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天,Samira刚从国外旅行回来。她自觉状态很好,刚下飞机,还在想晚饭要不要去吃顿法式炖牛肉。
可就在刷牙的时候,嘴里突然涌出了一股血腥味。她吐进水池一看——刺眼的红色,醒目得堪比像电影里的特效一般。
她愣了几秒钟,心里一阵发凉。那不是牙龈出血能流出来的量,她意识到,这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Samira当时51岁,住在巴黎郊区,她性格直爽,喜欢咖啡、红酒,也抽烟。
抽烟有多久?一算时间,从青春期起就没断过,几十年的老烟枪了。
可她从没想到,那个熟悉的动作——点火、吸气、吐烟——会有一天,把她推向生命的悬崖边。

第一次检查,医生干脆利落给出结论——“可能是结核”。
那时候,Samira自己也觉得,也许是旅行回来感染了点什么。她吃药、做检查、反复跑医院。
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咳嗽越来越厉害,体力越来越差,有时会觉得胸口闷得像被压了块石头。其实,那时候她心里就已经感到不妙。
直到三个月后,真正的诊断结果出来:晚期肺癌。

她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医生说完那几个字,她没哭,只是看似冷静地点了点头,因为早有预料。
但等走出医院,她的手却在发抖。Samira靠在医院门口的石墙上,点了一根烟——然后又立刻把它掐灭。
那天,她看着那根烟头,轻声说了一句:“要么是你死,要么是我死。”

在法国,Samira不是个特例。每年大约有两万名女性被诊断出肺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
你没看错——4%,连续十几年在涨。现在,肺癌已经正式超过乳腺癌,成为法国女性死于癌症的第一原因。
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现在?答案其实藏在几十年前的历史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七成的法国男人都抽烟,而当时的女性只有一成。
男人们早早开始,早早戒,而女人们——在六八年女性解放运动之后,才真正开始大规模地拿起香烟。
当时的广告还在卖浪漫:叼着烟的女人,是自由的象征,是“我不听命于任何人”的姿态。
香烟成了时尚,成了态度。很多人那时都没想过,这根纤细的白色小棍,几十年后会变成她们的“定时炸弹”。

肺癌有个可怕的特征——它几乎不吭声。等身体真的出问题,往往已经是晚期。
“在一个容量有四升的肺里,一颗肿瘤可以慢慢长成核桃大小,你一点感觉都没有。”巴黎的胸科专家Nicolas Girard教授这样解释。
等到真正有症状,比如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往往已经晚了。统计显示,确诊的五年后,只有20%的患者能活下去。
Samira就是在最危险的阶段被发现的。

确诊后,她马上被安排了手术,切除了右肺上叶。手术那天,她的女儿在外面等了八个小时。医生说,幸好动得快,不然癌细胞就要扩散。
接着是五轮化疗,这让她“从头到脚都被洗劫一空”——头发、眉毛、睫毛、指甲全掉光。
她后来回忆说:“我那时每天对着镜子,都认不出自己。我甚至想,杀死我的不是癌症,是化疗。”
幸运的是,她挺过来了。手术、化疗、复查,一次又一次。她现在已经康复十二年。每年体检,她都还会紧张,但更多的是庆幸。

对法国来说,类似Samira的故事越来越多。医生们开始意识到,靠“早发现靠运气”的时代该结束了。
于是,一个新想法被提上日程——肺癌筛查计划。
简单说,就是让所有高风险人群(包括吸烟超过20年的男性和女性,年龄在50至74岁之间)定期做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一年一次。

研究显示,这样的筛查可以让肺癌死亡率下降20%,而对于女性,甚至能下降35%。
更关键的是,三分之二的病例有望在早期就被发现,这意味着手术简单、化疗轻、存活率更高。
巴黎Cochin医院的Marie-Pierre Revel教授就领导了一个叫“Cascade”的项目,目前已经跟踪2600多位女性吸烟者或前吸烟者。

另一个由Curie研究所主导的项目“Impulsion”,正在全法国范围启动,将覆盖2万人。
五年后,法国卫生署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是否正式推广全国筛查。
想象一下,如果计划成功,法国会有四百万人参与肺癌筛查。那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攻”。

然而,这也并非万全之策。医生们担心的,是另一种心理:有些人会觉得,“反正每年都做CT,查得出来,我可以继续抽。”
但事实不是这样。肺癌有时候发展得非常快,一年就能从没影到扩散。
而且,香烟带来的不只是肺癌——还有乳腺癌、膀胱癌、喉癌、心血管疾病……

正因为如此,在每个筛查计划里,医生都会顺带提供戒烟支持。这不是附赠,而是必要的一步。
Revel教授说:“我们不能再让下一代继续掉进这个陷阱。香烟被浪漫化太久了,该结束了。”

Samira今年已经62岁,脸上依然带着自信和从容。她笑着说,自己从那天起再也没碰过一根烟。
她记得自己戒烟那一刻的仪式感:她拿起一支烟,对着它说:“我们两个,终有一个要死。”然后和女儿一起,把整包烟扔进垃圾桶。
她的朋友们一开始被她感动得戒了烟,后来又偷偷抽上。每当有人在她面前点烟,她就会半开玩笑地说:“放下它,不然我掐你。”
朋友们笑她——“你现在是香烟界的裁判官啊。”她自己倒也乐在其中:“他们都叫我‘香烟阿亚图拉’。”

她并不愤怒,也洗去了悲伤,更多的是幸存者特有的乐观幽默,还带自嘲。
她知道自己曾经绕过了死神一圈,现在的Samira活得小心、快乐但更健康。
偶尔会在阳台上晒太阳,看女儿做饭,看巴黎的天一点点变蓝。

疾病并不突然,有时候它是过去几十年生活方式的账单。
法国女性肺癌的上升不是一夜之间的灾难,而是半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后果。
这份“账单”里,也藏着希望的曙光,就像正在试图推广的那场全民筛查,或许能拯救更多的“Sam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