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后持续引发更多话题,她称台湾总统赖清德快变成美国口中的“麻烦制造者”,也呼吁赖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才能迎来两岸和平。图像来源: DW(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民党主席改选10月20日结束,55岁的郑丽文以黑马姿态胜出,成为继洪秀柱后第二位党员选出的女性党主席。她曾参与野百合学运、主张台湾独立,如今成为国民党主席。
11月正式上任的她,已经任命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为副主席,萧也在28日在天津会见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谈两岸合作。
郑丽文接受DW专访,畅谈她的两岸愿景与台湾面对的国际现实。以下内容经由编辑润饰,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刊出。
DW:您有特别提到,上任之后不排除跟习近平见面,甚至说不要说见一次,如果可以达到两岸的一种和解的话,“见一百次都愿意”,您准备跟他谈什么?
郑丽文:当然相关具体的内容,各方面都还没有开始规划跟准备,不过之所以展现这样的诚意,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也是对台湾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两岸和平,所以如果有机会能够跟习总书记见面的话,我想不外乎: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化解过去的历史歧见跟矛盾,第二个当然就是要堆叠跟累积越来越多的善意,所以我们必须展现诚意,必须展现决心,我想这个应该是跟他见面,最重要的想要展现给全世界看,或者展现给两岸人民看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
DW:他在给您的贺电当中提到希望可以推进国家的统一 ,您怎么看两岸统一的可能性?
郑丽文:其实我说过很多次,这一次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选举,不只是台湾人民高度的关注,两岸(也)高度的关注,从德国之声愿意在我当选之后就第一时间来约访,那也表示全世界都很关注。全世界为什么很关注呢?当然就是两岸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火药库,或者是让大家认为最危险的一个区域,所以大家高度关注现任国民党的党主席是怎么思考两岸关系的。
所以我在这边也再一次非常清楚地传达这个信息,就是和平、和平、和平。我们相信两岸所有的矛盾跟歧见可以透过和平的方式来化解,我们要避免一切可能挑起军事冲突跟矛盾的所有言行,我们通通都要把它化解,因为我深信两岸绝对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的问题。
您问的是一个终局或未来,那现在以台湾的名义或者是全世界的关注,无非就是维持现状。台湾的民意,不管是统或者是独,大家都知道长年以来比例都相当的低,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今天两岸不能够回归一个正常化的关系,不能够回归一个和平稳定的关系,谈其他的都是侈谈,没有任何的基础。
DW:这点有机会的话您会跟习近平说吗?
郑丽文:我刚不就已经强调了吗?跟习近平见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两岸的诚意跟善意,为什么不只一次?一次怎么可能化解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呢?所以我们未来当然希望,透过所有可能的方式,见所有可能的人,就是要稳定跟清楚的,而且我希望是两岸都有共同的一种心愿跟决心,就是我们相信两岸的矛盾可以用和平来化解,所以如果两岸的矛盾可以用和平来化解,我觉得不只是两岸之福,是区域之福,更是人类之福。
大家各有不同的过去的历史恩怨情仇难解的结跟矛盾,但是如果两岸可以和平的化解,我也相信地表上所有人类可能的冲突都应该可以透过和平来化解,重点是我们相不相信和平,还是我们认为战争才是最快速。
DW:您有信心作为国民党主席,可以说服习近平放弃武力犯台的选项?
郑丽文:这不是一个说服不说服的过程。
DW:这为什么不是?您可以跟他提?
郑丽文:今天我代表的是什么?这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台湾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所有人都可以说服习近平,也可以去说服特朗普,也可以去说服泽连斯基。德国之声也可以去说服特朗普,也可以说服很多人。但是更重要的是...
DW:主席稍等一下,我非常认同您所说的事...
郑丽文:你要让我有时间回答你的问题?到底是你讲还是我讲?是你发表你的看法,还是你要听我的看法?
DW:我要听您的看法,但是您的看法大部分我都听过了。
郑丽文:所以今天不需要再听?
DW:没有,在这之前我做了非常多关于您的功课,所以我很希望可以看到您跟其他的国民党 过去的政治人物,或其他台湾政治人物不一样的方向,要谈和平,这个是台湾人都想要的一件事,这也您说的,想要凝聚主流民意,民意是最重要的依归,但是今天在中国不放弃武力犯台的情况底下,这是很多台湾人民很害怕的。
郑丽文:我们也没有放弃武力保卫台湾的决心。

2025年10月10日,台湾最高领导人在国庆庆典致词中谈到了与美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的地缘政治问题,以及在与北京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台湾应如何加强民防和军事能力。图像来源: Daniel Ceng/Anadolu/picture alliance台湾国防预算多少才够?DW:您其实不 赞成台湾持续增加国防预算到(GDP的)5%,这跟你现在的讲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的决心,好像也有一点矛盾。
郑丽文:完全没有矛盾,德国也不愿意把德国的GDP5%花在国防预算上面,北约也不愿意把GDP5%花在国防预算上面,请问全世界哪一个国家,你告诉我,愿意把GDP5%花在国防预算上面?除了赖清德在美国的压力底下做出了这样的一个承诺?
