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苏丹西部科尔多凡州的巴巴努萨上空,一架苏丹空军伊尔-76大型运输机突然凌空爆炸,巨大的残骸散落在沙漠里。快速支援部队(RSF)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战果:他们用防空导弹击落了这架军用运输机,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现场残骸与FK-2000导弹基本吻合
更让人意外的是,开源情报组织在坠机现场附近发现了中国制造的FK-2000防空系统的导弹残骸——这是这款中国出口防空武器首次在实战中亮相,而且一上场就拿下了大型运输机这个硬菜。问题是,中国并不支持苏丹国内的反政府武装,更没有对他们销售武器,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事儿得先说说苏丹现在的乱局。2023年4月,苏丹政府军和快速支援部队这对昔日盟友彻底翻脸,打了一年半还没分出胜负。政府军控制着首都喀土穆和苏丹港等重要城市,快速支援部队则占据了西部达尔富尔等大片地区。双方打到现在,死了上万人,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都说这是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飞机坠毁的西科尔多凡州基本被反对武装势力控制
这次被击落的飞机应该是在执行常规运输任务,从北方飞往南部前线,结果得经过快速支援部队的地盘。FK-2000的射程能达到25公里,射高3000米以上,正常飞行高度的运输机完全在它的打击范围内。伊尔-76翼展超过50米,雷达反射面积大得很,对FK-2000的搜索雷达来说就是个活靶子。而且运输机没啥电子对抗设备,机动性也差,面对来袭导弹基本只能等死。

FK-2000这套东西,国内军迷可能不太熟,因为它是纯出口型号,解放军自己都没装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专门为国际市场搞的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设计思路比较俄式,把12枚防空导弹和两门30毫米六管机炮装在同一辆8×8轮式卡车上,远了用导弹打,近了用机炮扫。射程从1.2公里到25公里,基本覆盖了低空到中空的拦截需求。制导方式是雷达加光电双模式,既能远距离搜索,也能近距离精确瞄准。对付直升机、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战机和运输机,效果相当不错。

▲半年前还说不会转让
那么问题来了:快速支援部队这种非正规军,怎么搞到FK-2000这种装备?答案指向阿联酋。今年早些时候,情报机构就在苏丹发现了FK-2000的导弹碎片,追踪分析认为是阿联酋通过乍得转手给快速支援部队的。

▲阿联酋街头的FK-2000导弹
苏丹政府军多次指控阿联酋暗中支持对手,甚至告到国际法院,但阿联酋一直不承认。不过从战场上出现的各种装备看——土耳其无人机、先进反坦克导弹——快速支援部队确实获得了不少外援。
这次击落标志着FK-2000首次实战开张。从结果看,表现相当不错——成功锁定、跟踪并击落了大型运输机。从快速支援部队发布的视频看,飞机应该是在空中就被击中解体的,机上人员基本没有生还可能。

这对苏丹内战影响不小。政府军失去伊尔-76不仅是物质损失,更重要的是以后再想用运输机给前线送补给,飞行员得掂量掂量了。快速支援部队有了FK-2000,苏丹空军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除非飞得特别高或者绕远路,否则随时可能被点名。
从军贸角度看,FK-2000在苏丹的首次实战,也给中国军工产品打了个广告——虽然使用方是非正规武装,武器流入渠道也很曲折,但"首战即首杀"的战绩确实能说明问题。当然这也是把双刃剑,武器最终被用在内战冲突中造成了人员伤亡。中国在武器出口上一向强调最终用户管理和不干涉内政原则,FK-2000通过第三方转手流入苏丹战场,显然不符合原本的出口管制预期。

眼下苏丹的内战还看不到尽头。快速支援部队有了防空系统撑腰,政府军的空中优势被削弱;但政府军还握着重要城市和港口,快速支援部队想彻底翻盘也不容易。这场拉锯战只会让老百姓继续遭殃。像FK-2000这样的先进武器流入冲突地区,无疑会让战争变得更加血腥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