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57弹舱公开 和中美设计不同 要带什么武器?(组图)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苏-57型战斗机打开弹舱的这一天。



近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发布了苏-57量产型的正式宣传片,苏-57首席试飞员、俄罗斯空天军试飞英雄、珠海航展大网红谢尔盖·博格丹大爷出镜。当然,最大的亮点并不是我们的博格丹大爷,而是苏-57在视频宣传片中,终于弹舱全开,展示其携带的航空武器,多年疑问终于得到解答。

毕竟,从苏-57试飞后期开始,关于该机到底有没有弹舱,弹舱到底管不管用,能携带哪些航空武器,就一直是各路军迷关注的焦点。

这其中一部分是正儿八经的讨论问题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多少也有拿着苏-57战斗机和歼-20战斗机对比、赌气的成分,更多的还杂糅了中俄两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孰强孰弱、中俄军贸方面的内容,争论本身就不单纯。

记得大伊万在五年前写苏-57的弹舱时(《不打自招!俄罗斯承认苏-57弹仓存在重大问题,但种下龙种收获了西瓜!》),咱的基本观点是,苏-57有弹舱,但是弹舱有问题,投放包线没有那么宽。当然了,现在随着俄技公开苏-57的宣传片,很多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

同时,随着歼-20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装备规模上、都毫无疑问地取得领先,我们对苏-57弹舱的态度,也可以变得十分平和了。

那么从公开的视频来看,苏-57的弹舱设计水平究竟如何,能够携带多少航空武器,和我们的弹舱设计水平相比如何呢?

苏-57的弹舱设计

先从总体布局上来说,苏-57的弹舱和当年大家已经确定了的构型一样,机腹部分串列式配置了两个机腹弹舱,其串联式弹舱的构型和当年的S-37(也就是所谓的苏-47)技术验证机略有相似,可以看出这个当年的验证机项目对苏霍伊第五代战斗机项目造成的影响。



同时,在机身和机翼的边条部位下方设计了两个茧包式弹舱。之前我们怀疑,这个弹舱缺乏足够的液压作动机构空间,可能采取发射时直接抛弃舱盖的设计。但是看俄罗斯人还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茧包式侧弹舱可以打开,打开后每个弹舱可以携带1枚格斗弹,这样分析的话该机的一些设计看起来还是很精细的。

苏-57的侧弹仓

总体描述之后,对两个弹舱的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呢?首先是位于机身和机翼结合处的茧包式弹舱,弹舱采用下翻式开盖设计,结合之前苏霍伊公开的相关技术专利文件可以看到,打开弹舱盖后,使用“X”状伸缩式挂架,将空对空导弹“伸”出弹舱。

这一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弹舱内的纵向空间,同时又节约了横向空间,符合苏-57侧弹舱体积比较小、布置侧向翻转式机械结构比较局促的特点。同时,空对空导弹伸出弹舱之后,又可以得到比较宽裕的前向瞄准视野。

F-22A与歼-20的侧弹仓

这套系统的设计相比F-22A采用的L型伸缩挂架结构要简洁一些,但是设计的巧妙程度相比歼-20的翻转式挂架要低,“解题思路”相对来讲比较常规。同时在导弹伸出机体后,为了避免发射时导弹的尾焰灼烧机体蒙皮,可以看到在导发架的尾部还专门使用黑色的复合材料设计了一个挡焰板。这个设计比F-22A要科学。

总而言之,苏-57在侧弹舱设计上,我们给的评价是,总体设计尚可,与F-22A、歼-20侧弹舱设计相比各有千秋,体现出了俄方的设计水平。

R-73型空对空格斗弹

但是,在侧弹舱上携带的航空武器上,最起码从公开的视频看,还是俄罗斯万年不变的R-73/74型空对空格斗弹。

该弹的技战术性能优势,一是射程大,毕竟弹体重带的火箭发动机燃料多,总冲也高,人家不可逃逸区可能就几千米,它十几千米,格斗弹当成准中距弹来打。二是过载高,使用复杂多翼面加上推力矢量发动机,也算是当年空对空格斗弹的一股清流,所以R-73/74的基础是非常好的。

AIM-9X型空对空格斗弹

但是在中国、北约普遍开始使用致冷/非致冷凝视焦平面红外成像导引头,以对抗各种新型干扰时,俄罗斯还死抱着老套的双色导引头,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让R-73/74的抗干扰能力天然就比美国的AIM-9X或者我们的PL-10要差那么一截。