DW:其实美国的压力不是只给台湾。
郑丽文:北约不愿意的时候,日本不愿意,韩国不愿意,难道他们就放弃了用军事保卫自己国家的决心?
DW:北约没有不愿意,北约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其实开始往5%迈进,这也是为什么台湾承受这个压力,这是一个国际的压力。
郑丽文:我不认为是如此啦,我不认为是如此。我的认知跟你的认知不一样。
DW:那你认为应该要占GDP的多少?
郑丽文:今天德国的国防预算占GDP多少请问?
DW:不到5%。
郑丽文:不到5%,连3%都没有。而台湾今年已经超过3%,你知道日本今年的国防预算是多少吗?你知道南韩今年的国防预算是多少吗?
DW:你知道中国今年的军费预算是多少吗?
郑丽文:他们也没有到GDP的5%。
DW:但是在中国增加的情况底下...
郑丽文:你讲到重点了,我们怎么跟他比呢?台湾的体量这么小,中国的体量这么大,所以这个绝对不是维持区域安全的解方。今天我们要避免所有可能在军备上面的竞赛,这个是所有熟悉国际政治都知道的,因为在军备竞赛上面,你只是把所有的处境推向战争,但这是错的,我们并不是只有透过军事才有办法来维持和平,我们有太多的方法可以维持两岸和平。
DW:但是国民党2024总统选人侯友宜也说过,中国的压力越大,台湾的军费就会增加,压力越大增加越多。
郑丽文:台湾我们并没有一个金鸡母,也没有一个印钞机。军事预算要扩大,但并不是毫无上限的扩大。台湾没有印钞机,钞票我们随便印的。
DW:所以到现在您觉得现在3%已经是上限了?
郑丽文:今年的国防预算已经占据我们全年年度总预算三分之一了。
DW:您觉得这样太多?
郑丽文:你知道排挤了多少其他的预算吗?这样的国防预算请问真的(能)确保台海的安全?我们来比较,马英九的八年,当年的国防预算才2000多亿,我们今年的国防预算是9000多亿,请问这是多少倍?
DW:但是我刚才讲了,中国军费也在增加。
郑丽文:如果你要用一个这么简化的数字的话,台海的安全是当年马总统八年的几倍吗?不但没有几倍的安全,反而更加不安全。
所以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清楚。为什么现在的台海安全,全世界都公认并没有比马总统的八年安全?所以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
DW:并没有全世界这样公认,这个也太夸张了。你说你不喜欢简化,可是你一直简化这个“全世界说法”。全世界的人都在看台湾如何提高预算,来增加自己的国防实力和能力。 侯友宜在竞选的时候也说Deterrence(威摄),也提到说要防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台湾有防卫的决心,但是现在超过3%的GDP已经太多了?
郑丽文:太多了,是的。
DW:那应该要多少?
郑丽文:这个就是必须要合理的计算,这必须要是一个合理的国防预算,我们必须要来合理的检讨,过去的国防预算,今天我们在对美军购的过程当中,这么多年,中间有非常多不合理的问题,有很多我们花了钱到今天都还没有到货的东西。有很多到底是不是真的台湾所需要的东西呢?这中间都有一连串的问号。我们不能够说先决定数字,然后再来决定军购的内容,光是这一点就非常的不合乎军事专业应该有的逻辑跟准备。
所以台湾要不要有军购?要。台湾要不要有国防?要。但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要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军购,我们要国防,为什么呢?是为了台海的和平嘛,不是吗?所以如果台海可以透过非军事的方式来化解,让关系正常化,让关系和缓,让两岸和解,这不是更好吗?我们就不需要把钱投资在战争,投资在军备上,我宁可把这个钱投资在孩子身上,投资在长照、健保、教育身上,我也相信这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们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这个才是真正的作为一个政党,你一定要照顾我们台湾人民的利益跟安全,反应人民的心声。
国民党两岸论述的走向DW:我最近在看到新华社一直在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里面强调的就是说台湾未来在“一国两制”统治之下,可以把这些防务预算去做这些民生的发展,不用担心,其他制度不会改变。所以我也想问您对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看法是什么?这是您可以接受的吗?
