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二院急诊科
误采“土人参”生吃
大伯呕吐不止
59岁的白师傅(化姓)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近期总感觉身体虚弱,一心想通过“食补”调理。此前回农村老家,在旧房子周围,他发现一种根茎酷似“人参”的植物,未加思索便采挖回家,甚至没做任何处理就直接生吃了半支。

△“土人参”,实为商陆
6个多小时后,白师傅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随后频繁呕吐,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家人发现白师傅情况不对,立即将他送至区二院急诊科。接诊医生韩峰详细询问病史后,初步判断为药物中毒,进一步检查结果更令人揪心:
白师傅不仅出现急性胃炎、细菌性感染,还引发了药物性心肌损伤,其肌钙蛋白指标飙升至1.397ng/ml,远超0.03ng/ml的正常范围,病情十分危急。
医生迅速采取利尿、抑酸护胃、护肝、补液等对症治疗,白师傅的病情才逐渐稳定。经进一步鉴定,白师傅误食的“土人参”实为全株有毒的垂序商陆,其根部、叶子及未成熟果实均含有商陆皂苷,如过量服用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区二院急诊科医生韩峰
韩峰解释,商陆在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十分常见,因其根茎肉质肥大,常被误认成“人参”,它的叶子易被当作苋菜,果实还可能被当作野果误食。

△商陆的果实
其实,通过外观、横切面和口感能区分商陆与人参:
人参:须根多、外皮灰黄色且有粗横纵褶纹理,横切面呈菊花心纹,味微苦带甜;
商陆:须根少、外皮土黄色有横向凸起皮孔,横切面是同心环纹(又称罗盘纹),初尝微甜,但久嚼有麻舌感。
中草药“养生”致肝损伤
转氨酶飙升50倍
58岁的孙师傅(化姓)平时身体硬朗,仅因血压偏高长期服用降压药。两个月前,他想着通过调理改善身体状态,便找了认识的、自称“懂点中医”的朋友配了几副中草药,随后连续服用了两个月。
服药期间,孙师傅突然出现浑身乏力、小便发黄、胃口变差的症状,起初以为是普通肠胃不适,没太在意。直到症状持续加重,才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
转氨酶(ALT、AST)数值达2472、1140U/L,是正常范围(
△孙师傅入院时的检查结果
医生通过排除法结合时间线展开诊断:孙师傅甲、乙、丙、丁、戊肝病毒学检查均为阴性,排除病毒性肝炎;免疫抗体检查无异常,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影像学检查(CT/MRI)显示肝脏无肿瘤、无胆管扩张,仅存在囊肿,排除梗阻性黄疸。而孙师傅回忆,发病前曾服用过自配的中草药,服药时间与症状出现时间高度吻合,最终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且达到3级严重程度(符合黄疸+酶升高的分级标准)。
区二院消化内科医生张叶立即让孙师傅停用可疑中草药,并住院保肝治疗。张叶介绍,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可能无任何明显症状,一旦出现黄疸、乏力、食欲差等表现,往往已造成中度以上肝损伤,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或导致死亡。
医生提醒:
科学养生,避开这些“雷区”
采食野生植物要谨慎
野外植物种类繁多,普通人难以辨别毒性,切勿因外形类似食材就随意采挖食用,尤其是像商陆这类易与“人参”“苋菜”等混淆的有毒植物,误食后风险极高。
用药前先咨询专业人士
无论是中草药、保健品还是偏方,服用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不要自行购买、使用不明来源的药物,避免药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
基础病患者更需谨慎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身体耐受性较差,进补或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跟风“养生”。
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长期服药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等指标,若出现乏力、黄疸、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转发提醒家人朋友
科学养生,切勿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