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会晤协议细节出炉 中美是否“休战”在望?(组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常思颖Role,BBC中文

经过数月竞斗和多轮贸易谈判后,中美两大强国在元首会晤中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双方均对会晤中达成的共识表示满意,白宫称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历史性胜利”,中方则表示磋商“取得积极成果”。

然而,随着更多协议细节出炉,外界越来越清楚,两大强国到底是“休战”在望,还是正开启新一轮较量。

“对等让步”下的暂时平衡


根据中美双方分别发布的声明,本次会晤在经贸议题上达成了一系列成果。 整体来看,这些成果主要建立在“互惠交换”的基础上,即双方在特定领域做出对等的“让步”。

中国满足了部分核心关切:美国同意将与芬太尼相关的20%关税减半; 暂缓实施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升级管制,为期一年——该计划原本扩大了受制裁中企名单,限制其获得美国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可用于提升军事能力的技术; 美方暂停实施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条款调查,同样为期一年。

美方也得到了一些想要的,包括中方同意暂停对稀土相关产品与技术的升级管控,为期一年; 中国将加强合作,打击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 中国承诺在今年最后两个月至少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 中方暂停对美国农产品征收的部分报复性关税。

总体而言,双方的“让步”相对均衡。 中国商务部在新闻稿中特别以“美方做了什么,中方做了什么”的对应结构呈现成果,显示谈判的“对等性”。 而白宫的声明中,多次出现“中方取消反制措施”的表述,强调美方在谈判中的收获。

分析人士认为,双方都深知,全面脱钩或激烈对抗的代价,是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受的。

美国克里斯多福纽波特大学(Christopher Newport University)政治学副教授孙太一对BBC中文表示:“中美之间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被迫共生状态。 双方都明白,如果完全脱钩或者全面对抗,成本会高得无法承受。 ”

他指出,无论是芯片、稀土、关税、汇率、农产品采购还是港口费用等问题,双方在反复试探与调整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平衡”。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则形容此次结果为“温和的协定”。 她认为,双方撤回了过去两个月中相互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措施,意味着贸易关系大致回到9月之前的状态,“标志着贸易战中的一次脆弱停火”。

“脆弱”的共识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为什么以“脆弱”形容本次的共识? 可以从中美双方的表述上瞭解一二。

双方公布的成果清单虽看似呼应,但在具体表述上存在差异,显示各自对协定内容的解读并不完全一致。

在备受关注的稀土管制方面,尽管中方宣布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为期一年,但声明同时指出,“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这意味着升级管控的执行只是延后,并未真正取消。

同样地,对于美方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虽然白宫表示将暂停实施一年,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实施,或对具体细节保留解释空间。

孙太一指出:“表面上看双方都退让了一步,但这是基于对对方报复可信性的反应,而不是双方已经放弃手中的牌。 ”

另一个关键点是“一般许可”的发放。 白宫称,中国将允许稀土、镓、铵、锑和石墨等出口,受益对象为美国最终使用者及其全球供应商。 中方官方声明则未提及该内容。

如何解读“一般许可”,可能成为未来协定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分歧所在——中美可以因各自立场和角度而采取不同解释方案。

白宫表示,此举等同于“事实性取消”中国在2025年4月与2022年10月实施的出口管制。 但中方尚未公开披露具体细节,也未使用“取消”一词。

“如果美国采取了中国认为违反协定字面或精神的行动,中国可能会放缓稀土的交付。”葛来仪对BBC中文表示。

她解释,这次会晤的结果可能令北京认为“以升级促缓和”的策略奏效了,它在关键矿产和稀土磁体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未来必要时可以再次使用。

美国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学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对BBC中文指出, “以升级促缓和”本质上是传统谈判策略:“先提出高要求,再逐步降低,最终达成自身期望的协定。 ”

金德芳认为,中国在稀土方面的策略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进一步激励了全球寻找替代来源,以及能够取代稀土的合成材料。

美中元首会晤结束不久,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许多方面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并称美国需要摆脱中国在稀土供应上的主导地位——“那是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剑,也悬在全世界头上的剑”。

贝森特说:“这是中国在对抗世界。 他们把压力施加在整个世界身上,而世界也正在反击。 未来一到两年内,我们将加速行动,摆脱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剑。 ”

鉴于中国此前的稀土管控措施涉及范围之广,欧盟方面也关注中方的缓和行动。 欧盟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的理解是,中方的暂停措施适用于全球...... 我们仍在与中国接触,以瞭解具体执行方式。 ”

他还表示,4月的管制措施仍然有效。

这意味着,稀土出口管控虽有所缓和,但长期影响和执行方式仍存在不确定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芬太尼合作方面,中美双方的表述也存在差异。