郑丽文:“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也不是新闻了啦,事实上从邓小平时期中国大陆就一直有这样的主张。这么多年来,事实上台湾民众的接受程度非常、非常低,几乎连讨论都没有在讨论。这是我刚说的嘛,两岸歧见多不多,?非常多。经过几十年的历史的隔离,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还没有算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50年日本殖民,所以几乎是超过百年的隔离,两岸的分歧当然很大,所以这才是我说的,我们要展现善意跟诚意,而这个分歧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化解的,你必须努力的去化解,而不是在现有的分歧上面还去堆叠恨意和仇意,这只会让两岸的对立越加升高,局势当然就越来越紧张,这绝对不是大家所乐见。
DW:所以你认为这都是民进党的问题?
郑丽文:民进党是中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之所在,民进党是里头扮演堆叠恨意跟不必要对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毕竟因为他们现在还是执政党,所以你可以看到民进党长期以来的政策都是往这样的一个方向,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方向是对台湾人民非常不利的,而且是非常不智的。
DW:大家很期待你会提出一个新的两岸论述,你刚才有说台湾没有办法接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也没有办法接受近期统一,这些从民调里面都看得出来,永远维持现状是大家的选择。
郑丽文:不是永远维持现状,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永远的呢?没有永远的战争,也没有永远的和平,也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
DW:那您觉得两岸在接下来5年、10年应该要怎么样发展?
郑丽文:所有的都是变动发生的,就是我说的嘛,你现在如此对立,而且民进党政府想要切断所有的连结,现在连到中国大陆去做一个很简单的私人旅游、各种的参访都困难重重,它很希望两岸之间最好是把所有可能的连结都切断。今天民进党执政接下来到2028年之前,还有3年的时间,所以在这3年,我们希望第一个能够凝聚清楚的台湾主流民意共识,而这个清楚的台湾主流民意共识,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我们不希望再制造不必要的仇恨跟对立,我们希望两岸关系正常化、两岸能够和平,避免在2028年之前就产生许多智库媒体都担心的军事冲突,这是最重要的。
然后在这个过程里头也尽量去保护台湾的人民、台湾的产业,当然这就是我们再三强调的,希望2028年政党轮替。因为如果2028年没有政党轮替,所有的政策主、张国际关系、两岸关系都还是掌握在民进党的手里,都还是往一个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去走,所以归结我们还是希望2028年能够顺利的、和平的完成政党轮替。
DW:您提到好像在中国大陆那边都没有任何的推进的感觉,其实从习近平执政以来一直在推进(统一)。您也说“九二共识”是通关密语,但“九二共识”现在其实没有台湾解读的空间你也很清楚。
郑丽文:当然有啊,怎么会没有呢?
DW:习近平在2019年就已经说了,“九二共识”是通向国家统一....
郑丽文:你把习近平的话通通当成是顛復不破的一个真理...
DW:所以你觉得习近平讲的话并不是真理...
郑丽文:所有人讲的话都不会是真理啊,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当然就是有各种我们努力的空间,如果没有努力的空间的话,那赖清德怎么办?那台湾怎么办?
DW:那个空间是什么?您跟国际社会说一下。
郑丽文:我现在不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讲。
DW:可是听起来除了避险之外,没有听出有任何一个新的、两岸的任何一个方向或局面?
郑丽文:那等国民党执政,你就看到全新的局面了。
DW:那你跟习近平要谈什么?这就是大家好奇。
郑丽文:我不是一开始就回答你这个问题的吗?
DW:那讲等于没有讲,你说大家和平,谁不想和平?
郑丽文:那没有办法,那是你的看法,我觉得我讲了很多次。
DW:您刚才讲台湾主流民意,我就很好奇您的解读,一部分来说大家都要和平没错,但台湾主流民意也是反对统一的,台湾主流民意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多于中国人,这些都不在你的主流民意的雷达里面吗?这些跟习近平所说的话会不会背道而驰呢?
郑丽文:我一开始就讲了,在台湾,的确在这段时间里头,主张现在马上就统一的,或者是现在马上就独立的,都是个位数。
DW:但是您知道偏向独立是多少吗?偏向独立是21.5%。
郑丽文:所以你也希望台湾独立啊?
DW:这不是我个人是不是希望,这个是民调的问题。
郑丽文:它是偏向,不是主张台湾独立,这不一样的,这是哪一个民调?
