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九三阅兵,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校阅。图:翻摄央视直播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20日在北京召开,官媒《新华社》当日发布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强调「安全优先、战备导向」,被独立调查记者赵兰健解读为对其长期预测的关键验证。赵兰健主张,习近平自2023年起发动的军政高层「大整肃」,并非权斗内耗,而是为台海战争进行系统性备战与动员。这一观点引发国际关注,凸显北京对台政策转向战时态势。
社评以「发展与安全一体两翼」为核心,罕见省略「改革开放」表述,转而突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总动员、总部署」及「应对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赵兰健分析,这是中共历史上典型的「提前放料」手法,类似1950年《人民日报》预告援朝、1978年《光明日报》定调十一届三中全会。此次社评为「十五五规划」注入战时语言模板,将军事冲突包装成「民族复兴必经阶段」,为台海行动构建意识形态基础。国际观察家指出,此举暗示四中全会真主题非经济,而是战争动员,与习近平近年军改同步。
赵兰健早在2023年以哈战争前夕,便首创「大整肃」概念,预言火箭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及外交系统清洗,为战前清场与结构重组。当时海外媒体多炒作「中共内斗」、「习近平权衰」,他独排众议,发布逾15篇台海战争预警,预测2026年为爆发窗口。社评关键词如「全面从严治党」实指整军、「惊涛骇浪」喻对外战争,皆对应其判断。赵兰健曾任凤凰卫视等多职,凭内线消息揭露秦刚系统酷刑与外交「坍塌」,指其为战争机制前奏。
不过,赵兰健的分析言论屡遭封杀,他指海外华文媒体如《明镜》、《联合早报》,受中共外宣渗透,热炒「秦刚复活」「张又侠逼宫」假新闻,掩盖9名上将被捕事实,实为认知作战。近期「秦刚现身艺术节」谣言,即有组织外宣,塑造习近平「宽容形象」,麻醉全球对台海风险判断。赵兰健自豪表示,社评印证其「战时集中制」预测,非个人胜利,而是历史对假新闻的清算。
专家警告,台海紧张升级,美日印太战略下,日本虽限自卫但具后勤价值;美国智库CSIS兵推显示,2026战争风险高,美台联防不容延迟。投资界忧心,战争将引金融海啸,难觅避险之道。赵兰健呼吁,世界须摆脱「精神麻醉」,正视北京战备真意,防范「十五五」规划将战争写入制度。