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社报道,中国矿业联合会表示,今年中国矿产勘查取得丰硕成果,新发现矿产地80处以上,大中型占比70%左右,预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25亿吨矿石当量,年增长20%左右。
其中,中国锂矿勘查成果全球领先,中国锂储量全球占比预计提升至20%左右,这一突破主要源于四川、新疆、青海等地锂辉石型、盐湖型及锂云母型锂矿的集中勘探,其中西昆仑-松潘-甘锂成矿带资源潜力超过3,000万吨。
此外,铝土矿预计新增3亿吨左右,煤炭预计新增120亿吨左右,石油预计新增10亿吨以上,钨、锡、磷矿等预计新增储量年增25%左右。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程利伟介绍,新增矿产储量缓解中国矿产进口压力,并优化矿种结构,战略矿产占比已达40%。战略性新兴矿产增长率达50%以上,远超传统矿种,为矿业产业链提供了高品质原料支撑,推动从资源依赖向价值驱动的转型。
在地质勘查取得进展的同时,勘查过程中的“绿色”含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绿色勘查项目占比达90%,碳排放强度较去年度降低15%,生态修复项目已覆盖95%的勘查区。
事实上,今年1月8日,大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宣布,中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锂矿储量从全球占比从6%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跃至第二,重塑全球锂资源格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消息,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公里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储量650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

中国锂矿储量占全球比重从16.5%拉高至20%,位居全球第二。图为青海省翡翠湖,因含钾、镁、锂等金属元素和卤化物,盐床由淡青、翠绿以及深蓝的湖水辉映交替、晶莹剔透,宛如大地调色盘。(中新社)
松潘—甘孜就在四川,松潘—甘孜造山带是中国西部重要造山带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地质队员在甘孜甲基卡地区第一次发现这种白色石头,定名为“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经过60多年不断勘查,四川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锂资源基地,锂辉石已探明资源储量超500万吨,占全国已探明锂辉石型资源储量的80%以上,居亚洲第一。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建康等学者研究,西昆仑—松潘—甘孜成矿带形成70馀处以锂为主、共(伴)生铍铌钽的稀有金属矿产地,其中5处超大型锂矿床中,有4处在四川,包括康定市甲基卡、雅江县木绒、金川县李家沟、马尔康市党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