DW:这个是政大的,从1992年一直做到现在,那跟统一的差距可大,这个“主流民意”您是从哪一个民调收集的?(支持)维持现状34.6%加上26.5%。台湾民众希望政治人物回应民生议题,这些都是您一直想要去推进的,包括跟年轻人互动,但在统独议题上面,您真的是碰到了主流民意吗?很多人好奇说,你还会不会再调整,主流民意的人是非常反对统一,认为自己是台湾人。 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
郑丽文:第一个,您刚刚讲的,非常反对统一的跟非常反对独立的在台湾都是绝对多数,我们不需要特别强调某一边而不强调那一边。
DW:不是,不一样,民调就不是这样讲的,你要看事实,民调就不是这样。我再仔细跟你讲一下这个比例是多少好不好?希望尽快独立的,的确是很低4.3%,希望尽快统一的是1.1%,然后偏向统一的是5.3%,加起来只有6.4%不到,那我刚才说了偏向独立的是21.5%。
郑丽文:我刚刚讲话是没有错的,我的所有的Wording(用字)都没有错,我再复述,你可以去调录影带。我再讲一次,在台湾长期以来,希望在短时间之内立刻就来统一或独立的都极少数,都是个位数,所以我讲的没有错,那主流民意一向都是希望维持现状,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现状每一天都在变动之中。
所以我再讲一次,我们希望两岸过去历史遗留了很多的歧见跟分歧,我们希望能够化解。我们也相信两岸之间,所有的问题必须......而且我们也有自信可以两岸透过和平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我相信是台湾真正的主流民意。我们不希望去透过无谓的挑衅仇恨跟对立,来引发不必要的军事冲突跟战争。
接下来我回答你台湾人跟中国人的问题。的确在民进党长年的政治的论述,各方面的主张,甚至于透过课纲的修改,他们就是希望要去中国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认为,台湾跟中国不应该是一个对立跟仇视的概念,不管是在法律上、政治文化上历史上都是如此,这样的一个对立跟仇恨是被刻意的政治论述跟操作营造出来的。
而在国民党所主张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一中”底下,在我们的宪法法理里头,我们就是中国人,当然我们也都是台湾人,那么再往更高跟更大的层面,在文化上、在历史上,我们也都是中国人。那回过头来看,今天当民进党说我们不是中国人的时候,他们是在违背了他们对中华民国宪法的宣示,今天民进党(的人)他不管是担任立法委员也好,他是担任总统也好,他们都要对著中华民国宪法宣誓。而中华民国自始至终到今天都是“一中宪法”,所以中华民国的国家就是中国,因此在中华民国的宪法规定下我们都是中国人。
那您刚讲到了,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的,这是事实,这也是我们要改变的,(如果)我们不再把中国视为我们的仇敌,不再视为我们的障碍跟包袱,我们反而把中国认为是我们本来就承继的资产。而现在如果大家要讲的吧,很狭义的定位为现在的中国大陆,它是个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把它化解。
如同我说的,两岸关系正常化、和解、合作,一加一大于二,强强联手,我们可以透过和平的方式开创很多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成天只是担心受怕,甚至于可能爆发区域的冲突 、军事的冲突。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就是国民党想要往的是和平、繁荣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因为军事冲突,导致台湾毁灭的这条路。简单讲,就是台湾绝对不可以是第二个乌克兰。

2025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举行双边会晤,不过两人未讨论台湾议题。台湾是中美间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北京希望特朗普政府可以公开反对台独。图像来源: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台湾、香港、乌克兰DW:北京那边会不会接受台湾维持现状,这是一个问题。
郑丽文:本来就有重重的困难,连民进党都不接受,我们要说服的人很多...
DW:先让我问完问题,你应该讲到的确台湾也不想要变成乌克兰,让我们来看看香港的例子, 香港在中国的统治之下,这也是为什么马英九说“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其实没有得谈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看到香港在实施国安法跟23条之后的状况 ,台湾人也不想要变成香港。
郑丽文:我们不会是第二个香港,我们本来就不是香港,所以我们也不会成为第二个香港,这不会是问题。
DW:北京想要把台湾变成什么样?
郑丽文:至少我知道他没有要把我们变成第二个香港,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那我觉得台湾绝对不可能会是第二个香港,但是台湾很有可能变成是第二个乌克兰,因为你现在连国外很多的评论者都觉得,看赖清德越来越像看泽连斯基,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也想提醒赖总统,我相信赖总统并没有想要让自己变成第二个泽连斯基。
我也宁可相信,民进党政府在经过这几年之后,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蔡英文时期还是很乐见的,觉得乌克兰一定会赢俄国,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瓦解,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误判。到今天我宁可相信,即便是赖清德总统或者是民进党政府,应该也不至于会希望台湾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但问题是他们的做法、讲法很可能把台湾变成第二个乌克兰,所以他们有没有去认知到这一点,就是我们不断地希望,民进党能够清醒。
DW:台湾要不要变乌克兰,感觉这个决定权并不在台湾手上,而是在习近平手上...
