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F-35如插标卖首,说的就是红旗-20
90年代末期问世的红旗-16,是国内中远程防空作战的主力,其最新改进型红旗-16FE,最大射程涨至160千米,在巴基斯坦拦截印度“布拉莫斯”、“斯卡普-EG”的实战中,表现很出色。但带有部分苏制色彩的原始设计,限制了技术升级上限,这才催生了红旗-20。反隐身是近几年先进防空系统身上的常见标签,但包括红旗-9B在内,都算是半路出家,效果远没有达到真正符合战场需求的高度。红旗-9BE、红旗-16FE能拦截“斯卡普-EG”(也就是“风暴阴影”的法国版本),主要是因为后者隐身、机动水平比较低。

▲所谓隐身防区外弹药与隐身战斗机相距甚远
隐身防区外武器、巡航导弹兴起于本世纪初,核心理念是通过RCS较小的外形结构,降低被探测距离,增加突防概率。中美顶尖防空系统通过优化算法、升级搜索雷达,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反制效果,这一点红旗-9B的表现,甚至比“爱国者-3”更出色。而以F-35为代表的高端隐身战斗机,拦截难度和“斯卡普-EG”这类武器,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从最基础的平行对称布局、隐身涂料,再到光洁到极点的表面,真正下功夫的五代机正面RCS,要比巡航导弹低得多。

▲F-35只要藏住肚子,隐身水平还是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不同于定速飞行,缺乏机动能力的“斯卡普-EG”,有人驾驶战斗机轻松突破超音速,在收到预警后更是能在飞行员操作下机动躲避,还指望半路出家的防空系统拦截很困难。红旗-20作为针对F-35的典型防空装备,在立项之初,就明确了雷达、导引头和机动性三大核心,也是三大难点。从结果来看,红旗-20完成了国产先进米波反隐身雷达和氮化镓材料的结合,也是国内首次实现新一代反隐身雷达,在立项之初就深度整合到防空系统之中。

▲最初设计就纳入先进雷达,意味着系统后续升级上限很高
面对F-35这类先进隐身目标,传统导引头精度是不够的,而明确“一车八弹”的红旗-20,也不可能提供太多装配空间。从发射场面来看,国内是在主动雷达导引头之外,又设置了光电侧窗导引模块,针对五代机重视雷达隐身,光学隐身效果差的特性,强化近距搜索跟踪能力。这其实也是美国人提出来的概念,原本是针对防空导弹在大气层内高速运动,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导致红外探测效果很差,才想出来部署到导弹侧面的解决办法。如今未见美国武器应用这项技术,而红旗-20已经量产了。

▲红旗-20的设计理念,有点霹雳-15隐身强化版的味道
导弹机动性主要针对,五代机远超四代机的机动水平,红旗-20在这一点秀了一下高端操作,使用了两级固体串联布局。这个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考虑到要纳入红旗-20狭窄的机身空间,还得实现超过100千米的射程,以及末端高速机动,对燃料和动力系统的苛刻可想而知。总的来说,红旗-20虽然名气还没有红旗-9大,但其事实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换代装备,也是全球唯一针对隐身战斗机并公开的高端武器。巴基斯坦如果能拿到出口型号,印度就算采购苏-57E甚至是F-35A,也注定讨不了好处。

▲红旗-16的历史使命,有新装备接过来了
如果对全球地空导弹系统分级的话,红旗-20凭借反隐身能力独一档,红旗-9B和“爱国者-3”算第二档,只能说略带一些反隐身效果,S-400和其他主流装备位于第三档,在乌克兰战场上甚至无法遏制“风暴阴影”的攻势。而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是,按照国内一贯风格,当红旗-20大胆公开,更新一代的防空导弹又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