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加州一名10岁女孩失踪,消息迅速上了美国各大新闻头条。8小时后,警方在250英里外找到了她,而她正与一个27岁陌生男子在一起。
这个男子通过全球最大的儿童游戏平台Roblox认识了女孩,用了几个月时间「培养感情」,最终将她诱拐到现实世界。
可能很多中国家长不知道,Roblox在美国孩子中非常流行,全球有3400万13岁以下日活用户,21%甚至不到9岁。然而最近爆出的多起儿童绑架案、性侵案背后,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浮出水面:
这个市值高达920亿美元,聚集了全球最年幼一代人的平台,竟早就成了「恋童癖的猎场」。而公司号称「全球最佳」的审核系统,却屡屡失灵。
更可怕的是,随着美国市场趋于饱和,Roblox已将目光投向亚洲,用户量正在快速增长中。

■Roblox上一个游戏,有人引诱未成年人用户离家出走,对话很露骨
震惊全美的绑架案
从线上到线下的绑架案,在Roblox上发生了多起,今年最轰动的就是加州10岁女孩失踪案。
据女孩家人表示,今年4月13日上午8点左右,父母发现孩子不在自己房间,而此前孩子并没有离家出走记录,也没有精神健康问题,只是因为总和陌生人聊天而被没收过手机。
据调查,女孩在今年3月份与一个名叫纳瓦尔的27岁男性在Roblox上相识,后来又在另一个知名社交软件Discord上聊天。期间,纳瓦尔曾对其进行过隔空猥亵。
在女孩失踪当天的半夜时分,纳瓦尔开车来接她,声称「去公园闲逛」,然而直到3小时后,女孩才发现这辆车正在开出城区。
对于自己的行为,纳瓦尔拒不认罪,并辩称「以为女孩超过了18岁」。但随即又承认,如果女孩「愿意」,他会「认真考虑」与其发生关系。
目前,纳瓦尔被指控多项重罪,女孩的父母则对Roblox和Discord提起了诉讼,认为「Roblox不仅没有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反而设计、构建并维护了一个有毒的环境,使淫秽内容得以滋生。
更糟糕的是,它使掠夺性的恋童癖者得以猎捕、诱骗和性剥削儿童。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场‘数字和现实的噩梦’」。

■这起案子的卷宗
这位家长并没有危言耸听,也是在今年,美国还有一位13岁的女孩,同样在Roblox上结识成年男性后,被绑架后并遭遇了真实伤害。
这个女孩来自爱荷华,女孩从8岁就开始玩Roblox,父母觉得这是个「安全的儿童游戏」。
2025年初,30多岁的马丁伪装成未成年人,用了4个月时间对女孩进行「情感操控」,从Roblox聊到Snapchat,发送性暗示消息和图片,声称「爱她」。
最终,马丁将女孩从家中诱拐,开车到田纳西州,对其进行了反复性侵。
女孩的家人在起诉书中写道:「如果Roblox设计了哪怕最基本的年龄验证和身份筛查,我们的女儿就永远不会遇到这个恋童癖,也不会遭受这样的伤害」。
根据彭博社深度调查,自 2018 年以来,美国警方已逮捕至少二十多名通过Roblox认识儿童,并涉嫌绑架、虐待的嫌疑人,受害者年龄甚至低至7岁。
「这些色狼不仅潜伏在世界最大的虚拟游乐场之外,他们悬挂在攀爬架上,使用Robux引诱孩子们发送照片或与之发展关系,然后转移到其他在线平台,最终转移到线下」。

■彭博社这篇深度报道看得人触目惊心,仿佛恐怖片
「用户增长优先于儿童安全」
以上两位家长的诉状,直指问题核心:这么多恋童癖在此聚集,平台是怎么监管的?
去年10月,著名做空机构Hindenburg Research发布了一份64页的调查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和证据「重锤」Roblox监管缺失,直接将其称为「X级恋童癖地狱」。
早在2023年,Roblox就被「美国国家性剥削中心(NCOSE)」列入「肮脏十二名单」,称他们为侵害行为提供便利、支持甚至从中获利,也敦促Roblox采取行动,改善平台的控制、审核措施和家长监督,以保护儿童。

但到了2024年,Roblox还没有做出实质性改变,于是Hindenburg机构决定「卧底」在Roblox,亲自调查它的审核机制到底有多松散。
调查人员想看看Roblox里有多少潜在的儿童侵害者,就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搜索名叫「JeffreyEpstein」(杰弗里·爱泼斯坦,已故恋童癖富豪)的用户有多少个。
结果发现,平台上有900多个爱泼斯坦的变体账户,包括「JeffEpsteinSupporter」(爱泼斯坦支持者)等。有的账号直接写着「我引诱未成年人」。
更恶心的是,这些账户还玩了很长时间的儿童游戏,获得了多个徽章。

接下来,调查人员注册了13岁以下儿童身份账户,想看看会不会接触到成年人内容。
注册过程没有跳出年龄验证机制,几秒钟就完成了。当在搜索栏输入「Adult」(成人),他们立即找到了一个名为「Adult Studios」的群组,有3334名成员,公开交易儿童色情内容,并对未成年人有引诱行为。
「里面的成员要么是未成年人,要么大人冒充未成年人」。
调查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38个类似群组,有的成员人数高达10.3万,还有个群组2009年就存在了,15年来一直在进行儿童色情交易,并一直成功绕过了有效监管。