郑丽文:我完全不这么认为...
DW:俄乌战争在爆发的时候,很多人也觉得可以透过和平的谈判来解决,法国总统马克龙...
郑丽文:我认为这个战争根本不应该爆发...
DW:但是普京的关系...
郑丽文:这不只是普京的关系...
DW:欧洲人已经认清了,今天如果一个战争要爆发,你面对的是一个独裁者的话,能够决定的是这个独裁者,而不是其他的民主政权。
郑丽文:普京并不是独裁者,他是民主选出来的领袖。
DW:普京不是独裁者,你这是开启了一个新的国际理论,你认为普京...
郑丽文:他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DW:俄罗斯的民主选举...主席您很瞭解台湾的状况, 国际新闻你有在阅读吗?
郑丽文:我比你熟多了。
DW:你比我熟多了,那您说一下为什么他不是独裁者。
郑丽文:俄罗斯已经民主化很多年了,全世界没有一个完美的民主社会,即便今天美国的民主都非常多的问题有待改革,但他是一个透过民主选票产生的总统,你就不能够说他是个独裁者,这样一个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也太不公平。
DW:那回到我的问题,是不是他才能决定说俄乌战争是不是要发起?
郑丽文:当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局势,当年北约答应了俄罗斯,北约不东扩,可是北约一而再、再而三跳票,一而再、再而三东扩,一直东扩到了俄罗斯的门口,这是今天乌克兰爆发战争最核心的关键的理由,这也是今天为什么战争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北约早就放弃,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这个问题都不会发生的。
DW:这个你的前后因果好像有一点...
郑丽文:我的因果绝对没有问题...
DW:您都对自己很有信心,没有关系...
郑丽文:因为我们都是根据事实在说话。当然西方在这一次,北约因为乌克兰的战争,他们有很多政治上面的propaganda(宣传), 但这都不是事实,今天唯有我们面对真正的事实,我们才能够务实处理国际上面所有的争端,如果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诉求或者是政治文宣的讲法的话,很多的事情你就没有办法化解,大家就会各说各话。
我相信我们从政这么多年,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他们的坚持包袱,但是我还是觉得可怜的是老百姓,可怜的是上战场牺牲生命的、无辜的不管是乌克兰或者是俄罗斯的士兵,无辜的是今天我们看看乌克兰这个国家,所以今天我们不希望成为第二个乌克兰,是台湾人民不希望自己的子弟去打无畏的战争,不希望台湾的街头变成像现在乌克兰的这个街头。
所以您刚才讲,这是习近平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的,当然不是啊,如果他一个人都可以决定的话,那我们大家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跟赖清德最大的不同,我跟您报告,就是我不愿意把台湾未来命运的主导权跟话语权交到别人的手上,不管你是交给北京还是交给华府,不管你是交给习近平还是交给特朗普,那台湾在哪里?我们的发言权在哪里?我们的主导权在哪里?我们的自主权在哪里?所以我不认同赖清德的做法,他的做法就把我们台湾沦为别人的棋子跟筹码,可是不是的,我认为今天台湾绝对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而这中间中国国民党要负起最关键的角色跟责任。
我相信的确危机四伏,的确困难重重,我从来没有说很天真觉得说,今天郑丽文说了什么话,明天就会成真,当然不是这样子,我们需要一个努力的过程,但是我对未来......只要它是正确的方向,是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也是台湾人民期待的方向,不管多艰难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而且走到完成任务的那一天。
回过头来讲,国民党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在野党,我懂的,或许你也会觉得,台湾这么小,我懂的,但是在美中大国博弈之下,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够沦为大国博弈下的棋子吗?我不认为。所以我才会刚刚跟您讲说,我不认为习总书记说什么就算,特朗普说什么就算,这也不是现在的国际现实。
因此不管怎么样,台湾的努力、中国国民党的努力,如果真的因为我们的努力——当然不会纯粹因为我们的努力——促进了我刚说的两岸的和解、区域的和平,甚至于是美中的和解,那我觉得我们给全世界一个很大的鼓舞。不要因为你的弱小,不要因为你们小就觉得说我们的命运只能够任人宰割,我们只是刀组上的鱼肉,我绝对不相信这件事情,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你相信的是对的价值、对的方向。对我来讲,我会觉得和平是对的价值,即便很多人不相信,但没有关系,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努力对抗。

2025年10月10日,台湾总统赖清德发表演说提到两岸议题时表示,“期待中国能体现大国的责任,停止扭曲联合国大会第二七五八号决议以及二战历史文件,并且放弃以武力及胁迫方式改变台海现状,共同维护印太和平稳定。”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从支持台独到加入国民党DW:我想请问,有一个网络片段把1988年的你放进来,你在那里面说“国共都一样, 国民党不把台湾人当人看,是一个丧尽天良的残暴政权”,然后你高喊“台湾建国”,而且要推翻“国民党的暴政”,37年过去你变成了国民党的主席,这个心路历程是什么?
