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更严:12月26日起非美国公民接受人脸识别(组图)

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周五(10 月 24 日)发布新规,宣布扩大非公民出入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将 14 岁以下儿童及 79 岁以上老年人纳入检测对象,同时可要求提交指纹、DNA 等生物特征信息,而此前这两个群体是豁免对象。

该新规将于 12 月 26 日正式生效。DHS表示,全面收集非公民出入境资料将有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包括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旅行证件欺诈、签证逾期滞留和未经允许留在美国等问题。

根据新规,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CBP)将在机场、海港、陆路口岸等所有出入境地点,对非公民强制进行人脸比对。



目前 CBP 已在所有商业航班入境环节全面使用该技术,但出境检测仍仅在部分地点试点,机构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全国主要口岸将实现出入境生物识别系统全覆盖。

此举背后,是美国严峻的非法移民问题。国会研究服务处 2023 年数据显示,美国约有 1100 万非法移民,其中 42% 为签证逾期居留者。事实上,美国国会早在 1996 年就立法要求建立自动化出入境追踪系统,但该计划迟迟未能完全落实。

CBP 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的升级为扩大监管范围提供了可能,系统将通过比对旅客护照、签证照片及实时影像验证身份,以打击证件欺诈和非法滞留。

然而,新规引发强烈争议。监督组织及民权团体指出,面部识别系统存在明显算法偏差,对非裔等少数族裔的误识别率显著偏高。

美国民权委员会 2024 年报告显示,该类技术在少数族裔群体中的错误匹配率是白人的数倍,可能导致无辜者遭不必要盘问或滞留。此外,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与存储也引发隐私泄露担忧,批评者认为政府未明确数据使用边界与保护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CBP 自 2004 年起已开始收集部分入境非公民的生物特征数据,此次新规标志着监控范围的大幅扩展。



国土安全部:所有非公民出入境拟将被拍照采集信息

据Newsweek网站10月25日报道 美国计划对所有入境和出境的非公民进行拍照,理由是面部识别技术已大幅改进。



图:新闻标题截图

根据周五刊登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将扩大目前在陆地、海港和机场实施的拍照与数据收集措施,旨在打击伪造旅行证件并加强国家安全。

新规适用于所有非美国公民,包括在美移民及绿卡持有者。

为什么重要?

该规定最早于2021年提出,此次调整是川普政府利用新技术强化边境管控、遏制无证移民的更广泛举措之一。近几个月来,一些专家对国土安全部(DHS)扩大数据获取范围表示担忧,尤其是从美国国税局(IRS)与社会保障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调取信息的行为。

要知道什么

目前,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已要求访客、签证持有人、绿卡持有人以及部分美国公民在入境时提供照片与指纹信息。运输安全管理局(TSA)也已在部分机场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核验旅客身份,不过要求所有非公民在每次出境时都提供生物识别数据,尚属首次。

CBP还计划扩大面部识别技术的使用范围,涵盖此前豁免的14岁以下儿童及79岁以上老人。

川普政府表示,建立全面整合的出入境生物识别系统,有助于国土安全部追踪签证逾期滞留者以及试图规避移民法的个人。



图源:pexel

CBP承认,在缺乏专用安全出境通道的口岸推行该系统存在一定困难,但表示面部识别技术的进步已使这些问题可被克服。

技术与安全

根据文件内容,CBP将建立个人图像数据库,收录边境执法人员拍摄的照片、护照与其他旅行证件影像。系统将通过比对这些影像与出入境口岸实时采集的照片,验证旅客身份。

CBP在联邦公报文件中指出:“实施一套综合生物识别出入境系统,将外国人入境时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离境时的数据进行比对,有助于防范以下国家安全威胁:恐怖活动、旅行证件被伪造或滥用、外国人签证逾期滞留、非法入境以及旅客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等问题。”

CBP预计,该系统将在三至五年内全面推行。公众意见征询期将于10月27日启动。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