■成人群组的信息墙
Hindenburg的调查发现,Roblox曾在2022年向BBC表示,「会审核上传的每一张图片、视频和音频」,并声称拥有「全球最好」的内容审核系统,但现实令人震撼:
年龄验证:用户只需输入生日即可,无需任何验证,意味着可以随便编造年龄。
安全私信:声称会自动扫描并删除色情内容,但前员工透露,系统根本检测不到所有内容。更糟糕的是,「朋友」之间的消息默认不扫描。
内容审查:大部分外包给亚洲呼叫中心,审查员每天只赚12美元,要处理大量儿童性骚扰投诉,但管理员屏蔽违规者的权限有限。
零门槛注册:没有任何背景调查,性犯罪者可以轻松注册多个账户。
在不止一个游戏里,调查人员发现了大量玩家上传的色情图片,并涂鸦了仇恨内容。甚至更令人担忧的是,还有「殴打孕妇」、「殴打流浪汉」等暴力游戏,这些游戏标注的年龄则是「9岁以上」。
有网络安全人员表示,在Roblox上追查恋童者比其他在线平台更难,因为每个用户都是匿名的,注册时不能要求提供真实姓名、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这不仅保护了儿童的隐私,也保护了色狼的隐私」。

■一款目标年龄为5岁的游戏
更令家长寒心的是Roblox公司的态度。Hindenburg的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实际上有「两套账本」:内部账本用于商业决策的真实数据,外部账本报告给华尔街的夸大数据。
换句话说,Roblox一边向投资者吹嘘虚假的用户增长,一边故意对儿童安全视而不见。
一位前高级产品设计师道出了公司的真实想法:「如果要确保用户安全,就得限制某些用户的参与度,但这样就会伤害公司的增长KPI,管理层不希望那样做。」
「Roblox的用户增长优先于儿童安全」。
有经理多次呼吁增加审核人员却得不到回应,选择了辞职;还有员工发现,「确保用户不会与陌生人交谈」的安全设置被默认关闭,于是提出了更多保护儿童的建议,却遭到了拒绝。
如今,Roblox更是为了降成本转向AI审核,但依然有员工发现,AI还是检测不到细微的有害信息。

■「Roblox把利润置于儿童安全之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Roblox最近又开启了更多合作,比如知名玩具品牌、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Lady Gaga等,联名开发新产品和新游戏。
「瞄准更多Z世代和Alpha世代用户」。
更加讽刺的是,在Roblox引发大量争议和官司缠身的当下,就在昨天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爆出:「利润增长势头强劲,用户数创下新高,超过去年整个平台用户数,以及亚太地区增长强劲」。
有网络安全专家知道这一切后评价,「如果我可以从地球上抹去一个应用,那一定是Roblox」。

■网络安全专家问一群澳大利亚小学生「有多少人在Roblox上遇到过让你脱衣服,给你免费币的人?」,有这么多孩子举起了手
最聪明的算法,也比不过警觉的家长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Roblox玩家已经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恋童癖猎巫行动」。
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潜入可疑的聊天群,收集恋童癖的证据并举报给平台和执法部门。甚至他们还建立了黑名单数据库,开发了识别可疑行为的工具,与家长组织合作,传播安全知识。
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更小的孩子,一个个揪出藏在屏幕后的恶魔。正如一位参与者说的,「平台不保护我们,我们就自己保护自己。」
也让我们在这个黑暗丑闻中,看到了一丝光。拯救数字原住民的,正是数字原住民自己。

■这个男孩叫西蒙,曾参与「追捕」了Roblox最大恋童癖之一,还多次建议Roblox给违规者封号,但Roblox以「损害公司声誉」为名,对他提起了160万美元诉讼
网络安全专家布莱恩·克雷布斯说,「在网络世界,家长的警惕性是孩子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平台监管靠不住,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防患于未然。
觉醒比技术更重要
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聊聊网络世界的真相,告诉他们有很多成年人在伪装成同龄人。告诉他们,任何要求单独聊天、索要个人信息或提出见面的人都值得警惕。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遇到不舒服的事情时,向你求助不会有任何后果。很多悲剧源于孩子害怕「惹麻烦」而选择沉默。
技术手段必须跟上
把游戏设备放在客厅等公共区域,定期查看好友列表和聊天记录。关闭所有允许陌生人私信的功能,设置最严格的年龄限制。
使用专业的家长控制软件,但不要完全依赖技术解决方案。记住,最聪明的算法也比不过一个有警觉性的家长。
让童年回归线下
多带孩子更多参与线下活动,比如体育、艺术、社交。如果必须使用在线平台,优先选择那些有严格身份验证的教育类应用。

《焦虑的一代》作者、纽约大学教授Jonathan Haidt曾发出警告:「我们向青少年大规模提供智能手机,构成了人类对自己孩子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不受控制的实验,这个实验是一场灾难。」
正如我们所写过的「算法吃掉大脑」,一个基本事实是,任何一个平台的设计初衷从来不是保护儿童,而是吸引和留住用户。
在资本市场的逻辑里,用户增长和参与时长是硬指标,儿童安全充其量只是公关需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谁是优先级自然不必说。
除了Roblox,还有很多平台依然存在类似隐患,受害者和平台的官司也每年都在新增。
也许,真正需要「断网」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些将儿童安全视为可交易商品的成年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