郑丽文:37年了,我都还没有去算过。1988年,所以我大一升大二的时候吧,所以我19岁差不多。当年对台湾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齿轮的转动,那时候是蒋经国去世,台湾刚刚解严,民进党刚成立不久的时候。不久之后就到了90年代,开始全球化,然后苏联阵营瓦解,迎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局面。刚好我进了台大法律系,台大那时候刚好学生运动正如火如荼,最热烈的高峰时候。所以我应该这么讲,那是一个国际的、或者说大的历史在转动的过程当中,跟我自己个人人生经历的一个碰撞。
那个时刻台湾的氛围,是经过了几十年——这已经是历史上最久——的戒严时期。当时国会也没有全面改选,总统也还没有直选,当时会认为说,所谓国民党坚持的法统成为了台湾民主化最大的障碍,再加上几十年之后,也没有人相信我们可以反攻大陆了,也没有人相信当时中国国民党有能力重新透过军事能力反攻大陆,重新统一中国。
在那样的氛围底下,包括中国大陆,我记得他们那时候也开始改变了他们的政治语言。因为跟美国建交了以后,他们也放弃了过去的武力解放台湾,然后讲和平统一,台湾这边也不再讲反攻大陆解救苦难同胞,那时候台湾也开始讲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我要讲的是,在那样一个氛围底下, 对于一个希望快速民主化改革、充满理想热情的大学生,我当时认为抛弃中国的法统,寻求台湾独立是台湾的解方——那是当时的我。
但是很快随著我跟民进党越来越熟悉,本来是参加学生运动,然后接触民进党,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大四还没有毕业就成为了民进党的党员,很快我出国念书回来,1996年的时候我人生第一次选举就是代表民进党选国大代表,开始给我很重大的冲击。这个重大的冲击就是我越来越接近民进党人的权力核心的本质,他们当时在民进党里头掀起了非常血腥、毫不留情的,把民进党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施明德、一个是许信良,都是在美丽岛时期,施明德是战神,坐了30年的牢,(另)一个是长年一辈子流亡海外。等到台湾开始要民主化的时候,许信良他也是闯关回来的,在党内遭受到无情的斗争。
我自己那时候在党内目睹了这整个过程,让我心生非常多的疑惑。还有当时李登辉推动两国论,美国AIT第一时间就要制止这件事情。给我一个很大的冲击就是,那民进党的反应是什么呢?如果民进党真心主张台独的话,那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连当时国民党的主政者,当时中华民国的总统李登辉都要来推动两国论的时候,民进党照理讲应该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推动。
但是完全相反,民进党在第一时间,那个会议我都有参加,立刻接到了来自AIT的指令,要冷处理, 绝对不可以附和,绝对不可以在火上加油,一定要全面冷处理。民进党毫无犹豫,立刻接受了这个指令,这给我很大的冲击。我后来发现,结论就是,原来台独主张对民进党很多的政治人物而言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使命、庄严的信念,而只是一个政治的工具,我叫做便利贴。
为什么叫做便利贴?因为陈水扁在他选台北市立委的时候,他跟谢长廷选,他怕选输谢长廷,所以他在投票前一天登了一个全版的广告,叫做“台独万岁万万岁”, 果然陈水扁登了这个广告之后高票当选,但是陈水扁为了要选总统,我刚讲了,不但不附和两国论,在他当选民选总统的第一时间,就通过了“四不一没有”,当然也是跟美方谈好的,里面就是绝对没有废除国统纲领的问题。
所以我发现,原来台独主张只不过是他们的政治便利贴,可是陈水扁总统虽然在第一时间通过了“四不一没有”,但是随著他执政的失败,他在后面就开始了“一边一国”,这个我也不需要再重述当年的历史。所以我发现今天台独主张对民进党,不但只是政治便利贴,还是贪腐的遮羞布。为什么?因为执政失败,因为贪腐很严重,因为吃相太难看,可是这时候陈水扁就想到一招:我只要高举台独的大旗,去中国化的大旗,当然没有讲台独,他讲的是“一边一国”,他就可以渡过政治危机,他就可以让民进党的支持者没有是非对错,再怎么严重的贪腐无能,都因为他“一边一国”的主张而保护他。这导致今天民进党为什么后来非常严重腐化的原因,大家都学会这一招。
不要忘记当时他们还斗了“十一寇”,里面还包括今天的副总统萧美琴,被当时民进党内斗说她什么?说她是“中国琴”,他们内斗到这种程度,包括今天的萧美琴在当年都被打为“中共同路人”。这就是民进党。所以台独只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当年看清楚了。