当然,考虑到现代空战基本打的都是超视距,格斗弹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即使用的话很多情况下也都是近弹远打,这点小问题似乎也不是大事。



看完了苏-57的侧弹舱,咱们再来看看苏-57的主弹舱。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咱的观点苏-57的主弹舱,反而是它的一个设计亮点。苏-57使用的是典型的直通式进气道,整个机身的中央翼盒部分,等于是两个发动机的筒子中间夹着一个主弹舱,主弹舱前后串列,两个弹舱的长度和宽度应该都是一致的。

视频中的苏-57打开了前主弹舱,主弹舱内可以携带2枚X-58UShE型反辐射

导弹。其实之前流传出的照片中,证实过苏-57可以以一个弹舱携带2枚的方式携带这种导弹,但是这还是第一次有官方视频作为实锤。

因此,苏-57自然也可以另一种由俄罗斯战术导弹集团专门为苏-57开发的X-69型空面导弹。从该导弹的外形来看,应当是部分参考了X-58型反辐射导弹的总体构型,但是做了技术大改的产物,最大射程估计在300千米以上。

现在证实了苏-57可以一个弹舱携带2枚X-58UShE,那么全机可以携带4枚同类导弹,且导弹的长度相对较长,宽度虽然比较局促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X-69型空面导弹

同类装备对比的话,苏-57战斗机的这个弹舱设计,最起码在空面导弹的携带能力上,是要好于美军的F-22A的。F-22A的主弹舱显而易见的局促,迄今为止没有体现出能携带空面战术导弹的能力,最多只能携带JDAM。

而美军的F-35A主弹舱为对面攻击进行了优化,可以携带2枚2000磅JDAM了,但也只能携带2枚JSM型空射反舰巡航导弹,还带不了AGM-154/158这种东西,苏-57的主弹舱在对面武器携带能力上确实比较惊人。

F-35的挂载能力



总的来说,苏-57的这个主弹舱设计,一改中美两国的第五代战斗机都在横向尺寸上做文章的解题思路,别出心裁地从纵向尺寸上做文章。

纵向尺寸在基本上保证了中距弹的携带能力的情况下,对于携带X-69这种长度比较长的空面导弹还有独特的优势。只要对空面战术导弹进行特化设计就可以了,其结果就是苏-57的对面打击能力,毫无疑问是中美俄三家第五代战斗机中相对比较强的那一个。

但是,这次俄技集团展示的苏-57依然不包括使用空对空中远程拦射武器的构型。毕竟按照常理,R-37M和R-77M型空对空导弹,也都应该是苏-57的标配航空武器。且从尺寸来看可以做到单个弹舱携带3枚R-77M,武器携带量基本是2近6中。

不清楚俄技集团不展示对空挂载、而是展示对面挂载的考量究竟是什么,可能是展示苏-57的多用途作战能力更有利于外贸吧?

歼-20对比苏-57

苏-57的弹舱终于开了,携带的空面武器、空对空格斗弹也都展示了,压力给到我们这边儿了,歼-20的航空武器携带能力相比苏-57如何?

其实在空战武器上,我们的水平和苏-57是差不多的,都是2枚格斗弹加上6枚中距弹的水平,且PL-15型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还有新一代的中远程弹,性能相比R-77M都要更强,因此歼-20的空战能力是要强过苏-57的。

但是在对面攻击能力上就不好说了,起码目前为止,歼-20都是以空战挂载公开出现的,倒是没有体现出多少携带对面攻击载荷的携带能力。

最近亮相的新型多联挂架

但是咱觉得,这也不是个问题。首先就从最近公开展示的,比如在南昌飞行大会上展出的情况看,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专门适配四代半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挂架,可以携带各种小尺寸的挂载,这可以说就是专门为了第五代战斗机对面攻击做的配套。

再比如相比打算将大量功能集成在一架苏-57上的俄罗斯空天军,我们的选择可就多的多了,根本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挂载都集成在歼-20上,我们的忠诚僚机(CCA)能不能带?大型无人攻击机能不能带?

所以,我们选择的解题思路,就是——我直接画辅助线,不跟你比单机,直接靠体系带更多的载荷。这样一想,就茅塞顿开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