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演习“机器狼”遭“敌人”摧毁 还要继续发展?(组图)

陆军地面作战形式正在快速迭代,陆军两栖部队抢滩登陆开始使用机器狼参与进攻了。根据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近日对南部战区陆军某部“黄草岭英雄连”的报道,该部作为陆军两栖机械化步兵,在参与两栖登陆作战演练时,一改以往两栖突击车冲滩后、释放下车步兵参与进攻的传统战术,而是大量使用某型“机器狼”参与滩头进攻,展现出无人化作战装备强大的作战能力。



从视频中呈现出的画面来看,“黄草岭英雄连”在登陆作战演练中,基本的作战战术已经变成了这样——ZTD-05式两栖突击车和ZBD-05式两栖步兵战车近岸编波,准备对滩头发起突击开始。

其作战样式和传统的登陆作战战术没有什么区别,一样是两栖突击车和两栖步兵战车冲滩,泛水上陆。但是到达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停车打开尾部舱门后,下车的不仅仅是装甲步兵,还有无人机、无人作战平台操作手等。



随后由装甲步兵,无人作战装备等联合对“敌”岸滩防御工事展开突击,同时,先期使用突击直升机机降到敌之纵深的空突步兵,也在“机器狼”平台的掩护下,在浅近纵深扼制敌之主要通路,准备打敌增援。

展示的无人装备

在登陆战斗中,以视频中展现出的情况看,“黄草岭英雄连”使用了起码三种不同类型的无人作战装备:



其一是配备在ZBD-05式两栖步兵战车上、利用简易平台放飞、使用光纤线导遥控的大型多旋翼无人机。这种大型多旋翼无人机外形类似于工业、农业用无人机,滞空能力较好,搭载的云台观测能力好,使用线导控制不容易被干扰。同时理论上来说,还可以携带自动投弹装置,可以投放从无柄手榴弹到60毫米迫击炮弹在内的多种改装弹药,对滩头阵地内、无掩护或者仅有就便器材掩护遮蔽的敌人实施垂直投弹打击。



其二是配备给无人机操作手的某穿越机,这是典型的FPV自杀式无人机装置。但是从视频中看,应该还是某款商业规格的无人穿越机。这种穿越机飞行速度比较快,使用轻武器难以拦截,携带炸药同样可以对无掩护、或者仅有轻型防护的单兵或轻型作战车辆带来巨大威胁。但是以视频画面体现出的情况,很难判断这种小型穿越机是否具备携带重型破甲弹、纵火燃烧弹等特殊弹种,对滩头阵地的强固工事或者重装甲车辆实施威胁的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黄草岭英雄连”登陆作战演练中出现的这一大一小两种无人机——旋翼式无人机负责战场侦察、垂直投弹;高速穿越机负责直接打击、快速突破。两种无人机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都有实战运用,且实战运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们也开始将这些经验用于我们自己的陆军地面战,在未来的抢滩登陆战斗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了,飞在天上的无人机,其实已经是咱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了,最关键的还是地面的无人作战平台,“黄草岭英雄连”使用了某种四足式无人作战平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器狼”。该型“机器狼”曾经在2024年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在地面作战装备的展台上展出过。



机器狼使用液压机械臂和仿生学设计,可以以四足运动的方式在复杂地形上机动,越过鹿砦、阻绝墙和水沟,其头部安装有全景式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战场态势。同时还具备一定的AI机器学习、自动识别能力,既可以采用人在回路控制的方式,遥控机器狼机动,还可以完全由机器狼实施自主机动,自主突破进攻路线上的障碍,直接到达目标区域。



据称该型“机器狼”采用某高容量电池作为动力源,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0多千米/时,在以近似于人类速度运动时,可以连续工作两个多小时,步行距离可以达到10千米左右。这两个数据都是有些意思的,两个小时,基本上相当于一场战斗的持续时间,而10千米的步行距离,又基本相当于从两栖部队抢滩登陆到抢占浅近纵深的突击距离。

从视频画面展示的情况,“机器狼”作为一个通用化的无人作战平台,似乎出现了好几种战术构型:



其一是战场态势感知构型,讲究突破速度,只安装了简单的战场态势感知模块,如全景式摄像头和EO/IR云台,同时还安装有数据链天线。估计不仅可以直接将拍摄到的战场画面显示在指挥车内连长面前的态势显示器上,更可以采用数据直传的方式将拍摄到的内容传递回上级指挥所,为合成营甚至旅一级主官指挥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其二是步兵突击构型,这一构型上“机器狼”搭载了一支QBZ-191型突击步枪,采用倒置式的安装布局。但是不清楚如何进行瞄准,可能使用“机器狼”自主决策自动瞄准系统,也可能采用“人在回路”瞄准模型。这也是在中国航展上展出过的构型,算是“机器狼”的一个基本的战斗构型。



其三是运输构型,视频中出现了“机器狼”使用背部平台搭载标准化的武器储运箱,打开武器储运箱之后,装甲步兵从里面取出单兵攻坚火箭筒,5.8毫米步枪弹匣等装备的镜头,昭示着“机器狼”还可以担负着为装甲步兵运输备用武器,运输弹药物资的功能。



其四是爆破构型,虽然在视频画面中没有展现出来,但是“黄草岭英雄连”的连长在战斗中,却发出过使用“机器狼”爆破通路的战斗口令。证实“机器狼”应该有一个安装有爆破装置,可以自动前出、承担爆破手职能的爆破构型,但是不清楚外形如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黄草岭英雄连”在战斗中使用了无人机、机器狼这种新型战斗装备,但使用这两种装备的对滩头阵地的攻坚并不顺利。尤其是机器狼在开辟爆破通路的过程中,被“敌”之火力击毁,最后还是人力爆破手冲上去完成了爆破任务,开辟进攻通路、为部队后续冲击打开了突破口。

如何看待机器狼

那么问题来了,机器狼这种新型装备,难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使用机器狼参与的进攻,难道没有人力进攻速度快、效率高?我们后续还要装备机器狼吗?



装备,肯定是要装备的,在大伊万看来,所谓的“机器狼在战斗中容易被击毁”之类的判断,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需要更多的机器狼。同时,其实我们在一些无人作战平台的使用上,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比如“黄草岭英雄连”的此次演练,依然采用了传统的两栖突击车、两栖步战车编波换乘、泛水上陆的战术,所有的无人作战装备除了一些用于侦察滩头阵地的无人机,其余的都是到达岸滩上后,两栖突击车遭敌火力阻滞的情况下释放出来的。



根据演练的结果,有好几辆突击车在泛水上陆的过程中已经遭到敌滩头火力毁伤,炮塔被击中,或者被判定为击毁退出战斗。这在现代两栖登陆作战中,面对装备着FGM-148“标枪”和BGM-71“陶-2B”反坦克导弹的假想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第一梯队上陆不用有人的两栖登陆部队,直接上半潜船、无人艇。高速冲滩后直接释放无人作战平台、蜂群式无人机,配合航空兵、远程火箭炮等,先对预定上陆岸段实施一轮火力压制和火力毁伤。后续再上两栖装步,生存性肯定会大大提高。



再者比如在地面进攻中,说到底,目前的机器狼还只是装甲步兵的点缀,给装甲步兵当个尖兵,或者运输个装备什么的,承担爆破任务时出动的一台机器狼,很容易就会成为敌方集火的靶子。而机器狼目前尚不具备比较强的防护能力,比如电池组和液压机械等,一旦遭到命中确实容易失去活动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一次有几百台,甚至大几百台机器狼,以每小时30千米,40千米的速度高速冲锋呢?情况是不是就不一样了?1千米左右的冲击距离,1分钟左右就能冲过去了。



此时,再辅以火力压制,其杀伤效能和连续突破的能力,都将远远好于装甲步兵突击,也好于装甲步兵带着寥寥几台机器狼实施突击。这些带着爆破筒,喷吐着火舌的机器狼,每一台都可以作为自杀式战斗机器人,会成为敌方防御者的噩梦。

所以——如果你觉得战斗机器人不好用,那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战斗机器人,工业化国家自然有工业化国家的战争打法,有机器人能解决的问题别上真人,大概就是这样。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