白宫的声明指出,“中国将采取重大措施,切断芬太尼流入美国。 具体而言,中国将停止向北美出口某些特定化学品,并严格控制向世界各地出口某些其他化学品。 中方的说法只是“双方就合作打击芬太尼达成共识”。

金德芳认为,未来中方可能声称无法控制前体化学品的流向,尤其是流向墨西哥等第三方国家的部分。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很脆弱”,她说,“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也曾承诺购买大豆,但并未完全兑现。 ”

在农业采购方面,根据白宫公告,中国承诺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至少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年至2028年每年至少购买2500万吨。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研究主管裴西霞(Even R. Pay)对BBC中文表示,“这项协定基本上让美中农业贸易政策回到2025年前的‘常态’。”

她解释,对大豆种植者而言,这份采购协议为市场预期设定了底线,意味着农民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作物,今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这对许多需要依赖销售收入偿还债务和购买下一季农资的农户而言,是好消息。 ”

不过,她提醒,“要说这是一场胜利仍言之过早,因为农民的处境并未比特朗普上任前更好。 从某些角度看,他们的情况甚至更糟,因为今年市场的不确定性已造成冲击,而未来这项协议是否能持续也仍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

台湾:潜在冲突的隐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中方的官方稿件中,“臺湾”未被提及。 特朗普也向媒体表示,会晤期间中方“完全没有提到”臺湾。

这与拜登任期内中方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在2022年巴厘岛峰会和2023年三藩市峰会上,习近平都曾直接谈及臺湾,并使用了强硬措辞。

例如,习近平在巴厘岛峰会上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 ”

他还表示说:“任何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都违背中国的民族大义,中国人民都绝不会答应!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更多聚焦贸易议题,回避臺湾及更广泛的人权问题。 外界原本担心,为了达成贸易协定,特朗普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但事实上并未发生。

这并不意味着台湾的战略重要性减弱。 分析人士指出,这仍可能成为未来中美关系中的潜在冲突点。

朱志群对BBC中文表示,“这牵扯到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以及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他(特朗普)不会轻易放弃台湾问题,所以一定会继续打‘臺湾牌’。 ”

最近,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采访时,特朗普被问及如果北京对臺湾采取军事行动,美军是否会介入防卫臺湾。 他回应称,“如果那种情况发生,你就会知道我的决定,他(中方)很清楚答案”。

面对记者追问,特朗普表示,“我不能泄露我的秘密”。 这被视为是美方对台战略模糊的延续。

对中国来说,台湾被视为“核心利益”,不会轻易妥协,甚至被认为从未放弃武力实现统一的可能性。

因此,即便在贸易和经济领域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台湾问题仍可能成爲引爆中美关系的一颗“炸弹”。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zjfeng78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不谈台湾,要么中美在桌下谈好了价格,中国把台湾买下来;要么就是中国完全不管美国,按照自己步调收回,而美国因为军事介入成本以及国内政治考虑,也懒得提。毕竟台湾比起乌克兰和以色列,没资源没纵深没利益,更像是鸡肋。
2025年11月04日5:01
评论人:treebear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BBC又是照抄美国假新闻。中国根本没有放松稀土管制,只是暂停了0.1%稀土含量长臂管辖。没有量化的大豆采购,只是对等取消报复芬太尼关税加给美国粮食的关税。中粮的确采购了18万吨大豆,而且有中国企业开始询价美国大豆运到中国运费,但是没有量化的采购协议,一切取决于美国大豆市场价格。
2025年11月04日6:21
评论人:雅痞士 [♂☆★尿洗狗粮头★☆♂]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不要想太多,这种脆弱的平衡维持不了多久。
中美现在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边打边谈,边谈边打,这就像吃甘蔗,吃一截剥一截,全球很多人都期望中美能停止贸易战,但是目前的情况,怎么可能?美国想把中国打下去,中国自然不甘于承受美国的打压,中美在各个领域肯定都会较量一番,直到最后的胜者确定,败者出局。
2025年11月04日5:42
评论人:小曉古今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5楼:美國對台灣,日,韓就是一掐到底,好香喔!
2025年11月04日5:45
评论人:吃斋念佛大灰狼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还不适应中国和它平起平坐,摩擦还是会有的。
2025年11月04日5:36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BBC繼續編..🤣🤣🤣
2025年11月04日6:27
评论人:kkk_kk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可别扯蛋了,看到时签订的协议。如果按美国官方以标本,那中国在四月份不就输了,哪还等到现在
2025年11月04日5:58
评论人:DonaldTramp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休个弔戼, 美国是不会放弃打压任何挑战美国国际地位的国家的,这是美国的基本国策。
2025年11月04日5:45
评论人:小曉古今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談判是雙向的,美國擴大解釋都沒用,一切以簽署爲準
2025年11月04日5:44
评论人:LLC [★★逗粉红玩★★]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文翻译去掉很多中方让步内容,比如停止针对美企业的反倾销调查
2025年11月04日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