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卡拉斯试图任命前欧盟委员会秘书长马丁·泽尔迈尔为自己的高级顾问,结果遭到冯德莱恩强力反击,不仅这一提名被否决,而且卡拉斯在整个欧盟权力架构中的地位,也进一步边缘化。
报道称,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主要成员国,在这场争斗中都没有站在卡拉斯一边,使她在与冯德莱恩的较量中完全失去了支撑。
而这场风波不仅是两位高级官员的个人恩怨,更反映出欧盟体制内深层次的权力失衡和制度性掣肘,预示着未来欧盟外交政策将面临更大的混乱与不确定性。

卡拉斯
表面上,这是一次人事风波,但是在政治中,人事是基础,尤其是高层的人事任命,背后都很复杂的利益问题,牵扯极深。
卡拉斯是欧盟的对外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也就是欧盟的外交事务总负责人。
但她的权力实际上受到严重限制,外交政策需要与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协调,预算、人事和多数议题主导权,也都掌握在欧盟委员会手中。
为了增强自己的独立性与影响力,卡拉斯计划吸纳经验丰富的政坛老将泽尔迈尔作为顾问。
泽尔迈尔曾是容克时代的欧盟委员会大总管,手腕强硬、背景深厚,被认为能帮助卡拉斯在对内协调与对外博弈中占据优势。
但问题是,泽尔迈尔早年就与冯德莱恩不睦,冯德莱恩第一次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后,立刻就把泽尔迈尔给清洗了,打发到小国去当外交官。
卡拉斯要重新启用泽尔迈尔,相当于把泽尔迈尔拉回欧盟权力中枢,不啻于当面打冯德莱恩的脸。
后者随即动员委员会体系封杀提名,最终,卡拉斯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大国支持,只能败下阵来。

冯德莱恩
这一波操作,确实很欧盟。
当前,欧盟处境糟糕,外有乌克兰战争持续消耗,内部有能源危机未解,再加上美国对欧洲的吸血,以及中欧关系的跌宕。面对如此局势,按理说欧盟更该集中精力,协调一致,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但偏偏在这种节骨眼上,两位高层却因一桩顾问任命闹得不可开交。
而这场斗争,是欧盟整体困境的缩影。
欧盟的权力结构混乱,卡拉斯名义上是欧盟外交代表,却没有完全主导外交政策的权力;冯德莱恩虽然是委员会主席,却不断越界干涉外交事务。
这种双头马车体制导致政策执行力低下、角色重叠、人事冲突频繁。
而且欧盟并非统一国家,每一项重大决策都需要27国协调,而各国立场各异,缺乏共识。
在这场争斗中,没人愿意表态,本来很多人都看不惯冯德莱恩,但也没人真心支持卡拉斯,最终谁手上的权力更大,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卡拉斯和冯德莱恩
卡拉斯和冯德莱恩,在很多舆论中,都被称为“铁娘子”,好像她们真的是撒切尔夫人转世、默克尔附体一般,但实际上,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她们本该代表欧洲统一对外的形象,结果却像菜市场争摊位一样争吵,这哪里是什么战略决策者,分明是更年期再就业的老太太。
就这种格局,你指望欧盟能够向好发展,根本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