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迪布。
迪布声称若中美开战,澳大利亚应动用远程导弹打击中国南海及台海周边的军事设施,摆出一副要在地区冲突中“大展拳脚”的姿态,看起来简直是狂的不得了,跟前不久菲律宾海军军官对中国喊话“敢动手我们必反击”有的一拼。
然而,这位澳大利亚专家这番看起来十分霸气的发言背后,其实和菲律宾海军那个军官一样,都是一句话:不自量力!
首先,这位专家声称,澳大利亚应该在中美战争爆发时主动打击中国在南海和台海部署的军舰和军事设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打中国本土呢?

▲中国南海永暑岛。
对于这个问题,保罗迪布也是非常实诚,他认为,澳大利亚不应攻击中国本土,因为这“太危险,可能会招致报复”,但可以退而求其次,打击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基地,并打击在台湾海峡范围内出现的中国军队。
你看这就非常搞笑了,原来你也知道中国不好惹,所以才不敢打击中国本土,只敢打击中国在海外的军舰和军事基地,这么一看,这位澳大利亚专家所谓的硬气,瞬间就透露出一种用最狠的语气说最怂的话的那种荒唐可笑感。
更加荒唐的是,迪布言论的核心漏洞,在于其作战设想完全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澳大利亚根本不具备实施这一计划的核心军事能力。
所谓“用远程导弹打击中国周边军事设施”,前提是拥有远程导弹及配套发射平台,但目前澳大利亚的国防武库中,压根就没有远程导弹。

▲澳大利亚近些年扩军迅速,甚至装备了准航母。
对于这个问题,保罗迪布倒是想的挺美,针对导弹和发射平台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他提出了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首先,立即向美国求购200枚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与60枚LRASM反舰导弹,先解决澳大利亚海军远程打击火力有无的问题。
与此同时,启动澳大利亚国产远程巡航导弹项目,射程要求能达到1500-2500km,乐观的话预计可以在2030年之前服役。
但是问题来了,澳大利亚距离中国实在是太远,哪怕是战斧巡航导弹拥有超过2000km的射程,也依旧够不着中国,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唉,这个保罗迪布又出招了,他提供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就是在菲律宾部署军事基地,把巡航导弹部署在菲律宾,这样就能够有效打击到中国在南海和台海周边区域的大部分目标。

▲澳大利亚已经确定了核潜艇发展计划,第一步就是购买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第二个方案则是寄希望于海军舰艇平台,澳大利亚国防部已经启动了核潜艇项目,从美国采购一批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同时引进技术完成核潜艇的国产化。
迪布认为这些藏匿于大海中的核潜艇就是巡航导弹的最佳发射平台,可以对中国发起出其不意的打击。
然而,保罗迪布提出的这几个方案,看起来似乎是挺有搞头的,但是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方案的每一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首先第一个,在菲律宾建立军事基地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当地民意基础,并非澳大利亚一厢情愿就能实现,哪怕是作为菲律宾亲祖宗的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战斧巡航导弹都磕磕绊绊花了很多年、费了很大劲才成功,你澳大利亚又凭什么能让菲律宾同意呢?

▲LRASM作为美国下一代反舰导弹,虽被寄予厚望,但是发展并不顺利。
第二个就是,澳大利亚购买的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交付时间最早也要到2030年代,而当前才2025年,未来五年内澳大利亚根本无法获得这一关键装备。
所以保罗迪布口中的作战方案,无异于让澳军开着“想象中的潜艇”,发射“还没买到的导弹”,去攻击几千公里外的目标,这种脱离现实的规划,堪称“先画好蛋糕图案再去找面粉”的典型范例。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保罗迪布所谓的远程打击计划完全成了一场无米之炊,没有核心装备作为基础,再激进的作战构想也只是“纸上谈兵”。

▲澳大利亚霍巴特级宙斯盾驱逐舰,理论来说该舰的MK-41垂发也能发射战斧导弹。
其实,我们只要细细剖析迪布的言论,就会发现他的核心意图十分明显——向美国求援。
他瞄准的美国装备包括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战斧巡航导弹和LRASM导弹等,全都是澳大利亚自身国防工业无法提供的核心装备。
澳大利亚的算盘很清晰:通过这种“先表决心,再要装备”的逻辑,既是在向美国表忠心,试图通过渲染对华强硬姿态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也是在变相施压,警告美国若想让澳大利亚在西太平洋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提供更多军事援助。
最有意思的是,深挖迪布背景,就会发现其所在的研究所,每年预算里有37%都来自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等美国军火巨头。
他极力推销的LRASM反舰导弹、战斧导弹恰好都是这些公司的“拳头产品”,这种巧合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澳大利亚的战略需求催生了这些建议,还是美国军火商的订单需求催生了澳大利亚的“战略”?

▲战斧这种亚音速导弹在中国防空体系面前突防能力几乎为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保罗迪布第一次这么说了,2023年说过一次,2024年又一次,反反复复炒冷饭。
保罗迪布这番言论看似霸气,其实本质恰恰是是缺乏现实支撑的战略空谈,背后既暴露了澳大利亚军事能力的严重短板,也暗藏着军火利益裹挟下的投机算计,更折射出其依附美国、妄图搅动地区局势的错误认知。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的设想能够实现,在我国海空军的巨大军力优势面前,他真的能打击成功吗?可以说,这位专家不仅高估了自己,更低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