第二个,也因为我1996年担任国大的时候,面对党内非常严重的政治斗争,所以我到剑桥大学去念书,这是为什么我去剑桥大学不再念法律,改念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发现,当我在民进党核心所看到的,跟我在大学时期浪漫理想所认知的民进党,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那么当然核心的主张还是在于,那么台湾未来何去何从?关键大家都知道,就是两岸关系,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两岸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发现台独走不通,走不通的原因是因为,包括全世界没有人支持,除了我刚刚讲的原因之外,就是民进党也不是真诚地主张台独。
DW:所以您曾经真诚相信(台独),但是后来觉得不可行吗?
郑丽文:所以陈水扁才会说:“李登辉都没有办法台独了,我陈水扁也没有办法。”蔡英文说她8年也没有办法,到赖清德这个自诩为台独的政治工作者,他在2024年选总统的时候,他2023年就开宗明义告诉大家:台独是不存在的议题,台湾已经没有台独的问题了。连赖清德他都跟台独撇清关系。
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们都在推动去中国化,他根本也不想要统一,这个我们大家都清楚,但是就如同我说的,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大家心知肚明,包括赖清德在内,那么真正的问题怎么办呢?两岸关系怎么办呢?如果台独走不通,两岸该怎么办呢?这是我去剑桥大学念书的最主要的原因。
DW:那加入国民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郑丽文:去了剑桥大学念书之后,当然国际观还有历史的视野就完全的不一样了。回到台湾,当时看到陈水扁执政的失败,跟我想像中的完完全全是两回事。我就说,我真正认清了权力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个过程里头,当然也不只许信良,也不只施明德,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可能大家不熟悉的,很多过去对民进党或党外时候,对民进党抱有很高期待的朋友们,都一一失望地离开。
那么所以我们开始去关心两岸的关系,我才发现其实,我也公开说过很多次,国共之间的历史,我们说一句话叫做:解铃还需系铃人嘛,对不对?为什么今天台海有今天这个局面?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当年的国共内战。我就发现,民进党如此,对他们不能够有所寄望,可是两岸必须要化解,那只有谁?在台湾除了中国国民党,我想不出第二个政治角色、政治力量有能力来处理两岸问题。除非中国国民党也放弃,也对这个事情不再感兴趣了,但是当年连战找我去跟我深谈了很久,所以我才受到连战的感动。
我这辈子说实在,在那之前我也从来没有想像过,我觉得离开了民进党,大概就是离开政坛了,我也没有想到连主席会这样跟我说,所以我当下我是深受感动,既然连主席有这样深刻的觉悟,有这么深刻的决心,我觉得我也不过只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而已,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躬逢其盛,如果能够在历史的道路上面扮演一定的角色,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才答应了连主席。
2005年一答应了连主席,我第一件事情做的就是,希望在228当天办一个公开的活动,后来因为228那一天是美国前总统柯林顿来台湾访问,那个时间我要陪连主席去见柯林顿总统,所以我们就改到227。为什么要办在228的原因就在于说,大家不瞭解228真正的本质是什么,228真正的本质是当年国共内斗、内战的一个延伸。在台湾很多热血青年,就像当年那个年代全世界很多热血的年轻人,他们相信红色革命是带来希望、是最进步的,台湾也是如此,所以台湾有很多相信共产党、相信红色中国的热血青年,认为这才是中国,包括台湾,唯一的出路,而不相信国民党所代表的白色中国。
所以简单讲,那么复杂的历史我们只能有限的时间讲,所以爆发了228的冲突。当然它的扩散有更多的原因,所以当年跟著谢雪红的二七部队,真的拿枪跟国民党干的陈明忠老先生,他因为后来又有白色恐怖,那白色恐怖伴随的就是50年代因为美国跟共产阵营的对立,全世界包括台湾在内的白色恐怖,那一段苍白的恐怖的历史。我们如何让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所以我邀请了我刚说的在228事变中跟著谢雪红拿枪,跟国民党干的(陈明忠),然后后来又因为白色恐怖,前前后后他一辈子都在坐政治黑牢。
我去找陈明忠老先生,我说历史的悲剧、在老先生身上的事情,我们不希望再发生在任何一个年轻人的身上。我因为这样支持连主席要化解国共的矛盾、要化解两岸的矛盾,所以我请陈明忠老先生现身说法,我请他到中国国民党的中央党部递解和平之钥匙,由他告诉连主席说:这个历史的重任,你必须把两岸的这个结把它解开。
