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称,这位捐款者是“爱国者、我的朋友”,但对方要求保持匿名。他说,这笔巨额捐款已在当天寄到财政部,用于“填补军费缺口”。


在白宫举行的活动上,川普讲述了这笔捐款的经过。“几天前,他打电话给我,说:‘总统先生,如果民主党人造成的政府停摆让军人拿不到工资,我愿意帮忙。我爱美国军队,也爱这个国家。’”
川普形容,这位私人朋友“以行动展现爱国精神”,“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愿意站出来,是我认识的人中最伟大的一位。”

白宫未透露捐款的具体来源或是否已正式入账。根据财政部惯例,私人向政府捐款需要通过专门渠道,由会计署审核并报告国会。
这一前所未有的举动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
多名国会民主党议员质疑:私人资金是否能直接用于支付军人薪水,以及这是否会造成“国家财政与政治责任的混淆”。
根据美国《反拨款法》(Antideficiency Act),除国会授权的资金外,行政部门不得动用私人资金或承诺未来支付。有法律专家指出,即使捐款者动机良好,财政部也必须严格遵守程序,否则可能触及“非法拨款”的红线。
布鲁金斯学会的财政政策研究员苏珊·怀特(Susan White)表示:“私人捐款可以进入国库,但要指定用途就非常复杂。军人薪资属于强制性拨款支出,必须经国会批准。这类‘爱国性捐助’更多是象征意义。”
政府关门始于10月1日,至今已持续23天——成为美国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停摆,仅次于川普2017年首任期那次35天的纪录。

停摆的直接原因,是国会两党在预算和社会支出问题上持续僵持。
共和党要求削减部分社会项目支出、增加国防预算;民主党则坚持扩大医保与福利补贴,拒绝批准川普提出的“防务优先”方案。
五角大楼在10月15日依照总统命令,动用了部分未使用的研究与训练资金,成功支付了130万名现役军人当期工资。然而,10月31日的军饷发放仍悬而未决。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上周警告,调整预算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国会不能及时通过拨款法案,军人月底很可能拿不到薪水。这是任何政府都不应容忍的情况。”
一些军人家庭组织也表达担忧,称如果停摆持续,军人家庭贷款、房租与教育支出将首当其冲。

川普将危机归咎于民主党,称他们“拒绝支持国防拨款,导致军人受苦”。
民主党议员则反击称,川普政府故意制造预算危机,以迫使国会让步。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回应称:“总统不该把国家运作当作个人秀场。军饷本应是自动支付的,不需要靠富人来弥补预算漏洞。”
共和党内部则普遍支持川普“临时应对”的做法。来自德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表示:“总统在确保军人不受伤害上展现了领导力。如果有爱国公民愿意贡献,我们应当感谢。”
尽管罕见,但私人向政府捐款在美国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出现。
在二战期间,美国民众曾通过购买“战争债券”支持前线;2013年奥巴马时期的政府停摆中,也有企业向国家公园局捐款,用于短暂维持景区开放。
然而,私人资助联邦军费尚无先例。学者指出,如果此举被正式接受,可能为未来的预算争端开创危险先例,让富豪的捐款成为“替代国会拨款”的工具。
哈佛肯尼迪学院教授艾伦·费舍尔(Alan Fischer)指出:“这笔1.3亿美元捐款是一场政治表态。它传递的是信号。有钱人可以‘帮政府买时间’。但从制度角度看,这是对财政民主的一种侵蚀。”
截至目前,白宫尚未对外证实这笔捐款是否已被财政部接收,也未透露其用途是否受到限制。财政部官员仅简短回应称,“所有捐款都会依法处理”。
这笔高达1.3 亿美元的捐款,既展现出个人“爱国”的象征,也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的尴尬:当国会陷入僵局、政府停摆,竟需要私人财富来维系国家机器最基本的运转。
然而,至今没有人知道,这位“爱国的朋友”究竟是谁。是军工巨头?是商业大亨?还是某个想保持匿名的富豪?
白宫与五角大楼都拒绝透露详情,只强调“资金合法且已接收”。而国会议员与媒体则持续追问:这笔钱,究竟代表个人善意,还是另一种政治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