可能性渺茫,俄罗斯为应对战争长期化,需持续从朝鲜获取军事支持以维持战力。此外,这或与韩国总统选举后的新形势有关,朝方也希望在半岛问题上获得俄战略支持。
Part.4

此外,克里姆林宫正积极雇用朝鲜劳工。据乌克兰对外情报局的报告,目前有超过17800名朝鲜工人在俄罗斯工作,俄罗斯还在努力引进另外26000名工人,还有朝鲜的IT工作者代表团也将去往俄罗斯。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朝长期存在经济合作与劳务输出,苏联时期便有大量朝鲜工人在苏纺织厂、建筑工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如今双方合作具战略意义,朝鲜协助俄开展国民经济生产,提供劳动力,缓解俄军工、国企劳动力不足及成本过高的问题。朝鲜则通过劳务输出及后勤支持,获取紧缺的资金、技术及原材料,收益颇丰。
据韩国情报机构评估,自去年秋季以来,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了约1.5万名士兵。
军事专家 王云飞:
朝鲜对俄帮助具战略性,即便战事停止,也会加大支持以换取更大发展、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