你要知道陈明忠老先生他是背负......所有跟他一起坐了国民党几十年黑牢的牢友们都说,国民党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仇人,你怎么可以在你80几岁的时候踏进国民党的中央党部。老先生说,我们今天做了一辈子的牢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未来两岸不要再发生类似的历史悲剧。我跟连主席讲,连主席也欣然同意,因为他非常瞭解这个历史的历程。
所以当天连主席就在我们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广场接受,请陈明忠老先生讲话致词,他为什么来?他的用意何在?然后连主席就公开在那个场合宣布,他要展开两岸的破冰和平之旅,他当下就请当时的江炳坤副主席先去。当时是227,后来就在4月底,很快我们就展开了2005年的破冰之旅。

2024年5月21日,公民团体和小党派联盟组织数百名示威者在台湾立法院外集会,抗议反对党国民党和民众党提出的改革法案,而执政党议员则在立法院内进行冗长辩论,阻止法案通过。图像来源: Yasuyoshi Chiba/AFP/Getty Images国民党能赢得年轻人的心吗?DW:您受到历史感召,炮火猛烈的一位178公分女子成为了国民党的主席。国民党现在也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时刻,我用同一份政大的民调,国民党现在支持率是18.9%,民进党是31.6%,您说要号召主流的民意,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加入国民党,唤起年轻人刚才所说的,对你自己的感召,同样的回响有没有办法在年轻人上面展现?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丽文:“大罢免”国民党看似打赢了一场全面性的战役,但是即便如此,国民党本身的支持度并没有上升,民进党稍微下降一点,民众党稍微上升一点。(这)不是政大做的民调,但是因为有很多的民调展现的是如此,所以这就是国民党的警讯。
我一直不认为说“大罢免”、国民党这个全面胜利的战役,就代表了接下来2026年跟2028年是一片坦途。第二个,为什么这么多人出来投票?很明显他们是因为受不了赖清德,他们不是因为支援国民党。这也是为什么我这次参选国民党党主席,第一个最早讲的政见是,我要让国民党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党。这个名符其实的第一大党,不只是大家想像中的2028年过半选上总统,或者是国会过半成为真正的第一大党,还有包括我们的支持度要超越民进党。
就你刚刚问的问题,因为国民党的支持度,这个民调不超越这个民进党、成为老二已经好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是必须要改变的。你讲的一点都没有错,如果我们今天不是第一大党,如果我们今天代表的不是台湾主流民意,那我们今天讲半天,都是我自说自话对不对?2300万人每个人都有可以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对两岸的想像,但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我想讲的,今天国民党不一样。党主席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真的代表台湾的民意?这是我真正的要努力的目标。
所以我刚刚才会讲,我们必须凝聚真正台湾的主流民意,虽然趋势是往这里走,那时候“大罢免”刚结束,《联合报》有做一份民调,高达6成的人都不 赞成赖清德的两岸路线跟两岸主张,但是我们怎么样把它变成一个积极正面的相信国民党,同时对国民党有信心,我们真的可以让两岸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是和平的、和解的,而且是符合台湾人民期待的。所以我才会一直跟你讲,我从来没有觉得说,我讲了什么第二天就是什么,这中间当然有一个努力的过程,但这就是我们从政的理由,也是今天国民党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国民党接下来这3年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为了捍卫台海、保护台湾人民,我们必须要起码,在我任内的4年里头,一定要确保台海的和平。
因为没有和平什么都免谈,你选总统是不是免谈?什么都免谈!你懂我的意思吗?所以这件事情是必须要确立的,然后我们才能够保障大家安居乐业,才能够保障我们的产业能够继续发展,我们各方面的能量能够继续发展。台海和平是我们的底线。

郑丽文出任国民党新任主席,外界关注是否有世代交接,不过她一连任命的76岁的李乾龙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78岁的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75岁的张荣恭担任副主席,引发外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