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复播 反复提4个字 戳穿他的真实处境(组图)

不久前,网红圈上演“雷霆整治”,连续3位顶级网红在10天内先后遭遇处罚。其中有“户晨风”这样的视频博主。

他受到的处罚可谓“顶格”,全网账号封禁,所有视频下架。

考虑到其在直播时频频挑动对立,还无底线媚外,被封禁算是自食其果。


另外两位账号被处罚的网红,一个是张雪峰,一个是“蓝战非”。

相比之下,他俩只是“账号被禁止关注”,处罚力度要轻一些。

当时业内就猜测,他俩虽然在直播时,一些言行引发了争议,但整体也没啥原则性问题。

果然,半个月后,“蓝战非”的账号就先解封了。



不过解封后,他保持低调,迄今还在“休养生息”。

“蓝战非”账号解封后不久,另一边的张雪峰的账号,也结束处罚。

目前再看他各平台的主账号,已经都可以进行关注操作。

而张雪峰本人也迅速开始营业,内心似乎也早有点按捺不住了。

01、张雪峰的复播,先“试探”,一反常态的谨慎张雪峰似乎也是头回有这样的经历,在账号解封后,他还进行了一番“试探”操作。

他先是用某博账号发了一条图片动态。



图片内容则是自己在苏州某小学门口,接女儿放学。

因为到的比较早,校门口还没多少家长,他一个人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以往张雪峰接女儿时,也被当地网友拍到过。

骑个小电驴,优哉游哉,但还是因为头盔佩戴问题,引发了一些“口诛笔伐”。



不过从周围家长的反应看,他们对这个“网络教育名人”,并不是很感冒。

爷爷奶奶辈的,大多不认识他;

剩下一些年轻父母,在孩子小学这个阶段,也没啥好问的。

张雪峰也就和其他家长一样,一直盯着校门口张望。



接娃图片顺利发布后,也就预示着张雪峰要正式复播了。

评论区的网友也很激动,还让张雪峰再“坚持坚持”。



当天晚上,张雪峰就在短视频平台,开启了直播。

往年直播时,他常用自己的个人大号,即“张雪峰老师”。

这个号是黄V认证的个人号,并且粉丝量超过了2650万。



可能刚复播,出于保险考虑,他用的是公司名下的“张雪峰讲升学规划”的账号。

粉丝相对少一些,但也有660万。

这个账号日常是由其公司员工,进行直播带货。



复出直播时,他还是在自己以往的那个书房。

而身前的桌面上,则摆了一摞书,都是其公司负责编撰的初高中不同学科的提分笔记。

场面上已经完全是带货的势头,但张雪峰还是很“克制”,一再强调这场“今天晚上只连麦回答疑问,不带货”。



他还自侃,不想复播的第一天,就被“张雪峰首场直播疯狂带货”的热搜再卷进去。

网友对于其复出,也挺给面子,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4万。

02、胆子还是大,笑称“啥事没有”,尝试解释整场直播下来,张雪峰笑容依旧。

直播一开始,他一个劲地对着镜头重复着“回来了回来了”,之后还补充解释“啥事没有”。



说完这四个字,他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过网友自然也不信,在这次处罚之前,张雪峰完全不是这副云淡风轻的面容。

他当时甚至还有过一次“退网”事件。

满目深情地表示“可能是大家最后一次在网上看到我”,“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还表示“这一年真的尽力了”。



之后没几天,他的账号确实就遭遇了处罚。

他的公司团队则回应,被处罚是因为“直播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受到了举报”。

当时的回应还很镇定,“公司已经在处理了,应该短期内就可以解决”。

虽然最终“化险为夷”,但20天的处罚估计也是让张雪峰心有余悸的。



这次直播时,他的坐姿端正了不少,眼神也变得异常清澈。

以前那种标志性的说话咋咋呼呼的劲儿,也减轻了不少。

对于其遭受处罚一事,张雪峰没有正面回应,仿佛前20天的事,就如同一股烟,随风而散了。



但直播时又能直观感受到,他有点憋不住,总是“旁敲侧击”地谈及一些敏感话题。

比如网友议论最多的“贩卖焦虑”的问题。

张雪峰表情严肃地说:

“我一定不是贩卖焦虑的那一个,我一定是缓解焦虑的那一个。”



他解释,很多考生家长确实很焦虑,他一直通过直播告诉大家,别这么焦虑。

“都有办法解决,咱家孩子性格内向也好,什么疾病也罢,你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他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说着说着,张雪峰又开始上头:

“升学这个焦虑是由我引起的吗,没有我,大家这方面的焦虑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我是帮大家缓解焦虑的。”

你别说,他这一套解释,好像确实也没说错。



直播时,他也多次说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要“有信心、有决心”。

就连最后结束时的告别,他依旧把“缓解焦虑”这四个字挂在嘴上,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工作,帮各位家长“缓解焦虑”。



网友则评论:让他先适应几天。

值得一提的,在这场直播中,张雪峰还回应了过去20天里,网上大大小小的一些传闻。

最离谱的一条是,苏州公司解散,张雪峰和员工们抱着哭成一团。

张雪峰说,自己每天住一块儿的母亲,甚至都在家里问他是不是真的。

03、“这一个月思考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总的来看,张雪峰这次复播,态度确实改变了不少。

用他本人的话说,“这一个月思考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很多事情。”

那他到底思考了什么?



过去这些年里,张雪峰引发了不少争议。

“贩卖焦虑”这个话题,只是其中一项。

比如他曾说:“祖国需要的那天,我带头捐至少5000万,公司整体捐款不低于一个亿。”



网友则形容他是“表演型人格”,并且“很严重”。



此外,在他操盘的这些业务内,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比如他对一些高校、一些专业的评价,常常“语出惊人”。

比如他对文科专业的形容,“文科归根到底就是服务业。”



比如对西南大学兽医专业、对银行及新闻工作的评价,比如对“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极端表达。

虽然之后他都进行了道歉,甚至“捐款”,但依旧难以平息风波。



而在凭借一些讲课视频以及录制综艺成为名人后,他也一手打造出了一个以教辅和志愿填报为基础的“商业帝国”。



他组织教研人员编写辅导教材,涵盖各大科目,直播间售价平均在三十多元。

但具体的内容又被网友指出存在一些错误。

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其团队经营的“志愿填报服务”。

一张“梦想卡”的价格为12999元,一张“圆梦卡”的价格为18999元。



种种风波叠加,也导致网友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他敢说实话,是教培界的良心,帮助了更多考生避免踩雷;

也有人觉得他只是在利用行业信息差赚钱。



这种难以直接下定论,对于张雪峰这样的复杂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阶段,就是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就好比一些家长花一万多填志愿,外人觉得他们是冤大头,但身份互换,或许又会是不一样的看法。



有一点可以确定,经过了这次20天左右的处罚,张雪峰应该确实反思了不少。

这次只是复播的开始,可以预见,接下来他的直播会恢复到以前的常态化。

上面这些问题,还会不会再出现,张雪峰能否平稳走到最后。

我们就等时间给出答案吧。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