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还差一款重要舰载机!远洋作战不可或缺(组图)

福建舰终于在11月5日服役了,在央视画面中,该舰搭载了歼15、歼35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等机型,但是熟悉美军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的军迷应该注意到了,福建舰目前其实还缺一款与美军航母对标的机型,那就是固定翼舰载运输机。

而这恰恰是美军航母维持远洋持续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军航母打击群的后勤运输工作,长期由C-2“灰狗”运输机全权负责。这款由E2“鹰眼”预警机衍生而来的舰载运输机,自1966年服役以来,已在全球大洋上承担了半个多世纪的航母快递员角色。



【美军航母甲板上部署的C-2灰狗舰载固定翼运输机】


看似简单的运输任务背后,却是维系航母战力的关键环节,它能将4.5吨物资精准送达2600公里外的航母,无论是舰载机的发动机备件、雷达组件等关键设备,还是39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抑或是20副担架与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转运单元,都能通过其8.38米长的货舱高效输送。

在沙漠之盾行动中,正是依托于C2搭载的463升标准货盘系统,与岸基后勤体系无缝衔接,实现物资快速周转,才确保了航母舰载机联队实现12小时持续出动120架次的能力。

与我国目前依赖的直-18舰载直升机相比,C-2可以说存在极大的优势。速度上,前者作为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不足300公里/小时,而C-2可达553公里/小时,意味着同样距离的物资运输,固定翼运输机能将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海军的直-18舰载运输直升机】

航程方面,直-18的作战半径仅460公里,而C-2的实用航程可达2890公里,足以覆盖航母打击群,从前沿部署到后方基地的全域后勤需求。

更关键的是载重能力与环境适应性,C-2在舰载条件下仍能稳定承载4.5吨物资,且涡桨动力受恶劣天气影响远小于直升机,能在复杂海况下保持运输畅通。

这种差距在远洋部署中会被无限放大,直-18需要多次往返,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C-2一次即可搞定,这直接影响航母舰载机后勤保障能力与出动效率的上限。

对于福建舰乃至未来的004型航母而言,固定翼舰载运输机的定位绝非可有可无。

福建舰作为我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设计初衷便是突破第一岛链、在西太平洋等远洋海域执行作战任务,而远洋作战最具挑战性之一,便是后勤补给的时效性。



图:C2A为航母送快递


舰载机发动机突发故障、雷达系统急需备件,这些在实战中可能决定胜负的紧急情况,若依赖直升机运输,不仅耗时过长,更可能因航程限制无法及时获取支援。

更不用说航母与岸基基地、其他舰艇之间的人员更换、药品输送等常态化需求,固定翼运输机的效率优势,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力保障。

未来的004型航母大概率会拥有更大的吨位,和更大的舰载机规模,对后勤支援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

美军福特级航母,之所以能够定下24小时连续出动270架次舰载机的超高出动率目标,其部署的C-2A运输机中队的保障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图:故障的战机发动机需要运输机及时来回运输替换


当004型航母搭载更多舰载机、承担更复杂的作战任务时,仅靠直-20、直-18等直升机组成的运输体系,必然会成为制约战力发挥的瓶颈。

从这个角度看,发展固定翼舰载运输机,是中国航母向全面形成远洋作战能力跨越的必经之路。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拥有了理想的改装机型,即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美军C-2正是由E-2预警机改装而来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指明了技术路径。

这款全球第二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本身就具备适配航母环境的先天优势,其尺寸完美适应航母机库与甲板有限的空间。

搭载的两台涡桨6C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3800千瓦,动力储备甚至超过C-2A的T56-A-425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3400KW),为进一步将载重能力提升至超越C-2的水平,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基础。



【空警600的机体很适合改成运输机】

同时,空警-600的航程与速度,即便改装后,也能轻松达到甚至超越C-2的性能水平。

从技术层面看,空警-600的改装难度,远低于研制一款全新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当年格鲁曼公司仅通过修改E-2A的机身构造,便打造出了YC-2A原型机,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更降低了技术风险。

同理,空警-600只需拆除其机背的雷达罩与预警任务系统,便可释放出宽敞的机身内部空间,参照C-2A的货舱设计,加装滑轨系统与装卸坡道,就能实现标准货盘的快速转运。

更重要的是,空警-600与改装后的运输机可共享动力系统、航电设备与维护体系,这将大幅降低航母后勤保障的复杂度,提升舰载机的出动效率。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的发展每一步都在填补空白。空警-600的出现解决了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有无问题,而以其为基础改装的舰载固定翼运输机,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舰载机体系。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