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南亚地区,网络诈骗中心并不罕见,每年精心设计的爱情骗局以及加密货币诈骗,从受害者手中榨取数十亿美元。分析人士称,许多打工的诈骗者是被拐骗到这些网络诈骗区的,但也有一些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工资而自愿在那里工作。
今年10月下旬,缅甸政府发动突袭,捣毁该国东部靠近泰国边境的妙瓦底诈骗园KK园区(KK Park),大约1500人逃往邻近的泰国,但许多人决定留下来在缅甸的黑市上继续寻找新的机会。
一名自愿加入诈骗区的华人告诉法新社,10月23日,数百名离开KK园区的人,转而来到他所在的三公里开外的另一个诈骗点,只因为每月1400美元的工资太具吸引力了。
出于安全考虑,这名男子要求匿名采访,他通过一款即时通讯应用向法新社证实,他实时身处缅甸靠近泰国边境的地方。
他说,“有些人会被不择手段的老板诱惑而上钩,但有些人则被不错的公司招募,”他说,“一切取决于你的运气如何。”
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全球倡议”机构的高级专家托尔(Jason Tower)告诉法新社,许多KK园区诈骗员工又被其他类似团伙重新招聘了。“还有些人正在寻找新的诈骗地点,”他说,“他们可能真的把这当成一份工作了。”
“这是我们逃跑的机会”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仅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2023年受害者就被骗走高达370亿美元,而全球范围内的损失肯定远不止于此。缅甸靠近泰国的边境地区,饱受战火蹂躏,治理松散,早已成为诈骗中心滋生的温床。缅甸于2021年发生军事政变后成立军政府,他们被指责对贪心敛财的诈骗中心视而不见。法新社写道,中国政府对缅甸军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遏制黑市活动。北京对缅甸诈骗中心招募并诈骗其公民的行为非常愤怒。今年10月,缅甸军政府终于采取行动,称占领了KK园区的约200栋建筑物,查获2000多名诈骗犯。
但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突袭行动的效果可能很有限。这是一次缅甸政府经过精心策划的行动,目的是:一方面缓解各方压力,另一方面不至于对诈骗团伙的利润造成过大的影响。
据泰国地方当局称,缅甸政府的突袭导致来自28个国家的1500园区诈骗人员逃往泰国,其中包括约500名印度公民和约200名菲律宾公民。当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将被迫诈骗者和自愿诈骗者区分开来。
一名菲律宾男子匿名接受法新社采访,描述了10月22日他和大约30名同胞逃离KK园区的经历,当时一支亲军政府的民兵抵达现场协助清剿行动。他说,“大家都跑了,这是我们逃跑的机会。”
他说,拿起自己能带走的一点点财物,逃离了他声称被拐骗入伙的营地,乘船来到泰国西部。

缅甸当局没收KK园的星链天线图像来源: The Myanmar Military True News Information Team/AP/dpa/picture alliance
被卖去做诈骗据专家估计,约有2万人曾在KK园区从事诈骗活动,其中绝大多数被认为是中国公民,逃往泰国的人数可能不到总人数的10%,而留下来的人未必是自愿的。
KK园区被清剿后,附近诈骗营地的一名中国籍人士告诉法新社,当地武装团体争相从中牟利,失业的诈骗犯被“卖”给其他团伙,价格高达7万美元。这些人究竟是被猎头挖走的自愿工作者,还是人口贩卖的受害者,目前尚不清楚。
这名接受法新社采访的诈骗犯称,突袭行动后,他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爆炸声,但他认为这只是缅甸当局在作秀,并非真正打击电子诈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