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特习会图像来源: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朗普原本威胁对中国产品征收100%关税,如今,在与习近平的峰会后,双方达成为期一年的贸易停火。那么,上周四(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特习会达成的协议,有哪些关键内容呢?
关税
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产品征收20%的关税,如今减半,至10%。美国官员称,由此,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总体关税将从57%降至47%。
这一数字包括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征收的约25%关税,加上今年4月白宫对中国产品征收的10%“对等关税”,以及此前的“最惠国”关税税率。
稀土等关键矿产
中国同意将本月推出的稀土及稀土磁体出口管制推迟一年。这涉及到汽车业、飞机制造业以及军火行业等。中国本月推出的新规原本将意味着,即便仅有微量管制元素,也需出口许可。
白宫称,中国也将对稀土、镓、锗、锑、石墨出口发放通用许可证,从而有利于美国终端用户及供应商。
白宫称,这相当于“事实上取消了中国2025年4月和10月实施的管制”。
不过,美国财长贝森特周日则警告说,如果北京继续阻止稀土的出口,特朗普政府可能再次提高关税。
白宫还表示,中国同意暂停3月4日以来宣布的所有报复性关税,包括对美国鸡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的关税。
此外,北京将暂停或取消3月4日以来所有对美非关税反制措施,如将特定美国公司列入中国政府清单。
特朗普政府暂停扩大商务部黑名单
美国同意暂停扩大商务部禁止购买美国技术产品的公司黑名单,时间为一年。这包括半导体生产设备等。
商务部这份黑名单如果扩大后,将自动把已经在名单上的公司控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加进去。这将对中国公司带来最大的影响,禁止美国向额外的数千家中国公司出口。
中国同意购买大豆
白宫称,中国同意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中国还同意恢复购买美国高粱和硬木。
今年秋天,中国基本上停止了购买美国大豆。美国农民表示强烈不满。
有分析认为,新协议下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大豆也仅会与此前持平。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近2700万吨大豆。尽管中国2020年承诺在与特朗普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下大幅提高购买大豆的数量,但由于新冠疫情始终未达到这一目标。
白宫还表示,中国将恢复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华工厂的贸易,从而允许关键的传统芯片可运往世界各地。
此外,北京将延长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市场化关税豁免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
白宫还表示,中国将终结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公司的反垄断及反倾销调查。
特朗普政府暂停新的港务费
白宫称,北京同意取消与美国新增港务费相关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同意暂停一年实施对中国建造、拥有以及悬挂中国旗帜船只的新增港务费。该措施旨在复兴美国商业造船业。对于停靠美国的船只而言,则意味着每年增加数百万美元费用。
该港务费已有10月14日生效,与此同时还对中国造岸桥征收100%的关税。中国则采取对美国相关船只反制措施,包括美国所有权占25%以上的国际船运公司船只。
白宫称,将在与中国谈判的同时,继续与韩国、日本就复兴美国造船业磋商。
打击芬太尼走私合作
白宫称,中国同意采取“显著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向美国。这包括阻止特定前体化学品运往北美,并严格管控其它化学品流向世界各地。
特朗普最初实施芬太尼相关关税时,其政府官员曾表示,北京的承诺未见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