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机场现爆炸事故 航司严查!这类东西千万别带(组图)

11月6日,墨尔本机场突发爆炸事故。一名男子的充电宝在口袋里突然爆炸,冒着滚滚浓烟的充电宝残骸掉在地上,引起周围乘客恐慌。

这名倒霉的男子因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候机室内约150名乘客紧急撤离,好在没有其他人受伤。

近年来,充电宝自燃、爆炸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引起人们关注。

今年6月,中国民航开始对充电宝进行严查,如今澳洲航司也在行动……

墨尔本机场现爆炸事故

充电宝在兜里爆炸


11月6日(周四)上午,一名50多岁的男子坐在墨尔本机场的澳航商务休息室内候机。

这时,他裤兜里的充电宝突然起火爆炸,并出现大量烟雾。外套也被点着了。



他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努力把这个充电宝丢到地上。

目击者称,现场烟雾弥漫,充电宝内的液体“飞溅”,有人惊慌失措地尖叫起来。



随后,机场工作人员将受伤男子送到淋浴间紧急处置。

他因腿部和手指烧伤而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候机室内大约150名旅客被立即疏散,没有其他人受伤。候机室关闭了2小时后重新开放。

这一次,好在事故是在候机室内发生,乘客得以被及时送医,其他人也没有危险;



如果晚了一会,等到充电宝在飞机上的时候再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显然,这又是一起锂电池热失控的案例。

一旦充电宝的电芯受损、短路或高温环境下过热,就可能在几秒钟内起火甚至爆炸。即便没有使用,也有热失控的可能。

前段时间的7月21日,维珍澳航一架波音737-8FE客机执飞悉尼至霍巴特航线时,客舱顶部的行李架突然起火并冒出浓烟。



乘客描述称,当打开冒烟的行李架时,里面“突然窜出火球”,引发部分旅客惊慌失措。

机组人员在飞机仍在空中时努力扑灭了火势。所有乘客均安全下机,有1人因“疑似吸入烟雾”接受了医护人员的治疗。

当局评估了飞机的损坏情况,为返程航班调配了备用飞机,该航班因此延误约5小时。

锂电池频繁起火

民航已收紧相关规定


当今的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自然也离不开用锂电池制成的充电宝。

航司大多不允许托运锂电池,仅允许随身携带,且在飞行过程中不能充电;但目前看来,这并不能阻止事故继续出现。即便是在候机室,这东西也能着火。

在发生多起火灾和过热事件后,航空公司近期陆续开始加强对锂电池的管控。

今年1月,釜山航空一架客机发生火灾,火势凶猛,吞噬了半个机身,飞机彻底报废,并造成七人受伤。火灾疑似因充电宝故障引起,此后韩国禁止乘客将充电宝和电子烟存放于行李架上。



中国也发生多起与充电宝有关的民航安全事故。

中国民航局今年6月26日发布公告称,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从小伙伴们的亲身体验来看,从境外乘航班回国时,目前并不检查带入境的是什么充电宝;但如果乘坐中国境内的航班,充电宝都是要经过仔细检查的,主要就是检查3C标识。

澳洲航司虽然没有类似的禁令,但也收紧了相关规定,主要涉及一些被召回的充电宝品牌。

前段时间发生机上充电宝起火事故后,维珍澳航公布了新规,宣布禁止携带已被召回的充电宝上飞机,具体包括Anker、Baseus、Belkin、Cygnett、Quad Lock及SnapWireless等多个主流科技品牌。  



这些品牌的部分产品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带这些品牌的充电宝坐飞机,安检工作人员就会仔细检查,查看是否是被召回型号。

此外,维珍澳航目前还建议乘客在飞行期间将充电宝放在“视线范围内且触手可及”的地方。

也就是说,行李架别放了,要么放在椅背的袋子里,要么放在椅子下方的包里,或者直接拿在手上。

近日也有华人注意到这一点——澳洲航班也开始查充电宝了,明明以前都是不怎么管的。



充电宝的事故太多,航司们都害怕了。

据报道,澳航目前也在审查其对携带任何类型锂电池(包括充电宝)的乘客的规定,预计很快将提供更新。

此外,阿联酋航空、国泰航空、中华航空、大韩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等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已禁止在飞行期间使用充电宝和充电。不过,带还是可以带的,但要符合容量、数量等的相关规定,且必须随身携带,不能托运。

例如,充电宝的容量千万不要超过100Wh。

大家在乘坐飞机时,千万注意航司的相关规定,妥善保管手机、相机、充电宝等含有锂电池的设备。

在日常使用充电宝时,也要注意充电宝的温度,不要进行隔夜长时间充电、等危险行为。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