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型无人战机首飞!竟然是个“缩水-F16”(组图)



近日,美国安杜里尔公司研制的YFQ-44A无人战机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该机型作为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CCA)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美军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领域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不过,在褪去宣传光环之后,人们很快发现:这架号称“未来战机”的无人机,竟只是一架没有座舱的缩小版F16而已;而对比中国93阅兵公开的制空无人机后,就会发现,二者在设计理念、技术实力与作战定位上的差距,早已不是“一步之遥”,而是“代际之别”。



【首次进行试飞的YFQ-44A忠诚僚机】

美军在首飞声明中特意强调:YFQ-44A从概念设计到升空仅用了不到2年,创下“美军新型无人机研发速度纪录”。但这份“高效”的背后,其实藏着赤裸裸的技术妥协:为了缩短周期,安杜里尔公司几乎复刻了F-16的气动设计,只是缩小了尺寸,并去掉了座舱。



仔细观察其外形就不难发现,YFQ-44A的机身轮廓、机翼角度和腹部进气道的位置,都与F-16有很大的相似。更关键的是,它延续了F-16标志性的椭圆形机身截面和复杂曲面设计。这些连续弯曲的表面会像镜子一样,在各个方向反射雷达波,让无人机的“隐身”成为空谈。

而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它沿用了F-16的腹部进气道:当雷达波从侧向照射时,机头和机身无法遮挡进气道内部,发动机叶片、气道结构会直接暴露在雷达视野中,形成强烈的“雷达反射源”,这相当于给无人机贴上了“我在这里”的标签。



图:YFQ-44A腹部视角

观中国93阅兵亮相的两款制空无人机,从设计源头就跳出了“复刻有人机”的思维。它采用的无尾飞翼构型,不仅去掉了垂尾这个“强雷达反射源”,还通过平滑的机身曲面、一体化的机翼设计,将正向半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压到了极低的级别。

这两款无人机的雷达信号可能只相当于一只麻雀的雷达信号强度,敌方雷达即便开机,也很难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捕捉到它。更巧妙的是,它们采用的两侧S型进气道设计,无论雷达波从哪个方向照射,都无法直接探测到内部结构,隐身性能比 YFQ-44A 强出不止一个数量级。



【于93阅兵首次公开亮相的制空无人机】


简单说,YFQ-44A 是“用旧框架改新机型”,而中国制空无人机是“为新作战需求造新平台”。这两种设计思路的差距,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二者的性能分野。

美军对YFQ-44A的定位很明确:“忠诚僚机”。它能实现“半自主作战”,比如独立完成起飞、巡航、着陆,甚至在无人干预下执行简单的协同任务。但本质上,它仍是“有人机主导、无人机配合”的传统模式。

而中国的制空无人机则完全不同,其定位是“体系作战的核心参与者”,而非“有人机的附属品”。中国制空无人机不仅能与歼-20、歼- 35等有人战机组成协同编队,更能依托其自身强大的平台性能,独立夺取制空权,同时承担前沿探测、空中拦截、纵深打击等多类型任务。



图:93阅兵展示的制空无人机和无人僚机

从两国无人机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YFQ-44A代表的是对现有空中作战体系的渐进式改良,其核心思路是在保持有人平台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引入无人系统来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技术风险相对可控,能够较快形成作战能力。然而,非隐身的设计特征,使其在高强度对抗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制空无人机的发展路径更具革命性。通过将无人机定位为夺取制空权的主要平台,并赋予其高度自主的作战能力,这种设计思路,更符合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YFQ-44A的首飞,固然是美军推进无人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节点,但它所暴露出的设计保守性和理念滞后性,使其在与中国制空无人机的对比中相形见绌。

这两种不同的先进无人机,不仅反映了两国在无人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更体现了两国对未来空中作战模式的不同理解。

未来,随着中国制空无人机批量列装与作战体系不断完善,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将进一步向中国倾斜,而美国试图通过YFQ-44A等“忠诚僚机”挽回优势的努力,恐怕只会沦为徒劳之举。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cxy1223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阅兵展示的是现役装备。
2025年11月01日22:44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5楼:不同款飞机有不同应用场景。这种飞机有其存在的理由,只不过小便不知道而已。如果你要比隐形战斗飞机,那就比X-Bat
https://newatlas.com/military/x-bat-combat-drone-shield-ai/
装有X-Bat软件的无人F-16曾5:0战胜王牌飞行员驾驶的F-16。
2025年11月02日0:30
评论人:Sleepyjoebd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楼下俩怎么找补也没用,这气动外形就已经落后几十年了。
2025年11月02日0:09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1楼:近距離空戰不是X-Bat的卖点,只是证明其聪明程度。其主要卖点是可以垂直起飞,可以装在集装箱内在货船上,或平坦场地随时发射。满载单程飞行距离达4600英里。
“霹雳17空战高超音速导弹锁定不可逃逸距离超200公里”的论断对无人机不适合,无人机的操作性能远强于有人飞机。无论PL17还是美国的AIM174B远程空空导弹主要是用来对付慢速的加油机或预警机。
2025年11月03日18:54
评论人:Ak1450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6楼:你所说是AI 駕駛的無人F-16在近距離空戰中如何玩爆美軍頂尖飛行員
https://youtu.be/OIw8iStGdMw
现代空战基本没有近距离空战,无人隐身战机会远距离先发现不隐身的F16并先发起攻击,霹雳17空战高超音速导弹锁定不可逃逸距离超200公里
2025年11月03日17:59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其实楼下网友意见也有道理,小编应该拿中国的歼6改无人机跟这货对应比较。
2025年11月02日6:34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測試不包含雷達偵測(隱形程度)?....🤣🤣🤣
2025年11月02日1:57
评论人:flying72 [♂★★★飞翔的自行车★★★♂]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一直有个印度,美国,日本交战的压力,美国则自己跟自己做假想敌。
2025年11月01日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