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间点实在太巧了
身为美国海军前上尉的舒斯特认为,中国海军之前操作的都是滑跃航母,严重缺乏操作弹射航母,尤其是新颖的电磁弹射航母经验,无法与装备11艘超级航母,常年在海上部署的美国航母相比。而舰载机飞行员出身的前美国海军中校斯图尔特则表示,因为福建舰降落跑道相比轴线的偏离角度更小,与舰首左侧的弹射器挡焰板冲突,所以将影响弹射和降落效率。综合两人观点,舒斯特最终得出了福建舰战斗力,只有“尼米兹”号六成的结论。

▲美国海军的航母操作经验确实丰富
怎么说呢,当年辽宁舰服役时,美国海军也不乏认为中国海军缺乏操作经验,至少得十年才能基本掌握的说法。而实际上2012年服役的辽宁舰,到2016年末就率队出海,以编队实战打靶证实自己的战斗力。后续山东舰从服役到形成战斗力,更是只花费了两年出头的时间,和美国海军的传统经验相仿,远超屡屡出现问题的“福特”号。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国内对航母的掌握很深入,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再复杂,基础还是航母运作那一套。能将两艘滑跃航母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的中国海军,不可能被这个难关挡住。

▲辽宁舰的服役表现远超美国想象
至于说挡焰板的干扰问题,美国海军虽然早就意识到,并通过增加斜角甲板倾斜角的方式去解决,但效果并不好。因为两条路线的间隙实在太小,即使理论上可以同时运作,潜在的技术风险却是谁也无法承担的。更重要的是,所谓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本来就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作为航母运作最复杂的两个领域,起飞和降落在风险极大的同时,会消耗掉航母大部分核心资源(其中自然包括人力)。妄图同时操作的结果,就是两个都做不到,甚至成为灾难源头。

▲所谓同时起降仍未实现
因此,美国海军在改造后也只是进行了简单测试,实际操作中起降仍然是完全分开的,不存在同时进行的例子。事实上,福建舰8万多吨的排水量,已经迈进了超级航母门槛,相比于美国海军10万吨航母,主要差距在于飞行甲板面积、舱内容量和弹射器数量。考虑到舰载机本身就不可能全部出动,美国航母搭载的四部弹射器,正常情况下也只会启用三部,双方战斗力差距还真不大。

▲电磁弹射器的数量问题,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使用蒸汽动力的“尼米兹”级,因为动力和弹射系统落伍,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在操作五代隐身舰载机时,效率明显不如新一代电磁弹射器。而“福特”级虽然也搭载了电磁弹射器,但在美国造船工业凋零的背景下,建造质量和速度已经大不如前,明显赶不上“尼米兹”级的老化速度。福建舰与美国两代航母的战力对比,差不多就是双方吨位之比。等到未来排水量进一步上涨的004登场,则就该美国海军航母居于下风了。

▲“福特”级表现实在不佳
怎么说呢,这几十年来都手握全球海洋霸权的美国海军,是很难接受自己在航母领域的衰落的。但现实不以个人意志转移,中国造船工业的崛起已经不可逆转,为“福特”号花费近180亿美元的美国海军,指望无脑轻视,是对抗不了拥有两个航母造船厂的中国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