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军的苏-35战机,还是很好看的
要知道,中国从2015年到2018年一共才买了24架苏-35,如果越南这笔交易成真,他们的苏-35数量就要远超中国了。更离谱的是,80亿美元啊,越南2023年全年也就78亿美元的军费预算,真的是“倾家荡产”了。
这份标注为“客户704”的保密文件,经过多方交叉验证后指向的就是越南。按照文件透露的信息,越南将采用“以油换武”的方式来支付这笔巨款,通过越俄合资能源公司在南海开采石油的利润,直接抵扣军购款项(听着就膈应人)。
今年9月,美联社就曾披露过越南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类似的秘密支付机制,用油气合资企业的盈利来偿还武器采购债务,规避美国和西方的制裁。说白了,越南是在打擦边球。

▲越南苏-30MK2V,可以说是最丑侧卫了
越南空军现在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他们目前的主力战机是36架苏-30MK2V,2016年坠毁一架后还剩35架。另外还有12架更老的苏-27SK(苏联老机体生产的)和一些老掉牙的苏-22攻击机。由于缺乏备件和技术支持,越南从2024年起已经停飞了至少4架苏-30MK2V。更要命的是,周边国家的空军装备都在快速更新,越南的这些机队已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苏-35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款战机装备了两台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34.5吨,作战半径1580公里,最大载弹量达到8吨。配备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在四代半战机中,苏-35的综合性能确实还算说得过去。但单价2亿美元,已经远超当年中国采购时8300万美元的价格(通货膨胀也不带这样的)。

越南这次大手笔采购,针对的目标其实很明确。越南在南海问题上长期与中国存在争议,控制着29个南沙岛礁,是南海地区最大的实际占领方。越南一直希望在南海拥有足够的空中力量,既要能够覆盖这些岛礁,也要能在与中国的潜在对抗中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苏-35的1580公里作战半径,理论上可以覆盖整个南海海域,这对越南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但越南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空军装备的歼-20隐身战机已经超过400架,歼-16多用途战机的数量也在400架以上。更关键的是,福建舰11月5日刚刚正式入列,携带的歼-35隐身舰载机已经完成弹射试验。如果在南海海域发生空中对抗,苏-35这种四代半战机面对歼-20和歼-35这样的隐身战机,生存空间相当有限。歼-20能在苏-35雷达探测范围之外就发现目标并发动攻击,苏-35的机动性优势(并非优势)根本没有发挥空间。

越南的部署位置也暴露了他们的战略意图。按照计划,这批苏-35很可能部署在越南中部和南部的空军基地,距离南海争议海域较近。从这些基地起飞的苏-35,可以在半小时内抵达南沙海域。但问题在于,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超越南。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都建有3000米级跑道,部署了先进雷达和防空系统,中国战机可以直接在这些岛礁上起降。相比之下,越南控制的岛礁设施简陋,根本无法作为前进基地使用。

从技术角度看,苏-35虽然性能不错,但在现代空战中已经不占优势。“雪豹”E雷达虽然探测距离不错,但毕竟是无源相控阵,在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处理能力上,远远比不上中国战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面对中国日益完善的电子战体系和预警机支援,苏-35的性能会被大打折扣(参考几个月前的阵风)。更何况,越南能不能养得起这40架战机还是个问题。他们连现有的35架苏-30都维护不好,技术更复杂的苏-35后勤压力只会更大。
有意思的是,中国当年采购的24架苏-35,现在在空军中的地位已经比较尴尬,虽然机动性不错,但落后的雷达航电已经拿不出手,整体战斗力也就比早期歼-11 B强,面对歼-16和歼-11BG都有不小差距。

▲俄媒2012年就期望越南采购
越南现在要采购数量更多的苏-35,某种程度上是在重复中国当年的选择,只不过时间点已经晚了将近十年。且不说中国海空军多得是比苏-35更强的战斗机以及背后更加逆天的作战体系,你买同款飞机,苏-35的技术特点、怎么针对应对我们早就摸清楚了。可以说,越南显然高估了几十架先进战机能起到的作用。
目前这笔交易还处于传闻阶段,越南官方并没有正式确认。但即使交易真的敲定,从签约到交付也需要好几年时间(俄罗斯自己也急缺新机,不会那么快交货)。到那个时候,南海的力量对比只会更加悬殊。越南如果真的想要在南海问题上维护自身利益,恐怕还是应该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正轨上来,而不是幻想靠几十架战机就能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