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衰落:美国陷入战略迷失 宣布不再颠覆他国政权(组图)

10月31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在第21届曼谷对话安全峰会上公开称,美国将结束长期以来奉行的政权更迭政策,不再试图追求颠覆他国政权。她没说的潜台词则是,曾分布在全球各国中的颜色革命机构、CIA分部和非政府组织,都将在未来迎来关门大潮。此话一出,便迅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反响。很多人认为美国政府突然变成了“大善人”,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国家整体实力衰落终于藏不住了的直接表现。



▲图尔西·加巴德

加巴德的发言发人深省:她说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陷入了“误区”,他们原本指望推翻他国政权就能实现现代民主文明国家的诞生和民主观念的传播,但没想到不仅没实现预期目标,还助长了地区极端和恐怖主义势力的崛起,浪费了大量原本可以造福美国人自己的资金。她特别点名在中东地区曾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组织,把它的出现和崛起比喻为一场“灾难”,但也承认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是因为美国的“颠覆战略”。

然后她话锋一转,称在特朗普总统的“英明领导”下,美国政府将彻底结束这一错误策略,转而寻求优先考虑地区稳定,地区和平的外交合作方式,日后将彻底避免通过军事干预和其他手段推翻他国政权。



▲猪湾行动

客观来说,美国的全球战略转向,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大有裨益。美国的撤退,给了全世界各地人民更多因地制宜,发展各国独特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的机会。而且也确实证明,美国内部并非没有有识之士对之前的政策提出质疑——其实他们早就清楚美国在阿富汗、古巴、委内瑞拉、伊朗、伊拉克等等国家所做的事情不仅根本不可能完成所谓的民主推广任务,相反还会招致美国全球影响力的衰退和经济、军事资源的严重浪费。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仗着国力优势,偏要逆水而行,直到今天这种“反颠覆的思维”才终于有了更多的影响力,可以在政策上压倒霸权主义了。

美国不再寻求颠覆全球其他国家的政权,说好听点叫做幡然醒悟,说难听点就是自身实力已经再也配不上以前的全球战略目标了。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本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收缩。



▲苏联入侵阿富汗

颠覆其他国家政权的玩法,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国家级的恐怖主义行为。但它在美苏争霸的年代却被视为一种极为惯常的国际政治斗争手段,也是大国的特殊武器。苏联这么干过,美国当然也这么干过。比如苏联曾把坦克开到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1979年又以军事手段入侵阿富汗,还通过扶持代理人影响其他国家的政府,甚至给大量的亲苏政权和武装力量输送资金和武器,影响其在国内政治中的表现。

不只是第三世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强盛的时候,西欧、东亚国家中也曾大面积出现过红色运动,比如意大利的红军旅,德国的红军派,日本的赤军。苏联扶持的代理人更是不少,但最终随着苏联国力的衰落,这些靠资金和武器维持起来的傀儡,最后在历史大势之下也就慢慢崩塌了。



▲911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干涉对其的反噬

搞政权颠覆和颜色革命的这一套,是从冷战中继承过来的手段,带有冷战时代的标签,但是它明显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国际局势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政权和众多地区间的形式干预了几十年,不仅没有让这些国家变得稳定和富裕,还给美国自己带来了灾难。从“911事件”到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美国投入的资金数不胜数,但灾难却从未终止。事实证明,经济的繁荣和所谓的美式民主根本没有必然联系。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很早之前就表述过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即使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各有各的特色,如果非要套用西式民主的考卷,那么这些地方得到的分数都将是不及格。然而,它们却在上个世纪都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这就恰恰说明没有美式民主,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同样能够取得经济发展。



▲美国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命运”

假设今天的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仍然遥遥领先,那么特朗普绝对不会打出战略收缩这张牌。相反,美式的全球政权颠覆必然还会继续下去。在西方政治学界中,“民主国家不进攻民主国家”的学说曾一度影响深远,给全球各国插上美式民主的大旗,也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战略理想。

而让“自由女神”放下手中火炬的,并不是什么良心发现,只能是自身实力的不济。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实力还不曾强大时就曾给出过与他国交往的5项基本原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如今中国强大了,仍然在践行当初的诺言,这把中国的理念贯彻到了极致。事实也证明,中国式的全球治理智慧将在未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尽管目前全球基本格局仍受到西方的广泛影响,但也并不代表这就是唯一的答案和唯一的选择。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